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1,若气体或气瓶发生爆炸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通知所有人员立即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可行情况下关闭现场所有的总电闸,在逃离现场过程中拨打消防求救电话告诉其公司详细地址获取救助,若伤及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协助其撤离现场到安全带, 拨打医院救助电话求救。
2,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应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指挥现场人员在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下撤离附近场所和附近建筑屋内的易燃易爆物质包括关掉总电闸,防止引起连环爆炸,导致险情进一步严重化。
3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实施救助前,严禁任何人靠近,防止误伤,导致人身伤害或生命危险。
4,处置的一般要求
1) 气瓶发生泄漏,应立即切断或关闭可燃气体来源的各相关阀门。
2) 切断事故现场电源(防爆电器除外),关闭常用通讯工具,消除所有火种。
3) 使用防爆抢险工具,穿戴专用救援服装,防止撞击、摩擦、静电起火。
4) 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
5) 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应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6) 通常含氧量10%是人体不出现永久性损伤的最低限。因此,警告大家不要进入可燃气体蒸气中。
7) 设定区域和疏散。建立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根据气瓶间储量、泄露程度、地形、气象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距离泄漏点至少半径8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警戒,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疏散无关人员,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的周边人员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着火隔离至少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8) 消除火种。立即在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9) 控制蒸汽云,开启消防喷淋系统以喷雾形式或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对准泄漏处喷射并形成水幕,用来冲散可燃气体。
5,气瓶受外界火焰威胁时,必须根据火焰对气瓶的威胁程度确定应急措施:
1) 若火焰尚未波及气瓶,全力将火扑灭即可。
2) 当火焰已波及到气瓶或气瓶已处于火中,为防止气瓶受热爆炸,应对气瓶进行淋水冷却处理,同时迅速将气瓶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全力将火扑灭。
3) 当无法转移气瓶时,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用水龙带或其他方法向气瓶上喷射大量的水进行冷却。
4) 如果乙炔气瓶火焰发自瓶阀,应迅速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若条件不允许,应喷水冷却瓶身并确保气体在受控下燃烧,严防火焰漫延烧损其他气瓶或设施。
6,对现场的工作人员接触了泄露的氧气应按以下方法进行防护处理:
1)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可形成冻伤。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2)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3) 呼吸系统和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4)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5) 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6)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