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杨清语语言矫正学校怎么样?效果如何?
需要别人大声说话,自己才听得见,说明已经有听力损伤了,而且很多听力损伤不但不可逆,还会越来越严重。
无论年龄大小,出现听力障碍都会产生影响。只不过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还未学会说话的孩子,影响最大。
因为从事语言康复行业,接触过很多家长的各种咨询,诸如:“孩子单侧耳听力障碍,不影响语言发展吧?”“宝宝听力损伤不大,先学说话,等长大了再佩戴助听器,可以吗?”“宝宝戴助听器不习惯,每天佩戴的时间很少,没什么影响吧?”
如果您家孩子也有这些问题,请接着看。我从两各方面来解释。
第一、轻微的听力损失,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
对于“轻微听力损伤”的宝宝来说,大脑对读音感知不明确,或感知错误,不仅仅是失去了一次学习的说话的机会。从生理学角度看,听觉神经对声音信号传递和转换的过程被“错写”了,那么下一次同类的声音该如何处理呢?这让大脑很为难,不得不降低对语音感知的敏感度。这种问题越多,大脑对声音的感知就越迟钝。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宝宝听到声音后,反应慢,回应迟钝了吧?
在听力障碍的早期预防,我们恰恰就是通过这种反应迟钝,来判断是否出现听损伤的,比如,有的宝宝在很大声音环境里,不哭不闹,丝毫没有烦躁的迹象。又比如,当妈妈在宝宝后面呼唤名字时,宝宝也不会回头去找。即使当面和宝宝耳语时,他们也会延迟几秒才能反馈。
对正出在大脑发育初期的宝宝来说,如果只能听到高分贝的声音,或存在听力阈值缺失,那么他们大脑只会对部分声音感兴趣,接下来,大脑的认知将会出现更多不可预测的难题。
第二、轻微听力损伤,可能会影响语言发育
很多家长都会忽视这个问题,因为轻微听力损伤并不影响孩子开口讲话,剩余听力也能获得语言发展。但是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轻微听力损伤的孩子都有如下表现:
孩子有时会频繁重复妈妈的提问,好像根本没听清,也没听懂。
家长说话稍快一点,他们就会漏听几个字。
孩子模仿发音时,总会在某几个音上发错,而且改不掉。
在宝宝视线外喊他们名字,他们总是无动于衷。
孩子在长句表达时,总会出现表达不完整,用词不准确的情况。
当上述几种情况经常发生时,说明孩子的语言发育并不完美。一定是被听力耽搁了。
当家长语速过快,发音不准时。宝宝并不能听准每一个发音,我们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对方的“滔滔不绝的表达”,有相当一部分是凭借对所有语言成分的准确感知,这种感知包括:音节的习惯发音,词汇的衔接的意义,语调,节奏,甚至口型和表情等等。
可见,“轻微耳聋”对幼儿语言发育的影响,并不是听不到,而是对语音分辨方面的干扰,以及对语音感知的学习。当语音感知错误后,会出现语音成分的遗漏和语音成分的改变。
比如:宝宝会把“de”听成“e”,“jia”听成“ya”等。在后期会出现很多构音障碍,诸如介音错误,韵尾错误等。其后果是,很多家长反复地教说话,轻微耳聋的宝宝可能一学就会,但说话时还会经常犯错误,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无法在灵活的语言环境中准确辩听。
他们漏听了,或者听错了,是不会根据语境进行下一步地推理的,因为他们词汇量少,语法生疏,缺少语言经验。当整句语言出现几个音节的漏听,那么这句话对宝宝来说已经意义不大,甚至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心理影响——“听得到,但听不懂”,接下来,宝宝不但无法给予正确的回答,甚至还会闭口不言,减少主动语言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