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阵法术士面临的困境和展望一下
亲爱的博士:
您好。
正值模组饼发布之际。模组评论区已然沦为情绪输出主要阵线(其实也不错,反正饼够多,聊天室转移的很快,只要不影响大多数玩家的心情,适当的放个宣泄情绪的点,也不错——至少让明日方舟设计师挨骂比看着一堆人辱角色要好得多。(笑))。
有时候总觉得我和大部分人脑回路差异过大——嘛,随便。
我反正不觉得互联网上叫的最大声的那些人,人数就一定多——反正互联网是越来越抽象了——现在隐约能够感受到以前的那些老人,看到路边那些花花绿绿的杀马特是什么感觉了。哈。
言归正传。
阵法术士。
这是一个在术士界也广受非议的模组。
嗯,之前我提到过一个观点。
就是说,法伤,真群攻,这两个特性如果聚集在一个干员身上,那这个干员(或者模组)的强度就不会很高。
为什么呢?
因为法伤是高贵的,真群攻也是高贵的,出于数值平衡的目的,通常拥有以上两个特性的干员的属性(特指攻击力和攻击间隔,或者两者的商)会比较保守。
因此,这名干员的输出能力就会比较——堪忧吧。
因为法伤和真群攻特性会导致干员在高属性情况下拥有极强的压制力。也就是,在高数值情况下对敌方单位的压制力是极强的。所以他们的数值会被削弱——就是说,对于拥有上述特点的角色来说,他们的攻击力是相对较低的。
并且,这个攻击力低,不是说攻击力降低一次,而是说,他的攻击力将会同时收到法伤TAG和真群攻TAG的削弱。这个削弱还是很恐怖的。因为法伤的干员可能会少个5%攻击力,然后真群攻的干员可能会少个5%的攻击力。但是这两个tag放在一起,恐怕这个干员的攻击力会少个10%。或者更多?
再配合一些奇奇怪怪的虚弱——比如说法伤单位特有的长攻击间隔——干员的数据可能会更不好看……
群攻TAG本身也会增加攻击间隔——倒不如说。群攻和法伤本身就是会从高攻击和长攻击间隔这两个角度对干员进行平衡(或者说限制)。(所以兼具这两个TAG的干员就会非常尴尬的,数据较低。例如说,扩散术士。目前唯一的真群攻法伤是阵法术士,但阵法术士本身依靠无法平A的亏模能力,把自己的攻击间隔拉回了2.0——虽然还是长,但相比扩散术士和链术士,毕竟还是好了很多。当然——毕竟献祭了自己的平A呢。)
在双乘区削弱,双TAG削弱的情况下,阵法术士的处境,确实不算很好。
不过,在我看来,阵法术士其实不缺伤害。她们缺的是一种能够让她们发挥作用的战术。
当前的环境,对阵法术士不是很友好——在我看来,阵法术士目前唯一的就业环境就是配合守护者,站在守护者的侧前方,自己吸引火力,然后配合守护者进行阻挡和医疗,然后适时的开技能清理守护者阻挡的目标。
目前来看,这个战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就是在大哥(重岳)上线的时候,我想到的那个问题。
就是,我为什么要用这个组合。
就像当时大哥出的时候我一下就觉得大哥这个干员问题很大——很多人当时都在说怎么用大哥——但,不考虑肉鸽之类的娱乐对局之类的东西的话。
用大哥就有一个问题。
大哥作为一个限定干员——哪怕抛却他限定的身份。他也是一个六星。
不管怎么和其他干员进行配合,这样一加一带来的效果,真的有那种普通的两个六星干员加起来的效果大吗?
就好比输出。
大哥配个盾。那我一个普通的输出干员配个盾的伤害难道就比大哥配盾低多少吗?
