12、13世纪巴黎圣母院乐派兴起,基督教音乐中心北移到法兰克王国
贝多芬755、12、13世纪巴黎圣母院乐派兴起,基督教音乐中心北移到法兰克王国

2021-12-05 11:29,网友“鱼儿聊艺术”发表名为《西方音乐史基础知识100问(22)“兰迪尼终止式”是怎么回事?》的文章。(3人赞同了该文章)
…艺、术、艺术:见《牛顿103》…
(…《牛顿》:小说名…)
文章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欧几里得》:小说名…)
意大利是基督教教廷所在地,也是基督教音乐的中心。
但随着12、13世纪巴黎圣母院乐派的兴起,这一中心北移到法兰克王国。
尤其是进入14世纪以后,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使得教廷威风扫地,甚至出现同时存在三个教皇的荒唐局面。
然而,这种局面却使意大利的世俗音乐 在14世纪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世俗(百度汉语):1.宗教教义认为一切事物具有两种形式,把天上的形式称为神圣,把人间的形式称为世俗。
2.指当时社会流行的:~之见…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伽利略》:小说名…)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被称为“十四音乐”,其中许多作品带有娱乐、休闲的成分(如新兴的舞蹈音乐),
重要的音乐体裁有牧歌、狩猎歌、巴拉塔(来自意大利文,跳舞的意思)。
14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作曲家是兰迪尼,
…家: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画~。政治~。科学~。艺术~。社会活动~…见《欧几里得92》…
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在音乐创作 和演奏方面 都显示出卓越的才能。
…创、作、创作:见《伽利略20》…

他没有写过宗教音乐作品,主要创作世俗的叙事歌。
兰迪尼的许多作品的收束 都是在上声部音阶七级音与主音之间插入六级音,被称为“兰迪尼终止式”。
…声、部、声部:见《贝多芬234》…
…音、阶、音阶:见《贝多芬155,188》…





这种历史上最早的终止式 既带来新的音响,也对以后的调性思维的形成 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历史:见《欧几里得111》…
…调、性、调性:见《贝多芬114》…
…思、维、思维:见《欧几里得22》…
发布于2021-12-05 11:29
“作为学唱的辅助手段,规多还发明了“规多手”的帮助记忆的方法,
把音域中所有音分配给左手的每一个关节,老师指导哪里,学生就唱到哪里,
学生记住了左手的每一个部分,也就记住了所有的音。
按照规多的说法,用他这套教学法,一个学生在五个月之内就能学会以前需要十年才能学会的东西。
请看下集《贝多芬756、四线谱记录的仅仅限于音高,还未能准确标记音的长短》”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