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移民外星球生存的三种办法
假设地球发现了另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那里存在生命。并且是一套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假设人类想要移民到这个外星星球上去,但是其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我们该怎么做呢? 或许可以用电脑系统打比方,windows和linux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操作系统,我们如何把Windows上的软件迁移到linux上去呢? 第一种方法是在linux中开一个Windows虚拟机,让windows软件在虚拟机中运行,类比到星际移民上,就是在外星球罩住一个区域,将该区域的环境改造成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就如同哈尔滨水族馆里面,养在鱼缸里的热带鱼,生活在特制容器内,与外界相独立。 第二种方法是制作兼容层,我们都知道,wine服务可以将Windows软件安装运行在linux上,其本质上是wine将Windows应用的api转换为了linux上相应功能进行调用,并提供了Windows应用运行必备的库,这一点类比到外星移民上,就是人类可以穿上特制的衣服,过滤掉外星存在的对人类来说有害的光线和气体。提供人类生存必须的物质,这样的生活,(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有点像人穿着潜水服在海里与鱼类互动——虽然人类不会在水下呼吸。这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人类在外星球生活,肯定不是潜水那样的短活动。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生活周期,对于氧气、食物补给都有较高要求。 第三种方法是转译法。我们知道,编程语言有很多种,但是无论你用那种编程语言去写一个在屏幕上显示图片的程序,无论他们语法差异多大,最终都能达到在屏幕上显示图片的效果。熟悉生态移植的同学应该知道,我们可以将源代码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编译与打包,同一套程序代码,在window上编译打包,是window软件,在linux上编译打包是linux软件。现在请假设我们人类是一个程序,组成我们的代码就是我们体内的DNA:四种脱氧核糖排列组合的结果。也就可以说是说人是一种用DNA编写的,运行在地球上的一个程序。 而外星球的生物,和我们用的是不同的遗传物质也就是编程语言不一样,外星球和地球环境不一样,也就是运行系统不一样。那么存不存在一种技术手段,将地球生物的编程语言翻译成外星球的编程语言,并在外星环境中编译运行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现在的科技手段只能做到简单的DNA的改动。 而且想要了解外星球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又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我们就需要去采集外星生物身体组织和遗传物质,进行系统地,全面地分析了。而这个采集过程,则完全可以由高度智能的机器人来替代,由远在太空的人类指挥在外星球登录的机器人,对其本土生物进行一系列科学研究。而不需要我们人类亲自去穿着宇航服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