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从偶像到对立

2020-12-09 23:40 作者:做个小人物也挺好  | 我要投稿


——摘自邢文操《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系列长文。

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一)

亲爱的戴建业老师,很荣幸能由您的“铁粉”成为您的“钉粉”。

作为一个真正的铁粉,我认为应该及时发现您的错误,指出您的错误,并督促您改正错误;可是,很遗憾,错误也发现了,也指出了,也督促了,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只要是提及您名字的,都明确的为您提醒过,就是没见您改正过。也就从“铁粉”变成了一个“钉粉”,成了扎在您内心的那颗钉子,我知道,您对我很失望,很心痛,可我对您的感觉又何尝不是呢?从欣赏到怀疑,从怀疑到欣赏,从欣赏又到怀疑,从怀疑又到欣赏……这一年多来,可以从我的发文态度上及发文时间上找出端倪来。就这么反复的来回循环,就好比那月缺月圆的月亮,每次的满月,都令我欣喜,而每次的月缺,却总是会让我痛心。今天,是我最后一次反驳您了,以后不会了,从私心上讲,我每一次的反驳,都会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可您犯了错我又不指出的话,我会更痛苦,毕竟,我这一生只佩服过一个人,那个人是谁,您早就明白。

感性的东西我就不聊了,我还是理性一点吧,就对您老人家今天的发文细驳一番吧。唉!由您今天的发文中来看,我这“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您还没弄明白,您根本就没有认真看过我以往的发文,您从来都是自以为是,但凡听过一丁点劝,也不会沦落到如此地步,爱人爱人没了,人设人设崩塌了。这难道不全怪您自己吗?我早就说过您,日本有最好的靶向药,让您试一试,您听进去了吗?我早就劝过您,要想寻找真,就必须要自己先真,您听过劝了吗?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果,都是您自己亲手种下的因而得来的,怪不得任何人。


您讲:“最近一段时间,不断出现利用我太太病情来煽情营销的文章。”我认为您这个谎言不够高明,利用您太太病情来煽情营销的文章,并非最近一段时间才有的,在元霄节就出现了,为何您不在太太离开之时就向网友们说明,因为您在这个期间要为《国学经典六本丛书》销售做铺垫,故意隐而不发这个消息的,您不要以为您骗得了旁人就可以骗得了我了。您们之间只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这一点我还是有分辨能力的。


您讲:“我发现后立即对相关出版社提出抗议,每次抗议和协商我都留有截图。”这说明什么?说明您们之间是有某种默契的,要不然您们怎么不法庭上见呢?更何况您还有个陈有西大律师作朋友,这点小事打个电话随便咳咳两声,那位大律师就能够心领神会。

您讲:“后来才知道不是出版社所为,而是下面分销商的短视甚至恶意营销行为,是在利用我的信誉和声誉赚钱。”请问您目前还有信誉和声誉吗?您还说如果有人再写此类文章,我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个人权利。我倒是希望您能像个男人,说到做到。

您讲为了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上月我在B站发表过声明,今天再重新声明一次,也希望朋友们帮我转发。

我看您只是在炒热点罢了,我不会上您的当了,更不会为您转发的,不好意思,您的希望在我这里落空了,假如我在朋友与内心的良知之间选择,我更希望选择内心的良知。至少我是真实的,谨遵本心的,因为我知道欺骗太累,一个谎言讲出,就得用无数无数个谎言掩盖,可是还是欺骗不了本心,更欺骗不了这世间暗隐的高人们,所以我一向觉得坦然才是最聪明的活法。

您讲:“四年前我们学校体检,我太太何小平老师查出晚期肺癌,癌细胞扩散到整个胸腔和部分淋巴,这对我们全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这一部分是对的,我相信您,我相信全国人民也相信您们当时的心情,试想这种情况在中国任何一个家庭发生,都是十分不幸的悲剧!

