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对校园欺凌的思考

有关校园欺凌,事实上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上过学的人不难发现,总有一些弱小会被强者欺负。
事实上,校园欺凌并不是简单的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的问题。校园欺凌往往是多方面的产物。其所反映的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因为其所表现出的往往是社会问题的缩影。
1、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缺失
首先,根据相关调查和生活经验可以发现,校园暴力相关事件中欺凌发生原因为“觉得好玩”的所占百分比有上升趋势。可见现在的校园欺凌中有关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所缺失,导致产生了“欺人为乐”的不当价值观念。
事实上,小学中,品德课被占成语文课、数学课等现象普遍有发生。这导致了学生德育教育的欠缺的产生,导致学生产生的不良价值观念无法及时矫正。进而导致了校园欺凌的发生。
2、相关处理不够完善
有关校园欺凌的比较多的受害者是选择默默忍受,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对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够信任。目前的有些学校的对于打架斗殴等处理一般都是两个人同罪同罚。我承认这是一个公平的方法,但我也仅仅承认它只是个流于形式的公平。因为如果真的这样子处理,是不是就凉了受害者的心?是不是会对老师产生不信任的心理?是不是下次遇到类似事情就不敢找老师了?
事实上,这就导致了被害者认为“隐瞒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的错误观念。因为那些学生害怕:害怕告状了后自己也受到处罚、害怕老师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学校经常教育学生:遇到校园欺凌必须及时告诉老师。但一些老师的处理方式会让学生不敢去告诉老师,有的老师甚至是选择一两句完事,基本没怎么处理。老师的处理方式的马虎也就导致了校园欺凌事实上比较难发现的情况。
3、部分家长的不够关注
有些学生在找老师前会去找家长,告诉他们校园欺凌的经过。而有些家长就是直接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凭什么别人不欺负别人,就只欺负你”来应付,有的甚至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也有错,被打是活该的事。其实学生找家长诉苦是出于对家长的信任,以及倾诉的心态来找家长。而家长的这些话,不仅没有解决孩子受欺负的问题,甚至还让他们多一个问题压身。久而久之,这些言论就成了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显而易见,校园欺凌是纯洁美好的校园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黑暗地带。事实上校园欺凌不只是一个学校的问题,他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的合力解决。往小的说,校园安宁与否决定一个学生的一生;往大的说,这会关系到国家的教育发展。
愿天下校园能有安宁和平,愿所有学生能够安心学习。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大家所向往的美好学校。而达成这个目标,仅仅是小部分人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为之奋斗。
(本人第一次写文章,有不好的地方欢迎指正)
(封面图片来源:橙光(有修改),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