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能用来作为训练目的吗—工业心理学的初步研究
玩模拟游戏的玩家通常都会有这个疑问:模拟游戏能用来促进现实中的表现吗?其实这个题目,随着新兴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学术界还是一个较新的题目。但用游戏来进行训练这种事,在业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例如客机机师都会使用MFS来进行训练,因为真正的飞机起飞很贵,而且通常不可能故意在真正的飞机上制造各种故障;一些北约国家也会会使用VBS来让新兵练习校正炮弹落点或者练习领导指挥,因为现实中一发炮弹很贵,也不可能每天都做大的演习。这些已成系统的方法似乎让用游戏来训练看起来颇有成效,但有没有研究数据支持这一点呢?
让我们来看Ramos-Villagrasa (2022),一个关于使用游戏来进行甄选的回顾研究(在工业心理学中,甄选和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里总结了这样一个概念,如图所示。

图中白色区域显示了四种经过设计后的游戏,都是用于甄选目的。左右两个蓝色长条表示两个极端。最左边的是传统的选拔工具,最右边的是偏向纯娱乐性质的游戏。中间四个游戏按照顺序,不同程度上表示在设计上偏向工具-游戏的程度。例如,最左边是VBS,最右边是4399上面的狙击小日本。

经过对34篇相关文献的回顾,作者发现,使用游戏来帮助甄选的信效度,在不同文献中结果不一致。也就是说,游戏对于甄选/训练是否真的有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此作者认为,在获得更多的信效度数据之前,应该采用图中靠左,那些在设计上更类似于传统甄选工具的游戏。
就个人的经验来说,使用游戏进行训练和实体的训练相比,确实有感受到相似的效果。但是为什么这里会得出结果不一致的结论?仔细看会发现,作者在选择回顾的文献时,把四种游戏的文献同时都进行了回顾。这就相当于把VBS用于训练的效果,和把狙击小日本用于训练的效果混在一起,自然得出了效果不一致的答案。
我们认为的硬核模拟游戏,例如VBS、MFS,实际上都是偏向左边,设计上类似于传统训练工具的游戏,更注重的是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而狙击小日本这种游戏,是比较偏向娱乐用途的游戏,更多关注乐趣而非还原环境,因此后者相比前者固然更不可能测量或训练到真实工作中的状况。
因此,如果将回顾的数据集中在图中左边,设计上偏向传统甄选工具的游戏里,或许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这与作者在目前缺乏信效度下给出的使用建议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