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吉林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分享

2023-02-24 10:34 作者:研呗考研专业课  | 我要投稿

吉林大学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日语 

③640 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法治理论) 

④835 国际政治学与当代国际关系


行政学院在中心校区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基本理论雄厚、掌握必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国际战略视野,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基本理论,具有当代外交和国际知识,并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专业/学科排名:

学科排名:全国第7名

1997年开始招收国际政治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办了国际政治本科专业。

国际政治学专业2000年被批准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2年获得国际政治博士授权点。


专业课程: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


就业前景/毕业去向:

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教学科研机构、企业的国际政策咨询岗位等


22复试成绩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70%+(复试成绩÷3)×30%

行政学院复试分数线391(参加复试23人,拟录取17人)

我院复试采取差额形式,进入复试的考生初试各科成绩必须符合《吉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按照(计划招生人数-推免生人数)*130%的比例确定参加复试名额,当计算人员名额数出现小数点时,有小数点向上进一取整,同分并列考生全部进入复试。

东北亚学院复试分数线406/50/50/90/90(参加复试9人,拟录取8人)

复试比例。东北亚研究院实行差额复试,按照(计划招生人数—推免录取人数)*130%的比例确定参加复试名额,当计算人员名额数出现小数点时,小数点后按照四舍五入处理。


我为什么考研

首先是因为我对于学习和工作中存在不满足之处,我有很多疑惑没有答案,有很多目标没有办法实现,有很多工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学历去胜任,所以需要一个读研的平台和足够的时间段来充实自己。通过读研,我们可以对于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认识和选择新的方向。

读研的益处,一方面是对于学历的提高,但我觉得同样重要的是考研、读研的过程中可以拓展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让我们有机会在更加理性和自主的年龄阶段,做出更适合自身的选择。我认为比起本科时期,研究生时期更能锻炼我们的自主能力,无论是在考试的准备过程,还是在读研的学习过程,这些过程能很大的激发我们对自己的掌控感,这是很奇妙的过程,你会感知到政治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的强大力量。而我认为对自身的掌控感,是在“卷”时代下很需要的。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一)整体规划

1. 2月-6月 熟悉教材

这个时期,可以准备好吉林大学该专业考研指定所有的教材,进行初步的通篇阅读和学习。如果是跨专业的同学,这一步很重要,因为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系统逻辑需要通过反复的阅读进行构建。包括本专业的同学,也需要认真熟读教材。吉林大学指定教材,这就代表考试题目大部分从教材中出题。

所以在这一阶段,需要明确题目的来源是什么,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熟悉知识,并且进行思考,比如,对于哪些知识有疑惑,哪些知识可以联系起来等等。

2. 7月-9月 梳理+拓展

这时候可以开始对于自己学习的教材内容进行重难点的笔记梳理,因为学习文科高效的方法就是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在大脑中形成更加牢固的印象,对于问题的解答会有更加全面准确的输出。这一步很关键,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大脑的知识。同时可以阅读优秀的相关书籍,有助于我们对于知识点更好的的理解和掌握,融会贯通,可以将重要的内容补充在自己的笔记上。

我将所有教材的重难点都梳理成笔记并且打印出来,用于后期的背记,我认为这是很高效的方法,为后期背记公共政治和英语节约了宝贵的时间。考研是4门学科同时考试,在激烈的考研竞争下,我们需要思考好每一科怎么获得足够的分数,不让哪一科成为短板,才能为自己提供坚实的竞争力。

3. 10-12月 记忆+练题

我认为记忆的方法比背诵更加适合学习文科的知识点,因为考试答题并不需要我们一字不差的写出教材原文,题目更多考察的是对于知识点的关键内容的掌握,和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知识点联系问题或时事进行分析。记忆不是逐字逐句的死记硬背,比逐字逐句的背诵更加容易一些,记忆可以在大脑形成刻意学习的印记,使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和牢固地记住内容。具体记忆的方法有需要的话可以询问我。

吉大近十年左右的真题我进行了题目总结和答案分析,希望考研的同学们都能这么做,因为刻意的反复训练是我们能够学会答题的最关键步骤。梳理笔记可以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我们大脑的知识,但还需要将我们大脑的知识转化为能够得到高分的答案,获得进入复试的成绩。


专业课备考建议

3年学术型硕士,招收跨学科考生,不需加试;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没有四六级要求,专业难度中等。

题型:

640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法治理论):4道简答、2道论述

835 国际政治学与当代国际关系:6道简答、2道论述


(一)640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法治理论)

①个人复习经验 

吉林大学此门专业课具有比较保守和重复的特点,也就是很多题目来自于教材,真题会存在较大的重复率。所以需要对于教材知识点十分的熟悉,我就是将教材的重难点,即近十年左右真题的考点进行了笔记梳理,将这些笔记打印出来,然后进行反复记忆和勾画补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几年新增加了法治理论的内容,法治理论的教材很厚,但是里面的内容和考试的题目比较简单,分值占比也较小,只需要梳理会出现考题的重难点笔记进行记忆即可。

