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内二三线城市女装市场现状(以安徽为例)

2021-05-16 21:26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课题:二三线城市女装市场发展与现状
参与:冷芸时尚10群群友
时间:2021年4月18日
庄主:Darren-合肥-零售

庄主、跟庄副庄主简介



1.用3个关键词来描述下你们所在的二三线城市状况
我所在的城市特点是,城市商圈变化大,传统渠道仍旧稳定,经销和代理板块居多。现在商场流量还是不错的,但街店不稳定,客流受天气和节假日影响非常大。

市场都有兴衰和演变,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自己市场的兴衰和变化及其发展原因?我先分享我所在安徽的服装行业发展情况。


2.我所在的安徽介绍:新老三大服装中心城市的更替
我们安徽最早的服装中心是蚌埠。1920年代初自京浦铁路建成后,蚌埠成为了安徽的交通中心,蚌埠以这样的优势确立了它的服装市场地位。

1980年代,这里建成了安徽最大商品批发市场。鼎盛时期的商户超过3000家。皖北,江苏,山东100余县市的客流和商品汇聚于此。蚌埠的二马路市场曾是比义乌更早的全国十大商品批发市场。

芸友金星:
那么多衣服都去哪里了?

庄主:
库存一部分,销售一部分,尾货清仓,应该是三种渠道吧。在档口,很多商品是全退的,不是全部买单,可以返回厂家。

第二个市场,芜湖。和蚌埠的批发中心不一样,芜湖做的是商业服装中心。

(图片来源:新浪)

上图属于当地知名的商业步行街,节假日人气特别旺的那种。现在发展得都非常好,但是这样的商业步行街在当年是城市地标性的建筑。芜湖城市商业名片是中山路步行街,1999年建成,是集购物,旅游,休闲文化,餐饮一体的商业步行街;2005年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著名商业街;2008年被联合国环境促进会和世界华人联合会授予中国最有魅力街区,是当年全国唯一的3A级步行街景区。商业步行街的典范除了上海南京路,首推杭州的西湖商业圈,是人文环境和商业结合的典范。

第三个中心,也是现在安徽的服装中心,省会合肥。合肥兼具了一级批发市场和商业中心,也就是蚌埠和芜湖两种属性的叠加。2004年安徽白发服装城一期营业,位置背靠合肥站,交通便利。随后二期,三期陆续建成为省内最大的服装市场,也成为品牌托管招商中心。我以前公司就在白马,是安徽最大的女装代理商公司之一,经营代理杭派服饰。很多客户找品牌,拿货目前都还是去到这个市场。


3.零售终端的类型及变化
步行街与街道地店:巨大的租金也分佣抽成压力。
社区店:房产的客群的变化。

商场店:主要类型,依托商场综合体的流量。

基本我们店铺分为这三种类型,目前由于高额的房租压力,压力最大的是步行街、社区店。

社区店在2010年前的二、三线城市是很稳定的,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房价的波动,客源变得非常不稳定。原来社区店依靠的客户,很多更换小区、置业、房屋买卖,变动非常大,目前我们这里的品牌女装社区店已经留存很少了。大部分是小区底商自主创业的私人门店。

大家所在市场的情况呢?

芸友金星:
街店商场店和社区店我都有,商场店我们面积大,租金低。商业店我们就有两个。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生意。

庄主:
纯社区店很少了,因为现在二、三线城市很多小区的入住率不高。而且人员流动性非常大,买卖和租房。所以这几年社区店的发展并不好,很多背靠高端小区的,客流极少。中高端小区的入住率,是比刚需的小区低很多的。所以都面临着购买力和客流的问题,还有人的管理。

大家当地有哪些好的商场?

