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语言与未来·中心讲坛|林皓:手语译诗——翻译还是创作?

2023-06-29 16:17 作者:零下的贰柒叁  | 我要投稿

林皓:手语译诗——翻译还是创作?

笔记整理

方便小伙伴们回顾和复习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手语翻译者的分享:

1.把听人创作的文字改成符合聋人文化的手语

比如:你说你说 改成:你看你看

2.用适应聋人习惯的手语语法

3.把文字想象成图画,再把图画用手语表示出来

4.要了解诗人履历和诗歌内涵后,正确理解诗歌再进行翻译

5.翻译带有内在含义的内容,要保持诗歌含蓄的特点,不可太直白

6.带入诗人视角,感同身受,进行演绎

比如,火车行驶而过,创作了快慢对比

7.思考:我是给谁看的

评分重要还是诗歌的演绎重要?

评分,逐字演绎,迎合评委审美。

演绎,结合手语,表演内容,诠释感情。

选择后者。



汉译手语诗歌

是翻译还是演绎呢?

手语有独立的诗歌吗?(有,聋人朋友有自己创作的诗歌。)

有手语译入汉语的翻译吗?(有,难度较高,不作拓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J411479T?p=5 (多模态手语译诗欣赏 )



推荐手译诗歌书籍《中华经典读本》



答疑:

1.押韵:手语中用视觉手势表示间接、暂停、结束,表示反复、重复。

2.陌生化:夸张、幅度;两只手同时表达创词。

3.聋人有儿歌童谣吗?没有。家庭原因,手语很少有传承化。聋人儿童也有“牙牙学语”的阶段,手比划比划的。

4.诗歌创作和识不识字,没有关系。手译诗歌是为聋人朋友服务,会手语就能欣赏诗歌的美。

5.口语诗歌是平仄、押韵,手语的韵律更像舞蹈。(目前国内研究不多,2021)

6.有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人名翻译、历史事件)的诗歌,需要有文化基础进行欣赏。

7.助听器影响手语发展。

8.手语朗诵比赛评委构成,音乐配音?

比赛两组:口语和手语。

评委有听人和聋人。

辅助,有选手选择木偶,和指导老师控制节奏。

9.手译诗歌是跨模态的。

口耳,听觉模态;眼手,视觉模态。

语言与未来·中心讲坛|林皓:手语译诗——翻译还是创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