您讲:“多亏太太热爱生活,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对病情十分乐观,加之武汉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医生的精心治疗,她带病生存了三年半时间,于今年元宵节晚上离开人世。她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告别尘世时,我和儿子分别牵着她的左右手为她送行。”这我也相信,蝼蚁无泪,倘且贪生,何况乎一个有情有义,有喜怒哀乐,有着万物之灵称谓的人呢!我能想到您们送何老师的情景,具研究人员表明,人类的器官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就不会产生疼痛感了,但仍有思维意识,因为大脑还未完全死亡,仍会听到亲人的呼叫,甚至于仍会流出泪来。您是高校博导,一定明白这些道理,当时您一定是忍着伤痛在轻声安嘱何老师一路走好,我甚至于能想像出您为了不使何老师害怕,同她讲:“今天放学了,我煮饭……”

您讲:“太太病逝正值武汉封城,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为了师友和弟子的安全,为了我们家人的健康,也为了我个人的安宁,我和朋友及相关机构商量,暂时不发表悼亡文章及相关信息。”

这句话有九十分是真的,这相关机构商量及暂时不发表悼亡文章及相关信息是假的。相关机构指的不是华师,因为华师与您的实际利益不大,相关机构指的是媒体,一大批媒体人,因为您有《国学经典六卷本系列丛书》要出售,如果一宣传了这一消息,您担心销量受影响。

待续……

——摘自邢文操《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系列长文。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二)

从这一点来看,您并不是一个真人,也找不来真。为了给您留点余地,我煞费苦心的写出了《哀鸣》:

一湾碧水映鸿照。志比天高,丘山难晓。东湖难胜西湖娇,念依迢迢,意却寥寥。

为何明月隐去了?魂牵梦绕,音远笛渺。无情北风过石桥,冷了松涛,寒了竹苗。

只可惜您却为了一己之私利,视为糞土。

您讲:“太太患病期间,不断有媒体要求采访我们的夫妻生活,都被我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我一直不喜欢谈论别人的私生活,也不愿意别人谈论我的私生活。夫妻生活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事,谁家没有一点亲昵恩爱,谁家没有一点赌气吵架,自己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展览”极为不妥,他人把人家这些东西拿来赚钱更是不良。”

您到底在怕什么?您不是讲真诚吗?至少让太太生前讲一段视频同网友们吧!也好让更多的网友们献上爱心吧!您究竟在怕人们什么?您不是讲您什么都不怕吗?到目前为止,您们夫妻之间的私事全是您一人拿出来讲的,并且写到书里的,现在咋又不妥了呢?您都写在书中了,都挣了票子,咋又不妥了呢?莫非还想把售出的书重新高价收回不成吗?您的意思是您写的书只能您赚钱,而那些买了您的书的下家就该喝西北风,就该成为您的韭菜吗?戴建业老师,咱做人虽说不地道,但不能太损了吧?

您讲:“更何况,我远远够不上一个模范丈夫。与太太结婚的前七八年,我们夫妻吵架是家常便饭。太太生长在城里的公务员家庭,我生长在偏僻的农村,因为从小生活环境不同,生活方式和观念不同,还因为我的脾气太急躁,结婚后的蜜月期刚过,我们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大爆发。我常想自己是否找对了人,估计太太也常想同样的问题,幸好有了小孩才没有散伙。”

戴建业老师说实话,我感觉吧!自从何老师离开之后,您的文笔功夫越来越次了,这段文字无论是视频中还是文章中,我不知道看了多少次了,都有点审美疲劳了,我不想驳了,难道您真的没有点其它新意一点的写法了吗?您这个文学院博导有点让我失望,我感觉老师是不是有点“江郎才尽”呢!

