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周晋峰谈气候变化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 2023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

2023-12-01 17:45 作者:中国绿会  | 我要投稿

2023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于11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深圳举办。作为海博会的宏观论坛,2023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也在此期间于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行。该论坛邀请来自中国、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挪威、新加坡、冰岛、希腊、印度、德国共11个国家的60余位重量级嘉宾莅临现场,围绕海洋科技、海洋产业、航运运输、海洋文明、海洋合作治理展开探讨。

摄影:Callum McCleery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应邀出席此次论坛的全体会议1“中国2030海洋经济前景展望”。会上,周晋峰博士谈到了气候变化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从气候变化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方面我讲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海洋经济发展自身对于气候问题的直接影响。多年前,我专程去杭州拜访苏纪兰院士,他给我看了几张图片,就是渤海的海草床在经济发展的这40年,大规模地丧失。所以经济发展和近海的海草、珊瑚消失及死亡都有着正向关联。但是,可不可以让其变成反向相关?我们现在也在尝试海草的种植,也在尝试海洋中珊瑚的人工种植,这些在未来都有具有巨大潜力。因为地球表面海洋覆盖面积超过70%,如此广袤的空间,如果使用正确,对于碳循环可以是非常大的正向帮助。耶鲁大学的AnitraThorhaug教授长期与我们联系,她一直在加勒比地区做海草床的人工恢复研究,帮助近海迅速地、大量地恢复海草床,相关的技术以及研究将会对海洋经济有很大的正向影响。

另外一方面还包括海洋的塑料垃圾。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继续以目前的速度生产塑料,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将超过鱼类总量。那么人类对此该有何作为?“人民战塑”(Peoples vs. Plastics)项目是中国绿发会“减塑捡塑”工作组发起的环境保护项目,旨在响应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全球战塑”(Planet vs. Plastics)、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同时应对海洋塑料垃圾问题。

10月份,我与老朋友冈特·鲍利(Gunter Pauli)教授在北京与见面,他是海洋经济的全球最早倡导者之一。他有一条船,完全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和风能。但由于不使用柴油发动机,船级社都不给船评级,所以他无法购买保险,也无法取得国际航行权。冈特·鲍利教授提出,我们的城市有车辆尾气排放标准,而海洋上航行的船只却没有相应标准。在我们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海洋的碳汇作用,包括海草、珊瑚、海藻等的固碳作用;但同时,海洋经济发展自身,包括各种建设、航行,这里还有很大的空间来推动蓝色、可持续、气候友好的发展。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学会,也是基金会。我们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做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以及支持科学研究。比如多年前,中国绿发会联合厦门大学开展对绿海龟等重点物种的保护和科研工作。同时,绿色发展包括低碳发展、循环经济等也是我们的重要责任。比如中国绿发会携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共同设立“双碳专项基金”,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标准、科学和科普。今天借此平台,希望今后与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动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本文基于会议记录整理)

整理:Sara  审核:Linda


周晋峰谈气候变化和海洋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 | 2023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