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国火速拯救银行,是否能够成功呢?

2023-03-27 20:00 作者:青点国际  | 我要投稿

最近美国银行业近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硅谷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相继出现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的问题,引发了市场的恐慌和挤兑。这两家银行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美国科技初创企业和高净值客户的主要金融服务提供商,它们的倒闭可能会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那么,美国银行业危机是如何发生的?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又是如何应对的?他们能否成功拯救银行业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的这次银行业危机产生的原因。

根据该银行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报表显示,截至2022年底,该银行总资产为68亿美元,总负债为57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结构相对平衡。同时,该银行的盈利能力也相对稳定,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净利润约5300万美元和约6700万美元。账面上来看财务相对还算健康。但自2021年以来,美国通胀率升至40多年所未见的高位,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而持续加息,过去一年来为了对抗通胀连续九次加息,使得联邦基金利率从0.25%上升到5%,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快速升息的做法就导致市场利率的急速上升,给银行的债券持仓造成了巨大的浮亏。

我们都知道,银行为了赚取收益,通常的做法就是拿我们储户的钱去购买长期的债券,从而赚取差价。比如我去一家银行存钱,通常存款期限都是2年以内所以利息比较低,那么银行就会拿我的钱去购买10年期的债券,利息比较高从而赚取利息差。但美联储快速升息后使得市场的利率倒挂,也就是说2年期的存款利率高于10年期的债券收益率。这样一来银行就做了一笔亏钱的买卖。本来银行手里还是有债券的,只是账面上形成了亏损而已。但当大量的储户同时去银行取钱而形成挤兑时,银行的流动性就枯竭了。再大的银行也怕挤兑啊。早些年银行发生挤兑时银行间会火速拆解大量的现金,储户看到银行有大量的现金在,也就安心 不再挤兑了。而现在是数字时代,储户取款只需在手机端下个转账的指令就够了。所以银行根本不可能拆借到到那么多的现金,从而形成了破产危机。

其次,我们来看看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又是如何应对的?

美联储这次的反映倒是极为迅速,第一时间就推出了一系列流动性支持工具,包括扩大回购操作、增加货币互换额度、设立商业票据融资工具等,以增加市场的信贷供应和稳定性。其次,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3月10日表示,美国银行系统“坚韧”,并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FDIC主席格伦伯格连夜开会讨论应对方案,以确保硅谷银行问题不会传导到其他银行。第三,华尔街11家大型银行在3月16日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300亿美元流动性,并表示将继续支持该行度过难关。第一共和银行是另一家受到硅谷银行危机影响的中型银行,也面临着存款外流和资本不足的问题。FDIC作为接管方,在公告中表示将充分保护所有存款人,并承诺从3月13日开始储户可以支取他们所有的资金。从上述美国火速救场的态度上也可以从侧面否定一些人关于美国想要侵吞中国资本的这一说法。

最后,我们来看看他们能否成功拯救银行业呢?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包括FDIC接管该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等,来避免该银行的破产对整个金融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硅谷银行的破产危机是近年来美国地方银行中的一个例子,但并不是首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的地方银行也经常会遇到资金短缺、信用风险等问题,但美国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通常都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提供资金支持、重组银行等来挽救这些银行。这些措施已经被证明是相对成功的,因为它们通常能够避免银行的破产和对经济的冲击。

但这次的银行业危机与以往不同,这次危机的本质涉及到的是银行业的表内业务,美联储的快速加息致使长短期资金利率倒挂,只要银行持有了大量的长期债券那么这种亏损的局面就不会改变,除非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快速降息使长短期债券的利率正常化。但现阶段这又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因为这样的话美国过去一年的加息紧缩就会功亏一篑。

我觉得美国的这次对银行业的快速拯救似乎是事先就演练好的,有点对银行业的压力测试的感觉。总之美国现在就是在钢丝绳上跳舞的那个人,使尽浑身解数来保持平衡与稳定,但只要稍有纰漏,那必将导致重大的灾难。

谢谢大家的观看,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加关注。谢谢大家!

美国火速拯救银行,是否能够成功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