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症状,要小心广泛性焦虑障碍
1.什么是广泛性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以持续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不受任何特定环境限制或因环境持续加重。
它和正常人焦虑的区别在于该病的担忧是过度、普遍且难以控制的,且伴有明显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2.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焦虑体验。
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持续、过度担心,担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些明确的非现实的威胁或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如亲人是否会发生意外、自己的钱财是否会损失,也可以是无法明确描述的内容,只是一种莫名的提心吊胆或惶恐不安。这种焦虑与预期焦虑不同,预期焦虑是对现实中将要发生的某种情景提前出现的焦虑体验,如惊恐障碍患者对惊恐再次发作的担忧,要进入恐惧环境前出现的担忧。
运动性不安。
表现为搓手顿足,来回走动,坐立不安,面部表情不自然、四肢轻微震颤,肌肉紧张、或感到肌肉抽动,经常感到疲乏无力等。
躯体症状。
来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和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加。症状较丰富,可根据各系统分门别类。
消化系统:口干、吞咽困难有堵塞感、食管内异物感、过度排气、肠蠕动增多或减少。胃部不适,恶心、腹疼、腹泻;
呼吸系统:胸部压迫感、吸气困难、气促和窒息感、过度呼吸;
心血管系统:心悸、心前区不适;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急、勃起障碍、痛经、闭经;
神经系统:震颤、耳鸣、眩晕、不固定部位疼痛;
睡眠障碍:失眠、夜惊;
其他症状:抑郁、强迫思维、人格解体;
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多汗,面部发红或苍白等。
警觉性增高。
表现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集中;难以入睡、易惊醒等。
3.如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
药物治疗。
包括具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等药物治疗。其中,抗抑郁药常用于焦虑障碍的长期治疗,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起效快,常用于急性期,但因有潜在成瘾性,不建议长期使用,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CBT),能够帮助了解自己的问题、想法、感受和行为,以及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帮助调整焦虑情绪。
放松疗法通过学习肌肉放松技术,可以在感到焦虑紧张时应用。
正念认知疗法(MBCT),将认知理论与正念技术相结合,提高应对不良情绪的能力和技巧,起到改善焦虑症状和防复发的效果。
与患者、家属共同建立治疗同盟,针对病情特点选择个体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焦虑症状通常可减轻或缓解,恢复其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