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吴昕落泪:没有女孩想一直单身
年轻、单身、独居、圈子简单、作息规律。
这些标签拼凑在一起,你或许想到的,只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女孩。
但在一些图谋不轨的人眼里,看到的却是“完美猎物”。
在北京独居的女生燕西,春节没有回家过年。
出门倒垃圾时,发现门框上被贴了一张纸:
本楼不欢迎小偷。

燕西询问邻居,邻居都说不是自己贴的;
燕西随即向附近派出所民警,说明了此事。
而民警回应,这可能是有人在“踩点”;
让她注意安全,有异样立即报警。
当晚,燕西反锁了大门;
还把一个玻璃杯倒扣在大门的门把手上,又在地上放了个陶瓷盘子;
保证屋外一有人拧动把手,玻璃杯就会滑落,砸碎地上的盘子,弄出声响。
随后,她把门挡放在卧室门口卡住,和朋友通着微信视频电话;
直到凌晨4点,她最终在困意中睡去。
第二天,燕西醒来后立即去门口检查;
结果发现,玻璃杯和陶瓷盘子,都碎了一地。

当晚,被屋内声响吓退的;
是走错家门的邻居,还是不怀好意的歹徒,我们不得而知。
但摆在独居女性面前,自由、孤独的另一面;
却是生活里诸多不可避免的隐患。
38岁的吴昕,在节目里讲述自己的独居生活时;
提到那些自己搬冰箱,自己修下水道的日子,忍不住落泪。

我公司的女孩雪雪点点头,表示深有感触:
因为她曾叫上门维修热水器时,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
不仅左顾右盼,还问她是不是一个人住,平时几点下班。
她忙说跟男朋友合租,但是男人却嗤笑了一声,让她毛骨悚然。
后来的她,学会了自己组装家具、修水管、换灯泡;
也不敢轻易把别人请到家里来。
因为不确定来的是帮手,还是坏人。
比起实质性的威胁,独居女孩需要在意的事太多了。
太阳落山之后,回家的路上有没有路灯;
窗帘是不是遮光,墙壁是不是隔音;
甚至入住的房子,中介有没有钥匙,门锁是不是安全。
“安全感”这东西,就像挂在天花板上的玻璃杯;
门锁的一点异响、身后的一个背影,就能被轻易震碎。
有些女生遇到凌晨被陌生人试探门锁;
幸好家里的大狗叫了几声,才让她醒过来。

有些女生遇到检查天然气的,第一反应是大喊:
“老公,有人来了。”

即将上映的电影《门锁》,就讲述了一位独居女性的生活。
面对领导、中介、保安、医生;
她对每个经过自己门前的异性,都心存芥蒂。
预告片中有一幕,是警察问她:
为什么你家里有很多男人的衣服鞋子?
她战战兢兢地说了一句话,独居女孩都懂:
“因为一个人住,得装作家里有个男的。”

因为一个人住,所以点外卖时只让外卖员放在门口;
而自己要隔十几分钟,等没动静才开门取。
因为一个人住,所以回家路上要左顾右盼;
和异性一起坐电梯,要最后一个按楼层。
我不是说所有的异性,对独居女性都是威胁。
只是她们没办法不心存警惕。
因为意外,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发生;
放在她们身上,也是100%的危险。

《奇葩说》辩手花希说过一段话:
“我一直想要一个女儿,但我害怕她不够应付这社会的险恶;
我也不知道,一个女生要如何保护好自己。”
我不想反复重申独居女性自我保护的方法。
门档、监控、报警器……网上一搜一大把。
我只想说说,我作为一个男性的自我审视。
我从未伤害过任何一位女性;
但我知道我189的身高,会在独处时让异性不安。
所以我坐电梯时会往前站,把较为有安全感的角落留给女生。
下班路上,如果我前面是一位独行女孩;
我要么放慢速度跟她拉开距离,要么快步走到她前面去;
避免给她一种“有男人在尾随她”的错觉。
在日常社交中,我避免跟异性单独共处一室;
聊天时保持适当距离,更不会乱开玩笑。
我无法改变独居女孩,对陌生男人的恐惧感;
但我可以选择,不当一个旁观者。
在有女孩需要帮助时,“多管闲事”地问一句;
在路上遇到女生和男生发生肢体冲突时,站在女生这边。

我是一个男人,这决定了我的生理优势是个子高、力气大。
但我仍想让周遭的女性,感觉到一丝安心。
如果你自己或者身边有独居女性,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这些举手之劳,是我做得到,也是很多男人都做得到的。
不仅是不加害,更是一种对恶的震慑。
同样站在阳光下,我们不能教花朵如何不鲜艳;
而是应该像大树一样,在旁边笔直地站立、守卫;
同时温柔地说一句:
没有人可以阻止你绽放。
愿每个女孩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愿独居的你尽情享受自由,再无后顾之忧。
来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