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代表香港视觉印象的七彩霓虹招牌 正在渐渐消失
我们都知道,香港一大特色就是那些街道上字体各异、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这些霓虹招牌不仅是香港特色,更是香港人归家的路标、人生的记忆。
每当夜幕低垂,成千上万霓虹灯招牌亮起,都市的夜空和街角的风景,都被装点得光鲜亮丽、富有生机,即便从未身临其境的人,也能从大大小小的港片中领略这种璀璨又迷离的独特景象。
香港霓虹灯的发展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东方之珠”的称谓就成为了香港的代名词。当时没有太多照明技术,霓虹灯招牌既能体现店家特色,亦照亮了夜晚的街道,吸引路人到店光顾,因此在那段时间,香港涌现出一大批设计独特、极具艺术的霓虹灯招牌。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腾飞,霓虹灯也迎来了黄金时期。
不仅是商业广告,更是归家的路标
随之,这些亮丽的风景,渐渐成为城市一种另类视觉语言,甚至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对于香港人来说,霓虹灯招牌不仅仅是一种商业广告,也是用以指引方向提供安全感的地标,每当社区的住户,转过街角,看到他们熟悉的霓虹灯招牌,回家的路就在不远处。
不仅是商业广告,更是光影艺术的启发
不仅如此,霓虹灯招牌更启发了一众电影人,在他们的蒙太奇世界中,霓虹灯是迷离世界的象征、是人性慾望的彰显、是华丽世界的注脚、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但今后香港的霓虹灯正在渐渐消失
现时全港仍约有120,000个招牌, 当中大部分的外墙招牌都有违规的问题存在,政府现正逐步清拆有潜在危险的违规招牌,并且目标是每年清拆1,600个。
因为安全隐患计划拆除
在长年日晒雨淋下,有招牌不但锈迹斑斑,甚至连金属支架亦甩脱,隐藏“杀机”,一旦塌下不堪设想,2008年香港就曾发生招牌倒塌伤人事故。然而,香港正进入台风季节,部分残存闹市仍未清除的废旧、危险招牌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坠落街头,给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不清拆则需要符合标准
要达到符合「违例招牌检核计划」的要求,招牌必须符合有关大小、位置、材料、结构等六项条件。
就算是霓虹灯真的被时代淘汰了,许多招牌被拆除或者弃之不用,但这种记忆绝不会消失。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你觉得还不错,那么快转载给身边的朋友添知识,也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广宣传媒】喔~(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