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戏已弃疗?文戏意外不错?】新・假面骑士二刷后全打戏总结及观影建议
前情提要:
4月9日 庵野秀明导演剧场见面会的详细报告已经出炉,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2944559
在这里顺带说一下,在各种片段及幕后纪录片公布后,二刷正片的感受。
一句话:打戏基本弃疗,建议看前不抱期待,但文戏的完成度出其意料。
在整理全剧打戏后,便能发现两大事实;
①基本全是CG,肉身打戏寥寥无几。纪录片中辛辛苦苦完成的片段在正片中几乎都被换成了CG。前20分钟即“巅峰”的说法有一定道理。
②几乎找不到符合大众胃口的优秀打戏。不让人感觉到违和感已是其天花板。
将全剧中的打戏按时间顺序整理如下:
1. 假面骑士1号vs持枪战斗员(已公开)
拍摄方式:肉身(据纪录片,按照田渊动作导演意思拍摄的初版被否决)
评价:褒贬不一。

2. 1号vs持电棒战斗员(已公开)
拍摄方式:肉身
评价:褒贬不一。“致敬”初代的剪辑争议较大。

3. 1号vs蜘蛛Aug(已公开)
拍摄方式:肉身为主(纪录片展现的长镜头正片中未采纳)
评价:“普通”即天花板。作为武打小白,个人只感觉“普通”,但部分打戏专家指出动作不堪入目。另剪辑方法也争议较大。

4.1号vs蝙蝠Aug
拍摄方式:CG
评价:稍显违和感。对部分人来说可能违和感较大。

5.特种部队vs蝎Aug
拍摄方式:肉身
评价:观赏性弱,不属于传统意义“打戏”

6.本乡猛vs蜂Aug及其男亲信
拍摄方式:肉身(纪录片中辛辛苦苦拍摄的vs战斗员片段正片中未采纳)
评价:变身前打戏,双方均使用日本刀。但因无动作演员参演,只属于“比划比划”的范围。

7.1号vs蜂Aug
拍摄方式:CG(据纪录片,应该使用了动作捕捉)
评价:违和感强,迷之定格,估计会成为最令人诟病的一段。

8.1号vs2号
拍摄方式:CG
评价:“普通”即天花板。个人观感普通,至少违和感不强,但不少人吐槽像龙珠的一段。

9.2号vsKK Aug
拍摄方式:肉身为主
评价:太短,基本没有过招,无法评价。

10.1号vs量产骑士(摩托战)
拍摄方式:CG
评价:“普通”即天花板?CG自身质量一般,但靠夜战和视觉效果烘托气氛或许能得到较好观感,部分细节也较好。

11.1号 2号vs量产骑士
拍摄方式:CG(纪录片中辛辛苦苦拍摄的片段正片中未采纳)
评价:“普通”即天花板?CG自身质量一般,但靠夜战和视觉效果烘托气氛或许能得到较好观感。

12.1号 2号vs蝶Aug(前阶段)
拍摄方式:肉身
评价:普通。主要还是打套路加特效。

13.1号 2号vs蝶Aug(后阶段)
拍摄方式:肉身(据纪录片,庵野导演最费尽心血的一段)
评价:不差。但“体现丑陋笨拙的战斗”这一方针已经决定该场景不能获得好的观感。

不可否认,本片“打戏以外”的视觉元素,如画面构图、场面调度,富有设计感和仪式感的例子并不少见。
但作为一部不得不以“动作”元素为关注点的电影,打戏的毫无亮点,注定了它的失败。
为了保证良好观感,可能看之前不做期待才是最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被部分人诟病“草率”“压缩”的文戏,其实有着很高的完成度。
各个细节和结局的伏笔,作品主题的一贯性和反复,都有着充分的展现。
反派的“格局”问题,也能在“SHOCKER的性质”“boss与主人公境遇的相似”中找到答案。
建议到时候观看时抛弃先入为主的观念,找一个靠谱准确的翻译,注意每一个细节。
整理不易,方便的话请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