您讲:“年过四十以后,可能是吵架已经没有精力,也可能是慢慢适应了对方,当然也慢慢发现了对方的优点,双方这才逐渐达成默契“停火”。我太太本来就善良温柔,越到后来越体贴照顾我的生活,我也逐渐“懂事”一些,知道珍惜我们的夫妻缘分。总之,我们和许许多多夫妻一样,年轻时免不了吵吵闹闹,也少不了卿卿我我,到老来才算是相濡以沫,是典型的少时夫妻老来伴。

太太老来多次半是玩笑半是埋怨地说,她嫁给我完全是瞎了眼睛,年轻时不知受了多少冤枉气,我亏欠她真的太多太多。如果人生再重来一遍,相信我们夫妻生活会更加幸福,怪只怪自己懂事得太晚,我生在福中而不知福。”

的确,您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您要才没才,要貌没貌的,家又穷的叮当响,人家一个城市黄花大闺女,图您的啥?图您会扣脚舔手吗?图您会甜言密语吗?图您能力拔山河兮呢?或许图您

气势长虹兮呢?就图您个狗屁不是,一个好白菜被猪给拱了,真是老天瞎了眼。

我原以为您是:

生死不动己,得失难变心;

纵横古今宇,以此断闲人。

可我看到的结果却是:

一朝牵汝手,誓言不变心。

坟土还未干,竟成负心人

我一直认为:

为师应有书卷气,求学当立圣人心。

我以为看到的是:

早知命里没安排,为何知念仍不改?

春花不开雪花开,总把伤心藏起来。

谁知我看到的却是:

暖暖双鸥东湖盟,可怜折翼武昌城。

逍遥仙子放歌声,东去华亭乐霓虹。

戴老师您失去太太之后的表现,真是一次又一次的刷新我的三观,我在也看不出您文章中有一丝爱的影子,刚才我还同三夕老师私信讲,说实话,三夕老师,我今天看了戴师的文章,真是越看越恶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他更加无耻了,明明是他自己的错误,他却还百般抵赖,唉!是不是您们教书的都这么不要熊脸啊!我只讲真话!或许很不礼貌!但相比真心话,我认为比礼貌重要!我早就提醒他防止捧杀了!他不听!反而默许人家鼓吹他,现在人设崩塌了,不但不自省,还找理由找借口,骗骗傻子倒还行,可骗得了一时,骗得了一世吗?骗得了本心吗?

您说:“感谢师长、朋友、同事、弟子,感谢华中师范大学校领导和文学院领导,感谢全国各地的朋友和网友,在太太生病的三年多时间里,或是前往医院探望,或是来电来信关心!感谢好友张三夕教授在封城之际,大年三十冒着生命的危险,到医院为我们全家送年饭;感谢太太逝世以后华中师范大学主要领导,冒着疫情的风险前来我家吊唁。”

戴建业老师啊!您真是老糊涂了,全篇文章,标题为“谴责与谢忱”,其实您自己才是该谴责的那个人。

待续……

——摘自邢文操《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系列长文。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四)

亲爱的戴建业老师,您明白吗?

我家先祖曾有圣训:“君子不养害人之人”!

二零二零年注定是个不寻常的一年,疫情的出现,导致了本来就生活在仟元以下的八亿人民更显得雪上加霜。

而那些曾经在互联网上靠销售“精神粮食”的优秀导师们,也一度变成了传统中的“臭老九”。他们在年轻人们心中的地位从偶像一下子转到了对立面。年轻人们不再会对他们有狂热的信仰了,因为年轻人们已经觉悟了,年轻人们懂得了他们的“精神粮食”只是在洗脑自己,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榨取自己口袋里那份少得可怜的money而已。但他们的那套理论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行。年轻人们懂得了他们所讲的东西只是“水中月、雾中花”般的虚幻,年轻人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不是他们讲的让年轻人们一味的付出与奉献而自己却坐享其成,年轻人们正在像一只刚下水的弄潮儿,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美好的明天。这一点可以从任何一位互联网上的优秀导师身上找出端倪来。作为一个无知的我,只能感慨的说,长江后浪推前浪!

对,戴建业老师,您无需怀疑,这篇文章就是针对您写的。

哪怕事事都大度宽容?

伤害又何曾停止?

哪怕事事都温柔忍耐?

难过又何曾减少?

老公知:年轻人,我是为你好!

年轻人:我知道,今晚没饭吃了,能分几口给我我就信您!

老公知:……呃!

——摘自邢文操《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系列长文。



细驳戴建业老师的“谴责与谢忱”——从偶像到对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