显然不见得……所以,大哥面对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就业空间。
这也是阵法术士面临的问题。
或者说,这是所有的冷门模板所面临的问题。
斗士,术战者,阵法术士,链术士,这些本身没有太强娱乐性的干员在加入博士的作战队伍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需要考量的东西的。博士的面前毕竟有着一种已经经受了许多考验的成熟的队伍配置。
就好比说高配挂机流。
这个流派大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练度足够的博士的日常作战(不包括集成战略,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我说的所有的作战的环境都是指sidestory和主线活动的环境。)。
博士的日常作战,以我来说,对日常作战的队伍选择,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首先是低难度,靠深海队一路碾压过去,然后高难抄作业(……)。
咳咳。
毕竟,高配挂机是一种可以比较简单的复制过来的战术,这种战术也经受了很多的考验,面对大部分环境都可以游刃有余。
就好比塞煌铠甲,大部分环境下,塞煌铠甲的战斗力都是确定的。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博士也不需要看着关卡调整塞煌铠甲。
但,如果是其他的战术的话——例如说想要把重岳带上。
那么重岳的位置可能就是放在一个塞雷娅的身后——或者找一个盾侧输出位。或者盾前——也就是说,重岳基本上就是换掉煌,或者说,煌占据的盾侧(后,前)输出位。
这样的一个位置,其实还好——但,重岳换掉煌,其实是有很多未知性的,就好比,煌和塞雷娅加起来挡六,但重岳会少掉两个阻挡数。并且重岳没煌能抗——至于重岳的输出和煌比之如何——大概是重岳高吧……破甲线的优势这边……不过我没具体算过……
如果说,重岳的使用算是对当前主流战术的加法扩容的话,那阵法术士就算是勇敢的开荒者,试图直接开拓出一片全新的战术。
嗯,可以见得,阵法术士目前正处于悲伤的重整期。
阵法术士的模组其实不是很好设计——因为本身阵法术士在这个版本很缺队友!缺队友的问题不是一个模组就能解决的。
所以从这次模组发布也可以看出一点点端倪——就是说,平常的话,双六星的模板,出模组数据都是一次把两个模组的数据(指XY模组)都贴出来的。不管是当时的铁卫,重射手之类的。但阵法术士就比较微妙,只出了一个模组数据。也就是,目前的这个进一步增加阵法术士生存能力的模组。
留一个模组,可以稍微保留一点修正的机会。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因为阵法术士的第二模组还没有设计好……谁知道呢。
话说回来,我觉得目前的这个模组思路其实不错。只是限于本身阵法术士的先天不足的缘故,想要直接扭转阵法术士目前面临的困境,还是有些乏力的。
(顺便预测一下阵法术士的数据。预计可能从+200%防御,20法抗增加到+300%防御,30法抗。)【事实证明鹰角不打算改这部分数据,预测完全错误,法抗增加幅度可以接受。防御增加幅度——真的值得上一个‘更大幅度’的描述字样吗?】
如果上述预测正确,那么阵法术士将拥有常态化约1000+左右防御力,45法术抗性(现在是850+左右,35法术抗性)。
这个数值如果配合一下闪灵或者夜莺,数值在往上蹦一蹦,可以让阵法术士的生存能力超越大部分铁卫。(当然这没意义就是了。)
千防法师,至少在数值上,这个数据是足以支撑阵法术士站在吸收伤害的最前端的——但,其实阵法术士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她……没办法站在那个地方,不单单是因为阵法术士抗伤能力确实有限,更是因为阵法术士在开启技能之后抗伤能力直线下降——偏偏阵法术士开技能都是要清理怪群的——怪群来了,开技能活不下来,不开技能没输出——很尴尬。
所以阵法术士的模组其实很不错,可以称得上解燃眉之急,或者雪中送炭。
但这种雪中送炭本身是建立在博士要使用阵法术士的前提下的……要是博士不打算使用阵法术士。
那这炭……未免有些华而不实。所以……其实阵法术士面临的问题又回到了之前说的那个——为什么要用阵法术士。
就是说,阵法术士和目前的体系是不匹配的。目前的体系容不下阵法术士。
当然,阵法术士本身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攻击范围。
阵法术士的攻击范围是很难运用起来的——所以别看阵法术士常态剑雨(13格)的攻击范围,但实际上,阵法术士能够运用到的攻击范围是很少的。基本上,阵法术士除非遇到那种拐角,或者是一个孤立的十字路口中央——甚至没办法吃到常规医疗的那种位置。否则阵法术士都只能运用上自己面前的几格(基本上就是四格了)——或者说,把阵法术士放在两条路中间的高台上,这样可以吃到两条路的攻击范围——大概六七格(常规速射手能够比较轻松地运用的攻击范围为9格。中坚术士为7格。)。
看到了吧,阵法术士能够比较方便的吃到的攻击范围其实也就那么几格——甚至不如扩散术士——哪怕是拥有攻击范围扩大词条的三技能,阵法术士也只不过拥有类似扩散术士的攻击范围——剩下的真用不了了!哪怕放到重装的侧面呢。
阵法术士作为高台的弊端真的很多。
看一下同为常态不攻击模板的解放者。作为一个地面单位,解放者的攻击范围是相当容易运用起来的,更别说,解放者还拥有三个阻挡能力,能够更轻松的拦截敌人,为自身提供输出环境。
但,阵法术士的攻击范围就不好运用——甚至说相当难运用。
本身高台对地面单位的优势中就有一个攻击范围的优势。
就像是作为法术输出能力的一个常规作战单位。中坚术士和术战者一对比,就能很轻松的看到中坚术士的优势所在。更大的攻击范围。
哪怕作为高台干员的肉度不是很够呢。中坚术士依然依靠攻击范围把术战者比了下去(但另一方面术战者也是冷门模组……)
可阵法术士对比解放者,不仅本身攻击范围没有什么优势(啊,这边其实特指叔叔的三技能啦……),攻击范围的运用难度也更上一层楼……真是令人叹息——我在说什么啊!
