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阳历 阴历 农历 黄历 干支历是什么?五行国学之五行应用实践分享(十四)

2022-12-04 03:04 作者:阿午和小汜  | 我要投稿

尘世如潮人如水,流年不尽影难追。

哈罗,大家好,我是阿午,这里是阿午的“五行国学之五行应用实践分享(十四)”,今天想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些关于古代纪时系统的内容,比如阳历、阴历、农历、黄历、干支历分别是什么?以下内容,聊以志吾之乐尔,仅供逗乐开怀!

 

1、阳历

阳历又称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过去测得的太阳回归年长度为365 1/4日,因此规定每四年中前三年为平年365日,第四年为闰年366日。再把一年分为12个月。阳历(公历)的月长是由人为规定的,所以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与天象无关。而我们目前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每一等分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有雨二十四节气一循环正好是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所以二十四节气能够比较固定地配置到阳历的一些日子里。

 

2、阴历

阴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旧历、汉历、古历、太阴历等,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月亮运行周期是29.53天,阴历就用大月(30天),小月(29天)相间,一大一小来调整,因为每两个月有0.06日盈余,还需配置连大月才能保证月初必朔,月中必望。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阴历以十二个望朔月为一年,共354或355日。它的缺点就是:它所计算的一年(平年354日)与太阳的运行周期(即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不吻合。

 

3、农历

农历属于阴阳合历,也就是阴历和阳历的合历。

阳历仅注重太阳的运行,与月亮运行无关;阴历仅注重月亮的运行,与太阳运行无关,这就使得四季变化没有一定的时间,于生产十分不便。于是又有了折中的办法,即阴阳合历。农历则结合了两者,在我们的农历里头,既可以看到是农历几月初几,又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阴历论初一十五;二十四节气是论太阳与地球关系,跟阳历有关,加上使用了设置闰月或者其他计算法来调和四季,使季节能近于天时,便于农事。农历既照顾了月相周期,又符合了四季变化。

 

4、干支历

干支历又称甲子历、节气历、中国阳历。干支历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计时的历法。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出六十种干支,称为六十甲子。干支历就是用这60甲子标记年月日时。在干支历中,一年长为一回归年,以立春为岁首。一年划分成十二个月,是用二十四节气划分而成的,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

 

5、黄历

最后,来说说,什么是黄历呢?黄历其实并不是一种历法,黄历是一本书。黄历是一本能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并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的历书。本文只是将各种历法说个大概,如果感兴趣想深入了解的话,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那么,我们平时所说的五行时间局(也称为ba zi),是用干支历法,记录一个

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是一种表述方式。比如,可以说是阳历1990年6月6日05:30出生的,也可以说是庚午年,辛巳月,壬寅日,癸卯时出生的,前者是阳历表述,后者就是干支历法表述。

今天的分享就先聊到这里,886!


聊聊阳历 阴历 农历 黄历 干支历是什么?五行国学之五行应用实践分享(十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