芸友梁思琦:
广州天河城挺热闹,属于商业综合体那种。

芸友Tomorrow:
北京skp、天街乐宾、西安的那都是千万级店。

庄主:
现在的发展都是以商场综合体为主,随着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对周边的虹吸效应,更多的服装品牌公司进入,万象,银泰,吾悦等MALL体系开出越来越多的商业中心,砂之船,爱琴海等奥莱综合体也在进入。新商场政策应该还可以,需要养。毕竟不是都像银泰,万象这样的,条件好但是成本高。

芸友金星:
主要我们入驻的商场只有地理位置优势。



1.阵营分布和市场的区别战略

二、三线城市服装行业目前主要还是以代理经销商为主,大家当地有哪些规模型的代理商、经销商公司呢?

很多公司做到20+的品牌代理,这些公司在渠道和商场合作方面有很大的议价权。每年万象城新年圣诞敲钟活动,都会邀请我们老总。因为我们在万象有近8家店。

一般经销代理公司分为两种类别,第一种是以商场平台为主战场的零售型经销商,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中心,区域经销商身份,直营模式,主要经营品牌是国外轻奢、国内中大品牌、潮牌和组货。这种我称为零售型经销商。这种模式以直营为主,商场为主,说白了店都是自己的。刚才我分享图片的公司,就是典型的这种。

第二种是以街铺为主战场的批发型经销商,主要布局三线城市与县级下沉市场,代理经销商身份,主要加盟联营与少量直营和组货买手店。这种我称为批发型经销商。

(图片来源:芸友金星分享经销商内部会议)

芸友金星:
这是我们公司的内部培训会,员工的生命的感悟。我们大概30多人吧。

庄主:
这种培训在经销商公司是比较多的,在一个区域已经很厉害了。


2.经销商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批发型经销商团队构成:营销部门(运营经理,商品)+零售支持(区长,督导,高售),商品和零售支持平行,人才需求培训型,数据型。批发型的经销商,比较重视营销和商品,基本是围绕这两大块。但是三四线,其实就是靠抓住高质量客群,留住优秀的销售人员,做员工激励和会员维护。因为年轻的客体在这里不行,没有强购买力和忠诚度。



1.老牌品牌
老牌品牌:绫致系、太平鸟、杭派女装(红袖,三彩,秋水伊人)、哥弟、阿玛施。太平鸟的渠道拓展更多,在我们市场是主流品牌之一,直营+代理店数量很多。太平鸟在城市偏年轻化顾客居多,在四线和县级区域偏中年的顾客居多。在三四线和县域,杭派(淑女装)的占比更多。这些区域的客群,相对传统,偏爱女人和职业这两种风格。

做抖音的朋友可以关注二、三线城市。因为二、三线城市有巨大的流量需求,品牌没有一线多,风格想多也不太多。而且批发分级下去,他们购买的价格,经常会比一线品牌直营的价格高。一般省级代理的进货折扣在3-4.5折,下级经销商在4-5折。二三线顾客消费者基本面对的是下级经销商,进货高,售价没法太低。品牌当季的新款,在广州5折售卖,到合肥6折,再到县级城市可能需要7折。

如果品牌发展速度快,弊端就是货品容易出现问题,没有商品企划靠买手的话,发掘不到爆款,这一季产品就会出问题,影响到下一季,财务就有危机。

哥弟、阿玛施大家应该了解吧?他们是以会员为主,发掘高质量的客户做体系。并且这点哥弟、阿玛施做得非常厉害,产品其实并没有特别强的竞争力,价格比杭派高。但他们在三四线,其实就是靠抓住高质量客群,留住优秀的销售人员,做员工激励和会员维护。年轻的客体在这些城市反而不行,没有强购买力和忠诚度。


2.新兴的强者
最近5年的二、三线女装新品牌大家有熟悉的吗?麦萌和ONEMORE这两个牌子大家怎么看?麦萌是伊芙丽旗下,ONEMORE是GXG旗下。

芸友金星:
迪赛尼斯。

芸友梁思琦:
我知道乐町。

庄主:
迪赛算杭派老牌女装品牌。杭派目前集中发展区域在三四线,她们的政策和扶持很好。产品线时尚度低,但是风格很稳定,客群黏性还可以。设计不是特别强,但是生产方面品质还是不错的,杭派大多自主生产,质量还可以。所以客群集中在30+,这些比较在意质量和实用型的顾客,往往考虑杭派。

