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选导师
选导师首先不是看导师,是看你自己,看自己什么呢?
看你未来的方向是什么,看你以后想不想读博,因为现在读博很多都走硕博连读了,看你硕士期间是想跑着过还是躺着过,这些真的非常重要。
选导师首先看导师的头衔,分别有学术头衔和行政头衔;
学术头衔,从院士、长江、杰青、优青、教授、副教授到讲师;
行政头衔,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等。
划重点,行政头衔比较多的导师,慎重选择,因为这类导师一般都不在一线搞研究了,很多事情就下派给小老师或者博士生了,你很难得到他的亲自指导。
看导师的学术头衔,你还得结合他的年龄来看,像30岁以下的副教授和讲师,肯定都还是在科研一线的,并且会事业心很强,还有35岁以下的教授,未来都还有很大可能的,这类导师会比较卷,相应地你跟着他们也会比较累,但是好处是,出成果会比较多、比较快。
像优青以上的学术头衔,基本都是在业内有相当人脉和知名度的导师了,如果你有读博的需要,选择这类导师没有错,因为你读博顺利不顺利、未来的出路怎么样,和导师关系好的话,导师肯抬你的话,那么他将会在你的人生路上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如果你想佛系一点,想躺着安稳度过硕士生涯,也可以找一些不那么卷的导师,比如年纪超过40岁的副教授,年纪超过45岁的教授,这些其实就比较安稳了,可能没太多学术头衔上的进步空间了,在敦促学生上可能也不会抓那么紧。
最后,选女导师要慎重,特别是理工科,如果你一定很中意某个女导师,在你下定决心前一定要全面了解清楚这位女导师的各种情况,尤其是要了解清楚她的家庭情况,有没有孩子,孩子多大了,因为这决定她会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