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打破核电技术垄断!华龙1号终于发电,美日后悔了:不该拒绝合作

2021-09-24 23:00 作者:水镜晓先生  | 我要投稿


图为建设中的华龙一号机组

为了促成能源结构升级,中国华龙一号核电站机组终于开始发电,这也直接标志着在核电技术领域,中国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而为了实现这一步,中国用了整整70年时间,所以这座核电站建成发电后,直接让美日悔青了肠子,并且坦言当初不该拒绝合作,现在主动权已经重新掌握在中国手中了。

图为华龙一号机组

自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之后,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更加清洁能源的尝试,目前人类最常用的发电方式主要有火电、水电以及核电等,在这几种发电方式当中,核电的效率无疑是最高的,一方面它不需要像风电和水电一样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不会像火电厂一样排放大量的环境有害物质,但在此之前全球范围内的核电技术基本都垄断在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家手中,中国要进行核电的建设,只能向这些国家进行发电机组的采购,不仅受制于人,还可能被日本和美国等国坐地起价,甚至遭受技术封锁。

但在中国华龙1号基础研发成功之后,美国和日本对中国的核电技术垄断终于被彻底打破,相比美国和日本的技术,中国华龙1号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优势:自主化,经济性更强和安全性更强。

图为华龙一号机组

中国华龙1号的研发工作,历经了近2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该核电机组的研发团队总共攻克了54项相关技术,其中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覆盖了包括设计燃料设备,建造运行和维护等等领域,并且还在反应堆堆芯设计,能动和非能动安全技术,以及燃料技术和计算分析软件等方面,真正意义上掌控了核心技术为了提升安全性,整台设备的所有核心设备实现了完全国产,而整体国产率达到了88%以上,中国华龙1号使用了177组燃料组件堆芯,这样一方面能使得该机组的单台装机容量高达116.1万千瓦时,并且由于堆芯组件增加,实际上单个组件的负荷也进一步降低了,降低核心组件的负载,显然非常有利于核电机组的安全性提升。

在经济性方面,中国华龙1号的效益也非常明显,该发电机组的单排年发电量就接近100亿千瓦时,每年节省的煤炭达到312万吨,省下这些煤炭显然能为中国节约大量的经济开支,并且在环保上,华龙1号还能为中国减排816万吨二氧化碳,和国外的同类工程相比,中国成功把华龙一号的成本降低了大约20%~30%,这直接使得中国华龙一号成为国际社会上最受欢迎的三代核电机组,毕竟对于试图建设核电站的国家来说,经济效益是很重要的,目前巴基斯坦就选择在卡拉奇建设两座中国华龙1号核电机组,为缺电的巴基斯坦提供清洁核电,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每一台华融基础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都可以为中国创造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产值并且在国内创造超过15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华龙1号基础的出口过程当中,每一台机组的出口都能够为中国带来200亿人民币的相关材料和产品出口额。

图为中国核电站

除了经济效益之外,更强的安全性也是中国选择华龙一号机组的重要原因,,为了保证核电站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不会出现堆芯融毁和意外泄漏事故,除了常规的能动安全系统之外,中国还为其设置了非能动安全系统,多个数千吨的水箱被设置在核电站堆芯上方,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这些水箱当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不需要任何额外动力即可自行循环为堆芯进行降温,除此之外,核电站本身还覆盖了一层非常坚硬的混凝土外壳这层外壳分为两层内,层厚达1.3米,外层厚达1.8米,全部采用强度非常高的预应力混凝土,不仅能够防止内部的反应堆废料泄露,还能够抵御外部的强力打击,抗震强度达到9级而看打击能力可以这么形容:哪怕是一架客机直接撞在核电站上,都撞不破这一层混凝土外壳,因此中国不仅突破了日本和美国的核电技术封锁,还研发出了更具备优势的国产反应堆,成为国际核电技术市场上美国和日本的有力竞争对手,现在看来,美日的封锁只不过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打破核电技术垄断!华龙1号终于发电,美日后悔了:不该拒绝合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