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盘点这10类眼病患者所看到的世界!原来是这样

2022-04-29 18:46 作者:西安爱尔说  | 我要投稿

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眼内压力(眼压)超过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从而引起视功能受损,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青光眼往往无法明显感知,慢慢恶化的视神经和眼内高压会让视力渐渐减退,直到中心视觉消失。
远视



什么叫远视,从常规定义上来讲,在不使用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后的一种屈光不正叫远视。
我们大多数人出生时都有轻度的远视,但随着眼球的发育逐渐转变为正视。典型的远视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且容易视疲劳。高度远视(>500度)又未予以矫正的儿童,因视网膜黄斑部从来没有受到清晰图像的刺激,极易产生弱视,应早发现、早治疗。
老花眼



人到了一定岁数,晶状体的调节功能下降,出现看近看不清的现象。年轻的时候视力特别好,没有任何的屈光不正,或者屈光不正的度数非常小的这类人群,到了45岁左右可能就会出现花眼了,开始可能表现为近距离的看不太清楚,但是稍微努力还能看得清,再往后就是怎么努力也看不清楚,这是典型的老花眼的个症状。
同白头发和皱纹一样,老花眼也是衰老的象征。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致调节减退。典型的老花眼症状包括:视近困难、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和视物不能持久。

近视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当眼睛处于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光线没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这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角膜过度弯曲、晶状体屈光力增加造成的。
近视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史及长时间近距离阅读。近视带来的问题会在驾驶、体育运动及看电视时表现出来。当然,近视也会引起头痛、眯眼和疲劳等问题。近视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近视手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色盲
一说起色盲,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天生的,其实并不是。
色盲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色盲大部分是遗传导致,主要是患者身体带有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后天色盲是指后天视觉异常,这种大部分视觉正常,但因为眼部疾病,如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青光眼等视网膜疾病让视觉被影响而出现,不能分辨色彩。



在最左边的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如果是“3”,你的视觉是正常的。如果是“5”,也许你是色盲。中间的面板模拟了色盲患者所看到的景象。最右边的面板是完全色盲看到的景象。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Ⅰ型及Ⅱ型糖尿病都能导致部分视力丧失甚至失明。虽然包括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在内的很多症状都可以治疗,但还是需要尽早引起注意。症状包括视力模糊、阴影、斑点及疼痛。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色素变性也称为毯层视网膜变性,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最终可导致视力下降。夜盲为最早期表现,并呈进行性加重。视力逐渐丧失,视野逐渐狭窄,晚期形成管状视野,最终导致失明。

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为慢性常见病,是最常见的能造成视力永久性损害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影响眼睛后部视网膜(黄斑)中央区域的疾病,由于年龄,遗传、不良环境,慢性光损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眼部视网膜外的黄斑发生萎缩,或代谢异常,导致黄斑部位出现异常代谢物聚集、结构改变、功能减退,导致患者出现视力异常的疾病,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与种族有关,一般认为白人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色人种。
患者主要表现为单眼或双眼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症状,并逐渐加重,严重者其至失明。黄斑变性目前无法完全治愈,通过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的症状,预后较差。
随着年龄的变化,黄斑变性逐渐破坏掉精细的中央视觉,使阅读变得困难。症状包括视觉中央模糊点和直线出现弯曲波浪。吸烟、高血压、肥胖都会增加黄斑变性的风险。


飞蚊症
飞蚊症,又称为玻璃体混浊,顾名思义,就是看东西的时候,总是有小黑影在眼前飞来飞去,像一只蚊子在眼前“晃悠”。它是一种眼部症状,是由于玻璃体发生异常或变性,腔内出现了点状(絮状)的物质,且在玻璃体内漂浮,造成了视觉干扰的现象,它可分为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生理性飞蚊症是因单纯老化引起,无需特别治疗;而病理性飞蚊症需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果你的视野里出现模糊的球形、线形斑点在移动,那有可能是飞蚊症。飞蚊症一般是无害的,但如果斑点突然增多或伴随光亮闪烁,就需要尽早看医生了。

白内障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为晶状体(为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视觉障碍性病变,以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任何影响眼内环境的因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以及某些全身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都可能导致晶状体混浊而发生白内障,常见症状为视力下降。白内障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如合并眼底病变、青光眼等其他疾病,视力恢复会受到影响。
年龄对眼睛的影响非常大,>80岁的老人中有一半以上会出现白内障。视力会变模糊、雾化。糖尿病及吸烟会增加患病风险。
当眼睛出现以上症状时,眼科医生提醒一定要及早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盘点这10类眼病患者所看到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