这门专业的内容很多,但是需要很明确区分重点和次要的知识点,不同教材有主次之分,教材里的内容也是。我们需要保证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能够得分的内容,不然会陷入自己始终记不完、不敢有的放矢的困境。有舍才有得,要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攻克,主要矛盾就是我们根据真题梳理的笔记。


②复习建议

前期学习需要通篇阅读理解,不要遗漏知识点,不要留下疑惑的地方,虽然有些内容不会出考题,但是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逻辑联系的,前期理解得越全面,越有助于后期的记忆。所以还可以拓展阅读其他的书籍,进行补充理解。

中期需要进行梳理笔记,因为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强化被考察的内容即可。这时候一定要有的放矢,将重点集中整理抄笔记,具体哪些是需要被梳理的重点,可以参考真题的出题方向,或者借鉴直系学长学姐的笔记会更加高效。

后期需要进行反复记忆和真题训练,这时期会发现这门专业很多真题是会重复出现的,需要将真题出现次数多的内容进行标注,做到进一步强化记忆,这样在记忆笔记中也做到主次有分,获到满意分数。


③参考书目

1、《政治学原理》(第二版)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2、《政治学基础》 (第四版)王浦劬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 

3、《政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 

4、《法理学》(第五版) 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


(二)835 国际政治学与当代国际关系

①个人复习经验

专业特点:来自于教材的内容很多,可以在教材上找到答案,而论述题部分有一些结合时事的国际问题分析,这部分就需要我们进行分析的练习以及对于国际热点的关注。

这门专业课分为国际政治和当代国际关系史2个部分。我认为国际政治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是基础。只有基础打牢固,才能进一步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进一步锻炼对国际问题和时事进行分析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是答题得到足够分数的关键。这门专业课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由知识串联起来的,比如回答2022年真题: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争论,就需要将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明确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和区别性是什么、它们之间是如何转变的、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内容掌握到了,就很容易得到很好的分数。

这门专业课还有一部分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历史内容很多,但也是抓住反复出真题的重点,就很好拿分。因为这部分的内容是固定的,只用看黄凤志老师的教材即可。


②复习建议

前期针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部分,需要充分的理解,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可以参考其他书籍进行学习,使自己掌握的更牢固,推荐阎学通老师的《国际关系分析》、倪世雄老师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等。这些拓展书籍,无论对跨考还是本专业同学都很有帮助,可以使我们的思考和答题更加深入和全面。针对当代国关史的部分,主要熟悉黄凤志老师的教材即可,可以将每个历史事件在脑中联系起来,比如,很多历史事件是由前面的事件作为背景,后期的事件作为结果的。

中期可以关注一些时政热点,尝试用国政、国关理论进行联系和思考,关注一些国政国关的微信公众号是很有裨益的。因为这部分除了考察理论本身,也会考察同学的分析能力,该专业就是需要我们对国际问题进行研究。这时需要开始进行笔记梳理,把教材读薄:将国政书籍和当代国关史书上的知识点,根据真题梳理出考试的重点。

后期这门专业需要反复的真题练习,将练习的结果找真题答案或者该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核对和复盘,查漏补缺。我们在考试时70%以上内容可以直接写答案,剩下的内容稍加以思考和润色,就能够得到很不错的分数了。我们可能觉得考试时再思考答案就行,但是需要注意一点,文科考试所需要书写内容很多,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题目进行不同逻辑框架的连接,这就要求我们看到大部分题目心理有数。而踏实地完成每个阶段的内容,就可以做到。


③参考书目

1、《国际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版; 

2、《当代国际关系》黄凤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


复试书单

1.《当代中国外交》曲星、钟龙彪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 时事和热点国际问题:参考近年复试真题


心态调节

前期做好每个阶段性的规划,这样在前期和中期才不会迷茫,在后期有了前期和中期的积累也会更有信心。考研是独自备考的过程,考试的准备过程很漫长,但时间也很宝贵,我们会在这个经历中充分的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信心、毅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这些过程中不断变化,也许会中间迷茫和失去信心,但战胜了这些恐惧后,我们会豁然开朗。希望我们能在备考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成功上岸,同时锻炼自己,在之后的研究生生活中更加的充实和平和。


方法总结

1. 梳理笔记

吉大的真题会反复考察,所以需要我们分清主次,抓住最重要的内容进行聚焦、记忆、训练。同时通过笔记的梳理,可以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有助于深入的理解和答题时的输出。笔记可以参考真题出题方向,或者询问直系学长学姐。

2. 反复记忆

不用死记硬背,而是抓住关键点记忆即可。死记硬背的背诵很容易忘记,而采取将知识分解成点,再连点成线的记忆方法最牢固,同时需要反复记忆来巩固。

3. 反复训练

通过真题进行反复训练,是将大脑中的知识转化为得分答案最好的方法,使我们在实战时胸有成竹。

4. 分阶段

不要把任务拖延到后面,这样会让自己失去信心,同时不利于学习的效果。做好每个阶段的规划,明确每个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按部就班的推进,然后成功上岸。

吉林大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