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7 19世纪第一个亿万富翁是如何育儿的(二)
前言:以金钱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如何,似乎是全人类根深蒂固的观念。几年前,我和父亲谈起我月薪有1.2万时,他带着戏谑的表情说:“你表哥一毕业就在上海海关,一年有20多万呢。”言下之意,我学历是不错,但没有表哥挣得多。做儿女的,都免不了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我心下黯然。想来,我是无法和父亲讲通城市平均薪资、城市物价水平概念的。讲不通,就可以不讲,反倒相安无事。
阶级跃升需要几代人的付出,家长们最该做的就是少生优生,腾出时间卷自己,而不是拼命卷孩子。
时代红利也是稍纵即逝,聪明且勤奋的人抓住了风口,便能实现财富自由,正如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般。
接上篇,今天我们通过《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一书中的后19封,一起来看看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是如何育儿的。
以下红色字体部分仅为个人看法。你可以私信你的观点。预祝粉丝们国庆快乐!
第20封信
《侮辱有时可以催人奋进》
我知道任何轻微的侮辱都可能伤及尊严。但是,尊严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别人给的,是你自已缔造的。(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依靠的,唯有自己;缔造自尊,也是这个道理。人世太匆忙,我只能孤身走一场。)
第21封信
《明白交易中的价值与价格》
交易的真谛是交换价值,用别人想要的东西来换取你想要的东西。(人脉拓展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世间有鬼神的话,你愿意出卖灵魂,向魔鬼换得权力和金钱吗?)
第22封信
《合作是一种获利战术》
合作可以压制对手,或让对手出局,让自己向目标阔步迈进的目的得以实现,换句话说,合作并不见得是追求胜利。遗憾的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了解其中的奥妙。(良好的合作,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对事不对人。)
第23封信
《相信自己是重要人物》
我们不能左右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调整风帆,以选择我们的态度。一旦你们选择了看重自己的态度,那些“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无名小卒,我算老几,我一文不值”等贬低自己、消磨意志、削弱信心和自暴自弃的懦夫想法,就会消失殆尽.....(认知上限决定人的上限。)
第24封信
《让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无论一个人积存了多么丰富的妙语箴言,无论他的见解有多么高明,假使不能利用每一个确实的机会去行动,其性格终不能受到良好的影响。失去美好的意图,终是一无所获。(行动见真章。)
第25封信
《忍耐是一种策略》
在任何时候,冲动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如果忍耐能化解不该发生的冲突,这样的忍耐永远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一意孤行,非但不能化解危机,还会带来更大的灾难。(职场人深有体会,是不?育儿的过程,我也时刻默念“忍字诀”。)
第26封信
《幸运之神眷顾勇者》
经验告诉我,自信果敢的人,能完成最好的交易,能吸引他人的支持,结成最有力的联盟。而那些胆少、犹豫的人却难以制造这样:的效果。(谁不喜欢自信果敢的人呢?尽管和这样的人相处,压力陡增。曾经的我,也带给了许多人压力。)
第27封信
《欲得完美想法, 必先具备许多想法》
世界上不可能有绝对完美的计划,这意味着一切事物永远都有改良的余地。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我经常会再寻找一些更加妥善的办法。(没有完美的想法,没有完美的人。)
第28封信
《结束是另一个开始》
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都是用一个个小的成功把自己堆砌上去的,他们用结束欢庆梦想的实现,又用结束欢送新梦上路,这是每一个创造了伟大成就的人的品质。(过往所谓的“高光时刻”,支撑着我继续折腾、不放弃。)
第29封信
《拒绝与消极人士来往》
消极人士只会哀叹时运不济,从不用带有欣赏性的眼光把自己看成是更有分量、更有价值的人: 他们失去了让自己全力以赴的念头以及自我鼓励的能力,反让消极占满了自己的内心,明智的人绝不会停顿在对时运不济的哀叹中。(我从来都认为自己很好,“装傻”只是我的保护色。在人际交往中,我愿意聆听别人的抱怨,她一定是将我当成了朋友。)
第30封信
《做目的主义者》
我是一个目的主义者,尽管我从不像有些人那样夸大目标的作用,但目标的功能确实在我这里得到了异常重视。在我看来,目标是激发我们潜能的关键,它拥有主导一切的力量。(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辅相成。)
第31封信
《抱怨只会让优秀沦丧》
在抱怨声中,一支精锐之师也会变成乌合之众!(抱怨是慢性毒药,然而不幸的人生才会滋生很多抱怨。有时候,给自己一个出口,总比憋死自己强。把握好度即可。)
第32封信
《让合适的人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我的目的是要在每位部属身上找出我所重视的价值,而不是那些我不愿意看到的缺点。(遇到喜欢pua的老板,我会跑得比你快。日常育儿,我告诫自己,多看孩子身上的优点,并有意识地放大它们。)
第33封信
《永远做策略性思考》
不论我们是为公司还是为单部门拟定计划,我们都必须确认自己所拟定的是策略,而非手段。策略的本质是弹性的、长远的、多面向的、大格局的。(善于运筹帷幄之人,永远是香饽饽。)
第34封信
《始终把部属放在第一位》
薪水和奖金的确非常诱人,然而对一些人来说,金钱并不能激起他们为之效命的欲望,但给予重视却能达到这个目的。
(不不不,我很想回到全包月薪1.5万的日子,我很庸俗,谁不喜欢多挣钱的感觉呢?假如“被给予重视”,意味着“动辄得咎”,那您还是重视别人去吧!职场即江湖,江湖人士哪有看不透“煤气灯效应”的?)
第35封信
《财富是种责任》
我没有将自己视为拯教者,更没有自命不凡、不可一世,只有傻瓜才会因为有钱而自命不凡,因为我是公民。
(大多数的有钱人一定会自命不凡,比如膨胀后的李佳琪,从底层杀出,却对底层丧失了同情之心!你我都要问一句——“为什么工作这么多年,不涨工资。” 我也要问问李总:“一克眉笔卖得比单克黄金都贵,凭啥?!”)
第36封信
《充实你的心灵》
引领人们爬向高峰的动力,是定期滋润与心灵强化,是日趋旺盛的驱动力。那些拥有成功人生的人,无疑都能体会到,高峰有很多空间,但是没有足够的空间供人坐下停留。(建议粉丝宝宝们定期看书、写作,以输出倒逼输入,不知不觉间,10万字就在键盘上流淌开来……)
第37封信
《谁都有机会成为大人物》
思考最多、感觉最高贵、行为也最正当的人,生活也过得最充实!(凡事得先洗脑自己,你信了,才能毫不犹疑地去做。)
第38封信
《给贪心留好一个位置》
每个人的内心都深藏着一颗活泼、灵敏、有力量的贪心。但你必须正视它并且热爱它,告诉自己我要贪心,叮嘱自己我要,我要的更多,它才会出来玩耍,助你成功。
(没有野心的人,也许成就不了大事,譬如目前的我……当下,我只想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其他的,就交给时间。人生短短几十年,开心最重要!)
全文2350字,感谢阅读。
作者简介:南师大新闻学硕士,前记者,前名企管理层,阅读百本育儿书籍。现快乐兼职、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