麦萌目前的发展很良好,已经积累了不少客群。ONEMORE现在发展期,因为很多市场他们的数量还是少的。ONEMORE的店均现在做的价格很低,主要做年轻客群。大家当地都有哪些做的好的本地品牌呢?可以是非著名的,但是在当地做得很好的。

芸友梁思琦:
广州有个爱依服做的挺大。

庄主:
这个渠道做的很好,主要走城市商超和县级地店,价格很低。我们这里有不少他们的店,属于快时尚的批发类型公司。


3.深耕本土的强者
我分享一家我们地区的,做得比较好的品牌企业。

(图片来源:小红书)

安徽纪念日集团,这是一家多方面发展的综合性企业,女装、小饰品、工艺品集合店。旗下主要是纪念日百货(类似名创优品)和ENJOY女装两个块。ENJOY是安徽地区发展最早和非常有影响力的女装买手店。她们的门店里所有的商品,从衣服、配饰、桌椅板凳家具、灯具等基本你看到的都可以售卖。纪念日在广州,武汉,南京,重庆都有办事处和分公司。开出去的店业绩不太好,但是本土认可度非常高,基本主流商场都会ENJOY入驻,她们需要吸引本土客群。纪念日集团,把所有的业务全部汇集集中在一起,在合肥有一家她们的大型集合店还有自己的停车场。

(图片来源:小红书)

从负一楼到四楼,全是集团自己的地产产业,不是租的。一楼有中餐和西餐两个连在一起的餐厅,中间是个生鲜集市。二楼是她的ENJOY女装,三楼有理发店和纪念日饰品。四楼是文化产业,举办中小型展览,艺术合作和讲座。沿着合肥华润万象城,有一条L型的街道,纪念日集团很早就把这条街道的门面全部买下了,图里的这栋楼,大概只占这条街的1/10。这栋楼是自主经营,其他全部对外出租,但只租给和她产业配套的商业,比如蛋糕店,女装,餐饮。这条街背靠的小区是合肥的高端小区,均价大概4-5万,所以集团的目标是做一个完整的社区。我从2年前就看出来他是这个走向,现在街区逐渐成型了。可见这个老板的终极目标就是自己做一个时尚商业街区。

现在这条街已经慢慢成型了,在合肥政务区华润万象城对面万佛湖路,有机会你们来合肥,我们可以一起去逛逛。这两张照片就是L型的两边,两条街道。



大家觉得二三线市场的趋势以后会怎样发展?

芸友梁思琦:
我认为以后大家还是会慢慢回归生活本身,二、三线城市大有发展。

庄主:
我觉得一方面,品牌的下沉会越来越多,代理商会转做联营或者被收购,当然这个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也许需要10-20年;另一方面,本土的巨无霸强者也会抓住机会,建立自己的商业王国,形成闭环,自己强大自己。这种街区的产物就是生活化的商业,既不是街边店也不是传统商场,可以给人更好的体验。



庄主总结

一、二三线市场现状概况与历史发展
1.3个关键词:渠道,代理商,新兴买手店。
2.安徽:新老三大服装中心城市的更替。
3.零售终端的类型及变化。
步行街与街道地店:巨大的租金也分佣抽成压力。
社区店:房产的客群的变化。
商场店:主要类型,依托商场综合体的流量。

二、经销商板块现状
1.阵营分布和市场的区别战略:二、三线城市服装行业目前主要还是以代理经销商为主。
2.经营管理模式模式:批发型经销商团队构成:营销部门(运营经理,商品)+零售支持(区长,督导,高售),商品和零售支持平行。

三、品牌发展现状
1.老牌品牌开始着眼于下沉市场。
2.新兴的强者正在抓住年轻的消费力量。
3.深耕本土的强者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

四、二三线市场未来的探讨和展望
1.品牌下沉和代理商的转型。
2.本土强者自己的闭环王国,生活化商业社区。


文字整理: 张怀楷
审核 : Cherika Chen
版式设计:Alex Li

End


国内二三线城市女装市场现状(以安徽为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