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企业OKR落地(长期)面临困境 系列之十二:OKR落地的卡点:OKR体系建设及OKR评估

2022-07-19 12:09 作者:OKR落地24步法  | 我要投稿

    


一,OKR体系搭建是高效落地的核心

OKR体系的搭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至少需要3-4个周期以上,大致需要经历试错阶段,优化校正阶段,熟练度提升阶段,组织内部变革阶段,体系完善阶段。从这个简单的路径中,我们看到OKR体系从雏形到成熟,本质上是在对抗传统运营中的惯性思维和行为程序。

传统的管理,告诉我们,管理是通过别人去达成工作事项的一个过程。而当下的组织中出现效能低下,责任推诿,虚假忙碌,其根源上反映出知识型工作者,工作意义的模糊感,以及被约束的非自主心态,对组织目标缺乏基本的认同感,从而引发的安全感缺失。在当下的企业中,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庞大,但效率反而越发低下,员工出现流动性加大,组织反应迟缓。OKR工作法搭建起来的应用体系,传递给我们的思维是:让我们自己与我们自己对比。创新和创造是组织OKR体系搭建成功的标志,自我管理是OKR体系的硬核,自我管理型组织和价值驱动型组织是OKR体系的结晶。


二,OKR体系的搭建

体系搭建需要三个前提条件:1,OKR体系搭建需要更多的共识和分享;2,OKR体系搭建需要持续的跟进评估;3,OKR体系搭建需要明确OKR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

搭建核心要点包括五个方面:

1,目标保持一致,而且清晰明确,部门目标和公司目标的一致;

2,部门间,团队内部个体间,相互支持和认可,形成良好的氛围;

3,通过频繁的跟进,评估,反馈,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4,敏捷灵活的应对外部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5,挑战不可能,力争更大的价值贡献。

体系搭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

1,组织内部或者团队间,就目标及优先级是否达成一致;

2,OKR设置质量偏低,最终无法量化和测量;

3,OKR设置脱离现实,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

4,OKR设置过于保守,缺乏必要的挑战和冒险精神。


三,忽视OKR的评估是应用中失控的核心

跟进评估的本质不是监视下属工作,也不是严格的控制,而是帮助下属修正实施中的偏差,引导其进入达成目标的正确轨道。在“评”的环节上,OKR管理者的注意力要放在下属各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进度上,视野也不应仅仅局限于他们短期的工作成果,还应看到他们在实施中的领导力发挥,解题能力,目标的难易程度。跟进评估的重心不应该仅仅放在“评”上,而应该放在改进,迭代,资源调配,以及支持赋能员工上。从而实现自我目标追踪,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增加责任感,担当意识,勇于挑战,拥抱成功。

例如:有效连续的追问: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是否有偏差?偏差率有多大?已经采取了哪些有效的行动?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哪些对策过程中遇到什么障碍?自我认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是什么?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有哪些?自我认为实施中是否受到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曾经使用过何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障碍?


四,写在最后的话

目标设计的越具有挑战性,所产生的结果就更具有价值,只有当组织的能力和外部市场环境相契合的时候,组织才有可能实现卓越的绩效,OKR在动态的环境下,组织可持续,强适应性的管理工具,在这个到处弥漫着个体意志的时代,OKR告诉我们唯有点燃,激活,唤醒个体,才可以使组织变得卓越。


企业OKR落地(长期)面临困境 系列之十二:OKR落地的卡点:OKR体系建设及OKR评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