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GH4033镍基高温合金螺栓断裂原因分析

2022-12-21 18:49 作者:上海雄钢合金  | 我要投稿

上海雄钢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高温合金凭借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高温强度、抗氧化性能及疲劳性能等综合性能,在国防军事和基础工业领域被广泛使用。GH4033是在英国Cr20Ni80基础上通过合金化方式发展起来的沉淀强化型镍基变形高温合金,是以Ni、Cr元素为基体,添加Al、Ti元素形成γ′(Ni3AlTi)和γ″(NiXNb)相弥散强化,以及碳化物相晶界强化。在700~750℃具有足够的高温强度,在900℃以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

催化装置滑阀螺栓使用仅1a即发生断裂,导致阀体导轨和阀板脱落,装置被迫非计划停机。该滑阀设计温度为780℃,工作温度为700℃,设计压力为0.5MPa,工作压力为0.2MPa,介质为催化剂和再生空气。螺栓材质为GH4033高温合金,规格为M22mm×120mm。本研究针对GH4033高温合金螺栓过早断裂失效进行原因分析,分析结论为类似设备失效与预防提供参考,促进安全生产和稳定。

1试验过程与结果

1.1宏观观察

螺栓断裂于螺纹根部,无明显塑性变形(图1)。断口表面粗糙,起伏状明显,为脆性断裂特征。将断口清洗后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表面除残留的白色催化剂外,还覆有一层黑色氧化膜,应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氧化所形成(图2)。

1.2化学成分

在断口下侧光杆部位取样,对螺栓进行化学成分测试,结果见表1。可知螺栓材质合格,满足GB/T14992-2005对GH4033合金的化学成分要求。

1.3显微组织检查

将螺栓轴向剖开进行金相检验。断裂螺栓的显微组织为单相奥氏体,晶粒度为1级,存在少量孪晶和多边化亚晶。在断口纵截面处发现较多的横向裂纹,沿奥氏体晶界扩展,有连接汇聚趋势,未见穿晶裂纹(图3)。裂纹扩展方向大致与断口平面平行,垂直于螺栓轴向应力。

在滑阀导轨上取1根未断裂螺栓(同批次同期服役)进行金相检测,未断裂螺栓显微组织为孪晶奥氏体,呈条带状双重晶粒特征(图4),带状组织与螺栓终轧温度有关。对比发现,断裂螺栓奥氏体晶粒明显粗大,与正常服役螺栓有较大差异。

1.4断口微观观察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断口微观形貌,外侧和心部晶粒形状清晰,呈冰糖状花样;心部韧窝大而深,伴有二次晶间裂纹(图5)。结合断口的宏观特征和金相分析结果,确定该螺栓为沿晶脆性断裂。

图6a为断口纵截面SEM形貌,沿晶裂纹为孔洞型,晶间存在断链状物质,可能为沿晶析出的碳化物颗粒。放大观察倍数,发现明显的蠕变损伤特征,局部奥氏体晶界存在微小的蠕变孔洞,部分孔洞已长大集聚形成微裂纹(图6b)。由此可以确定,断口纵截面处的横向裂纹为蠕变裂纹。

对比发现,未断裂螺栓奥氏体晶内分布较多的强化相质点,细小的链状碳化物沿晶界分布(图7)。而断裂螺栓晶内仅有少量强化相,几乎无沿晶碳化物析出。

2分析与讨论

从断口宏观特征判断螺栓为脆性断裂,在断口下方发现较多的沿晶裂纹,边缘奥氏体组织无变形迹象,结合断口微观形貌,确定螺栓断裂形式为沿晶脆性断裂。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断口微观形貌,发现大量蠕变孔洞,部分孔洞已长大聚集形成微裂纹,证明断口下方的沿晶裂纹为蠕变裂纹,由此可以确定螺栓断裂为高温蠕变引起的沿晶脆性断裂。

镍基高温合金的持久蠕变性能与晶粒度、γ′相、晶界碳化物、TCP相等组织密切相关。GH4033作为沉淀强化性镍基高温合金,应具有良好的蠕变性能。该螺栓服役1a即发生断裂,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质保要求。为探究其原因,取导轨上未断裂螺栓进行对比分析。从金相分析结果看,断裂螺栓的晶粒度与未断裂螺栓有较大差异,断裂螺栓晶粒粗大,在强度、塑性和韧性等力学性能方面与细晶态未断裂螺栓会有较大区别。由微观组织可见,未断裂螺栓奥氏体晶内有较多弥散的强化相和第二相质点,细小的链状碳化物沿奥氏体晶界分布,起到弥散强化、第二相强化和晶界强化作用。细小弥散的晶界碳化物能有效阻碍晶界滑动,提高蠕变抗力。断裂螺栓显微组织仅存在少量强化相,但几乎无碳化物沿晶析出。这是由于热处理不当导致的,通过热处理可以控制晶粒大小、碳化物形态和分布以及金属间化合物(γ'相)的大小和分布。

螺栓作为阀板与导轨连接件,螺纹齿根部位由于其特殊形状加上高温合金具有缺口敏感性,易受到应力集中。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产生蠕变损伤,萌生蠕变孔洞,孔洞聚集长大形成微裂纹,微裂纹扩展连接形成宏观裂纹,每一次工艺操作所引起的负荷变化、温度波动以及阀门在导轨上滑动使得螺栓承受较大的切应力等等,都会加速裂纹形成和扩展。当螺栓有效截面积不足以承载工作负荷时,螺栓发生断裂失效。

另外,由于GH4033高温合金的熔点不高于1500℃,它的等强温度应低于750℃。该螺栓正常服役温度为700℃,在实际运行中,翼阀操作温度会接近甚至短时间超过750℃。当温度高于等强温度时,材料晶界结合能小于晶内,容易产生沿晶开裂。因此,装置短时超温(等强温度)运行也是加速螺栓蠕变断裂的原因。

3结论

1)该螺栓断裂模式为高温蠕变引起的沿晶脆性断裂。

2)因热处理不当,螺栓微观组织晶粒粗大,未有足够的第二相和沿晶碳化物析出,弱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晶界强化作用,导致蠕变性能下降;螺栓作为阀板和导轨的连接件,需承受轴向拉应力和切应力,长期高温服役产生蠕变损伤,萌生微裂纹,最终导致螺栓过早断裂。



GH4033镍基高温合金螺栓断裂原因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