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O键能大于N2,活泼性却更强?
本题来自寒假作业。
(2021河北衡水高二月考)下面两表分别列出了CO和N2的某些性质及相关键能,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表1
表2
A.CO与N2的价电子总数相等
B.由表2可知,CO的活泼性不及N2
C.由表1可知,CO的熔沸点高于N2,这是因为CO分子间作用力小于N2
D.由表1可知,室温时,CO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N2,是因为CO分子有弱极性
本题选择BC。
A显然正确,C应该是大于,D是正确的。

关于C,也可以提一下。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则分子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这主要是因为范德华力分为三种不同来源的力: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色散力:分子瞬时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普遍存在于分子间,且一般是范德华力的主要构成。分子极化率越大,色散力越大。
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除了少数强极性分子外,一般比较小。
诱导力:分子间的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分子偶极矩与极化率越大,诱导力越大,一般很小。
下表来自《无机化学》。
表3 某些分子的范德华力对比
那么,CO分子的极性很弱,但也强于N2,理论上分子偶极矩与极化率都略比N2大,取向力和诱导力均略大于N2,因此熔沸点略高一些。
这与化学选择性必修2课本的说法是一致的。
## 很遗憾,笔者未找到N2的相关数据,只能定性看看了。

我们主要来看B选项,为什么出现了CO键能明明大于N2,活泼性却强于N2的现象?
下面是《无机化学》的解释。
CO与N2是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分子中也有三重键即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但其中一个π键是配键,其电子来自氧原子。其结构式为:

这个π配键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碳和氧间电负性差所造成的极性,故CO的偶极矩很小,且碳原子略带负电荷,比较容易向其他有空轨道的原子提供电子对。所以,CO分子的键能虽比N2分子的大,但它却比N2活泼。
参考以上资料,提出下面猜想:
①π配键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碳和氧间电负性差所造成的极性,这导致碳原子比较容易向其他有空轨道的原子提供电子对,易形成配位键。
②碳电负性较小,但是其却略带负电荷,按照常规低价态更容易被氧化的观点,活性较强。
③CO参与反应一般并不打断全部键,而只是打断其中一根,剩余部分以羰基形式保留,而氮气一般同时打断三根键。因此,我们不妨观察打断第一根键所需的能量。根据计算可得,1mol CO打断第一根键需要吸收273kJ能量,1mol N2打断第一根键需要吸收528kJ能量,这表明CO更容易启动反应进程。

我们不禁反思:键能和活泼性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
表4
表4列举了卤素氢化物的键能,自上而下键能减小,稳定性减弱,活泼性增强。
我们仍应该认为,一般而言,键能越小,物质越活泼。毕竟,键能小意味着物质的能量较高,则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