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学习笔记39——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教材: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视频教材:


第8章 功率放大电路
8.1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8.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一、主要技术指标
(1) 最大输出功率Pom:功率放大电路提供给负载的信号功率称为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是在电路参数确定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2) 转换效率: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功率之比。电源提供的功率是直流功率,其值为电源输出电流平均值及其电压之积。
二、功率放大电路要根据极限参数选择晶体管。
(1) 集电极或发射极电流最大值接近最大集电极电流ICM;
(2) 管压降的最大值接近C-e反向击穿电压U(BR)CEO;
(3) 集电极消耗功率接近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PCM。
三、分析方法:图解法

8.1.2. 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
(1)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
① 输出功率尽可能大
② 效率尽可能高
(2)晶体管的工作方式
① 甲类方式:晶体管在信号整个周期内处于导通状态
② 乙类方式:晶体管仅在信号半个周期处于导通状态
③ 甲乙类方式:晶体管在多半个周期内处于导通状态

一、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电路(单管甲类电路)
(1) 理想变压器的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为1/2*ICQ*VCC,最大效率为50%。
(2) 由于电源提供的功率不变,所以输入电压为零时,效率也为零;输入电压增大,ic幅值越大,负载获得的功率越大,管子的损耗就越小,效率也就越高。

(3) 为了减小直流损耗,输入为零时,电源提供的功率为零;输入信号越大,负载获得的功率也越大,电源提供的功率随之增大,从而提高效率。根据此产生了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
(4)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中,晶体管工作在乙类状态。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如图。
(5) 优点:可以实现阻抗变换;缺点:体积大,效率低,低频和高频特性差。

二、OTL电路
(1) 工作原理如图。
(2) 特点:低频特性差。

三、OCL电路
(1) 工作原理如图。
(2) 特点:需要双电源供电。

四、BTL电路
(1) 工作原理如图。
(2) 特点:电路采用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输入和输出均无接地点;管子多,难以做到理想对称;损耗大,使效率降低

(3)几种电路的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