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初夏 | 送你一套《科学美白》宝典
夏天到了,整条街都靓了起来。小姐姐们都是墨镜遮阳伞防晒霜三件套,因为美白不易晒黑难,尤其是经过一个夏天的洗礼,错误的美白方式会让人追悔莫及。
再美白的路上,你有过试错吗?在护肤品、医美和民间传说中周旋,那到底哪种方式才更有效呢?
不管哪种方式,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肤质和问题。
能够提亮肤色、改善肤色不均的医美项目有很多。这里我们来逐个讲解。
化学剥脱术(刷酸、化学焕肤)
美白机制:促进表皮层中含有色素颗粒的细胞脱落。
大家常说的“刷酸”、“化学焕肤”,临床上叫做化学剥脱术。“酸”即化学剥脱剂,常用的有:果酸(α羟基酸)、水杨酸(β羟基酸)、Jessner溶液(复合酸)等,其常用浓度高于护肤品中允许添加的浓度,因此医用酸作用于表皮的层次更深,起效更快、更强。
皮表的角质层,由已经死亡但未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构成,也是大家常说的“死皮”。
这项治疗能够加速“死皮”脱落,并促进含有黑素颗粒的角质细胞代谢,从而促进表皮层中黑素脱落,达到皮肤美白的功效。注意,这和大家常说的“去角质”、“去死皮”不同,它还能加速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的新生。
因此,正确适度的“刷酸”操作不会导致皮肤变薄和皮肤敏感。
强脉冲光(光子嫩肤)
美白机制:对含有大量黑素小体的角质细胞进行“加热”破坏。
大家常说的“光子嫩肤”,临床上叫做强脉冲光(IPL),它是一种以脉冲形式发射的强光,强光的波长范围一般在400~1200nm之间。
在进行治疗时,强脉冲光的能量会被黑素小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相当于对含有大量黑素小体的角质细胞进行“加热”,破坏黑素小体,并启动皮肤的自我修复机制,达到美白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