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译】J.M.韦特1880英式军刀第5期(头部防御、佯攻头顶实斩左脸及应对)

一、头部防御;一号位防御Prime【注1】
抬起手,直到它占据右侧的太阳穴,让朝上的指节与自己的头部顶端同高,你应该可以从强剑身下方看出去,还无须低头。刀尖应充分地伸向前方,几乎占据在与自己左肘同高的线上,这样可以保护住你的左脸颊和左胸。刀刃朝上。持剑手臂稍稍弯曲,肘朝上,藏在护手盘的后面。
矮小的人应该把这个动作做得比太阳穴稍高一些。

——【注1】:尽管J.M.韦特在这里写出了“Prime”这个词,但是韦特描述的动作和阿尔弗雷德·霍顿(Alfred Hutton)所描述的Prime有些区别。韦特描述的这个动作更接近于圣乔治,在霍顿的著作《ColdSteel》中,霍顿用图画展示了圣乔治(St.George)防御,也叫做头部防御(Head Parry);同样霍顿也用图画展示了一号位防御Prime的霍顿版本。下方是《ColdSteel》中的插图,读者们可以清晰地辨识出韦特的“Prime”更像前者,但显然又不是前者:韦特描述的这个姿势刀尖更向斜前方。
韦特似乎更加倾向于用“头部防御”称呼译文里描述的动作,正因如此,对于军刀修习者来说,其实也不太容易混淆。

二、以直线的刺佯攻胸膛,实则斩向头部
通过突然地伸直手臂,且手与肩膀同高的方式,从对手的剑下方,以直线的刺向对手的胸膛发起佯攻。同时转动刀使得护手盘朝上,保护手臂不被抓取时机的斩(Time cut)击中。然后,在保证手不放低、不抽回刀的前提下,弓步并发起斜向的,斩向对手左太阳穴的真实斩击。
这个攻击有时候也会做成向对手外侧腿部佯攻的形式。但是这个动作并不是特别安全,因为你的手臂会暴露出抓取时机之斩击(Time cut)的机会。
三、佯攻对手的头顶,实则斩向左脸
这个组合动作只能在对手做前文里所说的头部防御时,剑尖过高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突然地伸直手臂,转动剑尖指向对手额头正上方稍高一点的位置,形成对头部的佯攻斩击,此时剑刃应是朝下的。随后,在与对手的剑接触之前,用手腕的动作调整剑的方向,从你的右方绕过对手的剑尖,然后再弓步发起斩击,斩向对手的左耳朵稍下方的位置;让你的剑刃稍微转得往上一点【注2】,这样你的手臂或许就能被护手盘保护起来。
压制占线(Opposition)和之前讲述的“向头部直接发起斩击”章节中斜向从对手左方斩入的方式相同。【注3】
如果对手做头部防御动作时,剑尖不仅高,还特别靠后的话,这个斩击可能不需要前面的佯攻动作就能得手。
——【注2】: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理解成斩击不要太过于接近竖直,而是要稍微平一些。有个特征就是手臂的内侧会朝向上方,而不是朝向侧方;手心也朝向斜上方,而不是朝向侧方。这么做了之后,护手盘壳状的部分会把手臂上方的空隙遮住更多。
——【注3】:原书第31页,本系列译文版本的第四期,第三点,最后的部分。
四、防御佯攻头顶,实则斩向左脸的方法
就像前文(原文32页,本期开头部分)所描述的那样良好的头部防御,即可阻止对手施展这个攻击。若你发现你的对手试着从你的剑尖下方绕进来,那就迅速地把手臂移动到你的左侧,直到军刀的尾部配重锤(Pummel)【注4】占据你左乳头所在的直线。刀尖与头顶差不多高,且稍微在你的手的左侧。刃朝向左,沉腕,小臂的内侧靠近身体,防止对手的斩击从手臂下方进入。
这是一个手稍微靠后的四号位防御(Quarte)【注5】,它也可以用来防御对手在反击动作中瞄准己方左胸的攻击。

——【注4】:军刀握柄最尾端与护手盘相接的那个部分叫做Pummel,它看上去并不一定很明显。比起长剑Long Sowrd这样的更早的武器,军刀的配重锤Pummel在演变过程中退化缩小了不少。
——【注5】:这种手靠后的四号位防御(Quarte)比起一般的四号位防御来说,刀尖更朝着左侧一些。在韦特所描述的场景下,从头部防御(Head Parry)进入到这种四号位防御的过程中,如果刀尖还想要指向正中,会容易形成不了有力的防御。读者可以亲自拿着军刀做做看,区别就在于沉腕过程中,是否有保持手腕与小臂的角度相对较直的关系。若是没有保持这个关系,那么手腕受力将不能很好地传递上去。
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