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混音音效 #13】StudioOne中的失音保护与低延迟监听系统

2021-10-06 22:47 作者:艾了哈  | 我要投稿

        StudioOne的失音保护与低延迟监听系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功能,相关资料比较有限,本文是根据官方文档和使用中的体会总结出的感受和体会,欢迎讨论交流。


一、介绍

    失音保护与低延迟监听系统是StudioOne这款宿主的一项特有功能,主要目的是

基于现有的CPU性能,在保证声音信号质量的同时,尽量降低监听延迟性。目的是平衡CPU负载,解决音质和延迟性的矛盾。

二、缓冲区与延迟

缓冲区:

        在使用Studio One等音频数字工作站(DAW)监听或回放时,会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当处理有大量音轨的工程文件时,实时的音频处理+回放工作会消耗的大量的CPU资源,当CPU性能负载太大的时候,声音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噼里啪啦的声音),甚至如果CPU不堪重负的话,可能还会出现卡死,死机的状况。

    为了缓解CPU负担,DAW们会在内存中开辟一定空间作为缓冲区,用于临时存储处理的音频信号,从而提高声音和数字信号转换的可靠性,增强处理的音频质量,使之听起来更丝滑,不会出现噼啪声等。这个缓冲区的大小可以在宿主软件的设置中进行调整(I/O Buffer Size)单位通常用采样表示,如32、64、128、256、512个采样等,数字越大,缓冲区越大。

    个人理解这个缓冲区好比是一个临时仓库,可以允许DAW预先进行一些转换工作,并将已经转换完的音频信号存放在其中。然后,当监听或者回放时,就可以先把缓冲区已完成的工作通过监听设备播放出来,并接着处理后面的工作。

延迟:

    由于缓冲区的存在,DAW就能先好好的干一部分工作存起来,再接着干下面的,不会因为催的太紧而降低音频质量,而缺点就是这部分预先的工作是需要时间的,会增加延迟,也就是“等待时间”。

    虽然延迟现象在数字音频处理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十几毫秒的延迟时间影响不大,但如果因为增大缓冲区而使得延迟大到人耳能明显感知的话,听起来不仅不舒服,可能还会产生其他问题。

    由于缓冲区设置越大,处理的音质越好,但延迟时间越久。所以,缓冲区的大小设置问题就是延迟时间与音质的协调问题,如同用时间换音质一样。

    一般的DAW面对的一个矛盾在于,由于只有一个缓冲区空间,所以就必须要面对是要高音质-高延迟还是低音质-低延迟权衡。在无法更换计算机(CPU性能不变)的情况下,二者只能取其一,而前者会影响监听时感受,后者会影响声音效果。

失音保护与低延迟监听系统(Audio Dropout Protection and Low-Latency Monitoring)

    Studio One为了能既减少延迟,又避免失音,鱼和熊掌兼得,便采用了这套系统。

    在这套系统下,Studio One为监听和音频处理开辟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缓冲区,可以分别调整自己的大小,而不像其他DAW一样只能设置一个缓冲区。
    这两个缓冲区分别是设备区块(Device Block Size)处理区块(Process Block Size)

  • 设备区块:针对监听时的缓冲区

  • 处理区块:针对回放时的缓冲区

    这种监听和音频处理模块相分离的好处是,当录音时,需要延迟尽可能低,保证实时监听的效果,就可以把设备区块设置的小一点。而在回放音频的时候,由于对音频处理质量要求较高,而对延迟性要求低一些,就可以把处理区块设置的大一些,从而提高音质。这在单缓冲区的宿主软件中是难以同时实现的,除非在监听和回放的时候频繁切换设置。

三、设置和使用:

    在Studio One5中,打开 设置面板(⌘ + ,)->音频设置,可以进行相关的设置。其中,

  • 音频设置板块,用于设备区块的设置,设备区块大小分为从16至4096个采样共9个档位,采样越多,监听缓冲区越大,监听音质越好,监听延迟越长。

  • 处理中板块,用于处理区块的设置,失音保护级别共5个档位,对应采样数见下表,同样,采样数越多,回放缓冲区越大,回放的音质越好,回放时延迟越长。

失音保护级别与处理区块大小间关系

    想要开启失音保护与低延迟监听功能,只要将处理区块的大小设置为 大于 设备区块大小即可,相应的在处理中面板下方会显示一个”绿Z“标签,并会显示低延迟下的监听延时。

    反之,如果处理区块小于或等于设备区块,就不会显示”绿Z“标签,低延迟处会显示不适用,这表明CPU能够有足够的性能保证监听质量和较低延迟,也就不需要这项功能了。

    在乐器面板中,打开绿z标签,就开启了乐器轨道中的低延迟的监听系统。

    同时在工作时,性能监视器中可以随时调整失音保护的等级,来平衡回放的音质和延迟,但不能调整监听的设备区块大小。

四、写在后面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功能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CPU性能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音质的同时降低延迟。如果本身的硬件足够强大,或者处理的工程文件比较小,那么这个功能开启与否并不影响工作,此时,对设备区块和处理区块的相关设置按照个人对监听和回放的音质与延迟的具体需求调整就可以。

    以上是对失音保护与低延迟监听系统的介绍和应用以及一些个人理解,供自己查阅也分享给一同学习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再参考下官方手册。

    由于有关资料实在太少,如有不恰当或错误之处,欢迎留言交流并指教~

    希望有所帮助,原创不易,如果喜欢,感谢点赞收藏与转发~


参考资料 

1、《Studio One 官方帮助文档》

【混音音效 #13】StudioOne中的失音保护与低延迟监听系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