简单的总结一下的话。
阵法术士目前面临问题其实还算简单。
首先是作为法术伤害单位,真群攻单位的双TAG削弱。这一点导致了阵法术士的伤害有些欠缺。
其次是没有适配的战术。这导致阵法术士没有一个稳定的就业环境。难以与其他干员进行配合,或者让博士有意识的组织对阵法术士的有利环境。
紧接着是攻击范围的劣势。这导致阵法术士在大部分环境下都没办法发挥战斗力。缺少了一种泛用性。
这就是我眼中阵法术士面对的困境。
其中最主要的其实不是作为法术伤害单位和真群攻单位的双TAG削弱。虽然收到了削弱,但是仔细想想。收到削弱的本质原因是阵法术士作为这样的一个双TAG单位拥有着一定的机制上的优势,所以才会在数值上被削弱。
所以,只要削弱的不是太狠,那阵法术士本身应该是不缺伤害的。
我认为最严重的问题应该是没有一个可适配的战术。
这一次阵法术士的模组也就是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的。
从阵法术士新增的特性上来看。设计师仍旧是希望阵法术士作为一个前置的高台单位,在保证生存的情况下承担对群体的敌方单位进行一个法术输出任务。
所以这一次的新增模组也是,优化了阵法术士在开启技能之后的抗伤能力。(至少面对一些物理远程攻击的话,压力会小很多。)
铁了心的设计师决定给阵法术士垃圾模组,将它抛弃,(×)
阵法术士在开拓新战术体系的路上忍耐孤独——并且将长时间的忍耐孤独(笑)(√)
阵法术士啊——
说起来我之前想到了一个二模(减费)夕的特殊用法。
就是开局直接下夕,然后夕一巴掌拍出两个小自在,加快回转,然后飞快的开出三技能,利用技能代替地面干员直接开局作战。
因为小自在的属性毕竟差了些,没办法抗高压,索性我们直接抛弃小自在抗高压的情况,让小自在转而拦截狗和小兵这类输出能力不高的敌方单位。
然后等夕的技能快要结束的时候,直接莫斯提马序时之钥开始时停。
假设夕技能结束的一瞬间开启莫斯提马技能。
序时之钥可以持续27秒。写意胜形可以持续60秒。
两人的技能轴都是方舟中数一数二的长。
在莫斯提马的协助下,夕的技能轴可以被压缩到132左右。
减去两人技能的时间,仍旧有45秒的空余时间需要其他干员进行处理。
这45秒的时间,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其实挺适合阵法术士这种分支来补充的。
正好术士队。也可以勉强算一种流派(虽然上述战术的造价略显高昂。)。
如果上述猜想成立的话,那么阵法术士也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就业环境。虽然不比强攻手,守护者这类高出场率的分支,但是至少和轰击术士可以站在同一就业线上了。
正好阵法术士的话,加入这个流派可以发挥自己前置吸收伤害的能力。又可以在阵容的其他地方加入适配全域医疗的单位(例如,调香师,赫默,浊心斯卡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阵法术士目前没有合适的干员可以加入这个流派。蜜蜡姐妹有自己给自己医疗的能力。这两人可以直接抛弃医疗干员的援护,直接跑到阵线最前方对敌人进行输出(至于能不能活下来,那就看博士对战局的掌握能力了)。
剩下的林也有提升自身生存能力的能力(林需要的反而是像蜜蜡那样在开启技能之后转移仇恨的机制。毕竟作为术士实在不好抗伤)。
至于薄绿——只能说薄绿确实是吃了出太早的亏。目前薄绿的天赋和技能设计甚至有冲突的地方。
地质学家天赋要求薄绿需要放在盾侧,才能给我方重装干员(或者需要抗线的干员)提供防御力加成。
但本身薄绿的二技能和模组解锁任务又期望薄绿放在一个周围四格是坑的地方——恐怕薄绿得等到二模普及才能等来适配自身二技能的新增天赋……至于现在的模组,和一技能一起用用也未尝不可。
权当薄绿的一技能是攻击力强化,二技能才是如今的一技能吧……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阵法术士的人数真的好少。
不算最近一个上线的林。
阵法术士居然只有3个人——
啊。不愧是冷门模板,不过林上线时间也不短了。阵法也可以算是四人模板。
话又说回来,阵法术士似乎标志着鹰角的模组进度开始朝着那些人数不多的模组进发了。
所以领主~~~
咳咳,就到这里吧。阵法术士或许还得等几个模板——嗯,就和重剑手咒愈师差不多。新流派,但队友没完全到位之前,还是只能在现在的这个环境下进行战斗——阵法术士或许只是其一。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模板面临同样的困境。
顺便一提,领主不在此列。
再见。
(因为写的很慢,所以其实模板详细数据已经出来一段时间了。诶嘿!)
——————罗德岛战术部战术顾问【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