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我推了知否 评论容不下我这么多字
关于这剧 太多想说的了 看了不下十遍了 这么长的剧 我一点都不觉得它长 从头到尾地刷 真就是每一遍都有新发现 竟然埋了这么多细节这么多前后呼应的地方 我不禁觉得这得是好多人一起编剧才能编得这么圆满吧 并不是 就两位老师 好厉害好厉害。 看到最后 里头的亲戚关系理得明明白白的,记得一开始大家还吐槽亲戚太多根本不知道说的是谁,但看了很多遍后我仿佛住进了这个剧里,她们嘴里说的那些家长里短那些亲戚我都门清,我都能接上话。 每次看着明兰和顾廷烨转身走向屋里,抬脚迈过门槛,互相相视一笑准备去吃饭,我都从心底里舍不得,我好想去参加这个酒席,我好不想完结,我甚至会立马跳回到第一集开始播放。 我接受不了结束,接受不了醒来。在我漂泊在外极度黯淡的时期,受不了现实的逼迫时就会逃进这个剧里躲一会,喘息一会,它仿佛那个桃花源,我到了,又好像没到过。它那么让人流连忘返,但人总要回到现实。这美好的梦,我沉浸其中之时,完全不想醒来。 要是能从祖母小时候开始拍就好了,勇毅侯府里头必定也是一出好戏,且看勇毅侯夫妇如何治家。英国公府里头的门道我也想看,张家姐姐是怎么长大的呀,好喜欢这样英姿飒爽的姐姐。每次看她生孩子那一段,她父母那急切的样子我都泪奔。还有皇后这一路走来都做过什么,如此温婉大气宽容,请她来演皇后是这个角色的福气,太贴合了。她那弟妹也定是位了不起的夫人,与丈夫恩爱有加,对妹妹宠爱但也溺爱,不仅懂大局还敢舍身忘死。 还有那王家老太太,一开始让我恨得牙痒痒,但越看越觉得她厉害。一个人撑着王家这烂摊子,都是亲子女,她其实比盛家祖母还不容易。子女多,且丈夫本就是受人爱戴的官。她要保着丈夫的名声,再把三个子女拉扯大,她曾经也不过只是个懵懂的女孩子吧,老了的她已经修炼成了老妖精了,不仅擅长收集情报,记性还特好,完全理得清别人院里的婆婆妈妈,别看年纪大,脑子反应可不慢,临场发挥都能让做了周密安排的明兰自乱阵脚,就是她那犊子不中用,她实在护不住了。但即使经历丧女,即使悲痛至极,依然教育儿子,天大的事,先吃饱再说。她坐在那小摊前从容地吃着饭,眉头眼尾布满的疲惫与痛楚都被她压制着,我在屏幕前就差给她鼓掌了。这是何等的情商!要问她如何能一个人支撑一个大宅院一辈子,那首先得有好身体啊。这个老太太与明兰打擂台打那么久不带歇息,首先是靠她平时积累的好身体!又自圆其说了。 还有那小秦氏,那大秦娘子,出身的东昌侯府里头又是怎样一番故事,她们的经历与邹家大娘子和邹小娘子怎么那么像!都是姐姐没了妹妹嫁进来要给姐姐报仇。她死前愤恨地说,她那是什么出身,生了顾廷烨这样的儿子,我东昌侯府...!可是太夫人,顾廷烨都没见过他妈,他完全是你带大的,他是你亲手抚养培养起来的,连那投壶的本事都是你教的,只是他拿你之矛攻你之盾,而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他的矛已经坚硬无比了,但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他,只是你们不是一条战线...你为了终有一日毁掉他,处心积虑几十年,甚至忽视了对自己儿子的培养,顾三郎才没成气候,但他也是个好孩子,那么兄友弟恭。若是你姐姐在世,你不会走上绝路,当了姐姐的替身,一辈子算计着为姐姐报仇,没有一刻为自己而活。只有投身火海的那一刻才终于做了回小秦氏,再也不用在这大宅子里演戏了...你真的好累啊 还有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她年轻时打马球骑马一定也像张家姐姐一样飒吧。真希望能看她打一场球。这么多惊艳的女性角色!她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个个都有精彩的背景,个个心思比绣花细,个个来头不小,个个有筹谋有盘算。当然王大娘子就比较单纯,但她有个厉害的仆人保了她一辈子,算是她的外置脑子。当她事情败露之时,她的仆人脱口而出“姑娘...”,我震惊,这就真的是从小姑娘一直陪着主子长大到成了别人的大娘子,但在紧急关头还是下意识叫了那最亲近最私密的称呼,那出了阁之后再也不能叫的称呼,但是却深植于两人记忆中的,自童年起便日日叫着的称呼,“姑娘...”。这到底是编剧的严谨还是演员的入戏,我不知道,那一刻真的就像是一个人的下意识,太可怕了,这样的表演这样的桥段太可怕了,太真实了,太自洽了。 你说这剧,逻辑怎么就这么自洽,每个人成了如今这个样子都能从他成长的那个家庭看出端倪,那性格是怎么形成的一看他的家庭她的背景就瞬间合理。所以这剧也就是这样,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有效联结,给我编制了一个完美的梦境,我还可以一直写下去,毕竟我说了,我不愿醒来,真的恋恋不舍... 可不可以 一直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