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眼瞎了一只眼;澳洲感到牙痒痒,对其必须一棍子打死

作者:剌客
作为“五眼联盟”成员的新西兰,很少跟着该联盟的反华节奏走。从涉港声明,到质疑世卫组织新冠溯源报告的联合声明,新西兰的缺席,导致五眼联盟屡次陷入“四缺一”的尴尬局面。
新西兰的“软弱”态度,令其他四眼都感到揪心。尤其是澳大利亚,更是抱怨连连。据观察者网报道,澳媒日前在报道中无奈地抱怨称,五眼联盟其他成员都在担忧,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新西兰将成为该联盟的“软肋”。
澳媒给新西兰上眼药也没有用,这都无法改变新西兰不想在某些重大议题上对抗中国的决心。所以,新西兰现在就成为了五眼联盟中,唯一不愿意跟着美国指挥棒走的“软肋”。
至于新西兰为何会成为五眼联盟的一个“软肋”,澳洲人肯定比任何国家都清楚。澳媒在指责新西兰的同时,却又无不嫉妒地指出,新西兰这样做,是不愿意步澳大利亚的后尘,承受对华贸易争端的严重后果。
对于这个“严重后果”,澳大利亚媒体可谓刻骨铭心。随着中澳关系因澳大利亚单方面挑衅而持续恶化,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就是,中澳贸易合作关系接连受到重挫,以至于澳洲大量对华出口商品都被拒之门外。
澳大利亚一众政府高官虽然轮番上阵,对中国发出“重启对话”的请求,但其所释放出去的信息都石沉大海。随着越来越多的澳洲商品无法对华出口,导致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后果就是澳洲经济一落千丈。
新西兰虽然也作为五眼联盟中的一员,但在对华关系方面,却展现出比澳洲更加理智和灵活的外交技巧。在中澳贸易合作关系严重受挫的同时,今年1月26日,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这意味着双方对彼此开放领域更大、水平更高。
中新两国升级版贸易协定的签署,将有助于新西兰经济更快地在新冠环境下,摆脱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实现增长。连此次指责新西兰的澳媒也不得不承认:新西兰向中国出口了180亿美元的商品,是其向澳大利亚商品出口额的两倍。
更让澳大利亚感到牙痒痒的是,新西兰对华出口的一些产品,如木材和海鲜,都是中国用来替代澳大利亚同类商品的。此前新西兰贸易部长奥康纳就曾对澳洲进行“说教”,要求它应该效仿新西兰的“外交技巧”,展现更多的尊重。
只可惜澳大利亚并没有将奥康纳的话听进去,而是朝着反方向疾跑。新西兰的商品一批又一批地在中国市场上,填补澳洲所留下的空缺。而澳洲那些滞销的商品却不得不大减价满世界兜售,国内相关行业对莫里森怨声载道。
澳大利亚想“自寻短见”,非要拉着新西兰一起去“上吊”。与其跟着赚吆喝不如捞点实惠。新西兰没有那么傻,并没有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是选择了一条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道路走下去。
新西兰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正确的选择却要遭到所谓“盟友”的抨击和抹黑,这只能说明无端攻击新西兰的澳洲媒体,要么就是智商不正常,要么就是被所谓“价值观”弄瞎了眼,好与坏都分不清。
不仅仅只是媒体,澳洲的政府和政客,也都在这条违背国家和民众利益的错误道路上狂飙。结果就是只能看着新西兰在吃肉,自己却连口汤都没得喝。
澳洲的政客和媒体,明知这些极端行径无异于就是在自杀。但它们却似乎并不在意;而新西兰还想继续发展,当然没工夫充当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