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学园 | 每天《伤寒论》—第49、50条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陈永刚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字面意思:脉象浮数的患者按治则当用汗法,如果误用下法且身体自觉沉重、心悸、尺脉微弱的人因为里虚,故不能再发汗,需要等患者里气复原,津液运行恢复正常,就会自汗而愈。同样,对于一个既有脉浮紧、身疼痛,又者尺脉迟的患者也不可发汗,这是因为营血不足的缘故。
引申意思:脉浮主表,如第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今表证未解,当用汗法解表无疑。反用下法是误治,下后身重,心悸,可以有很多原因引起,加上尺脉微,可知下后是伤了里气。误下后能不能发汗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第15条“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就是可发汗的情况。发汗就是要借助药物强行使机体达到汗出状态,人体上下内外相互联络,汗出现象虽然发生在表,但是离不开里的配合。现在里气已虚,脉象已弱,如果强行发汗只会更伤里气,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须要等待人体损失的津液恢复,正气得以复原,机体本能便会通过自汗的方式调整以使表证解除。第50条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必再作解释。
逻辑分析:总结一下这两个条文的大意:表证误下后造成里虚,既如此则不能再发汗,只要等里气恢复,津液调达病就能自愈,此外表证伴有里虚的患者不能发汗。结合条文,我们需要对几个问题进行思考:误下后造成里虚可以不治而愈吗?哪种里虚可以等待患者自愈?首先下后身重、心悸的症状应当比较轻微,否则仲景不可能不治疗,另外下后所余下的表证也应该比较轻,否则不可能自己恢复。试想如果经过误治里气虚弱的患者都能凭借机体自身就能自愈疾病,太阳病就根本不用治疗了。所以下后里虚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而定,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如果症状较重,还是要给予药物治疗,这一点需要十分注意。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