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用这3个方法“倾听”,可以帮助家人赶走抑郁!

2023-01-31 09:49 作者:荣新奇教授  | 我要投稿

抑郁症除了服药治疗外,正确的倾听也是抑郁症患者的心灵良方!如果“倾听”没有进入患者内心,再好的建议,患者都可能感觉是命令或唠叨。

今天,心理专家荣新奇教你3种正确的心态,掌握“倾听”3核心,让抑郁的长辈感觉到你的关心,稳定情绪及建立信赖感,也增加治疗的顺从性。


“轻度抑郁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用倾听、回忆、催眠回溯的方式治疗;若是中、重度抑郁,建议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抑郁一定要及早治疗,只要发现有看什么都不顺眼、容易发脾气、失望、入睡困难、常抱怨疼痛、疲倦、食欲不振等现象,家人就要警觉可能是抑郁的前兆。

荣新奇教授说,轻度抑郁症不是很难治疗的疾病,及早配合临床医师治疗,妥善运用身心灵整合疗法,家人尽早学习倾听及劝诱技巧,就能陪伴他们度过抑郁低潮;千万别置之不理,若抑郁症进展到中、重度,就必须依赖药物才能控制病情。


建议在“倾听”之前,先要打开患者的3心。荣新奇教授表示,倾听是一门技巧,无论家人或照顾者必须重视及学习,要先建立三大倾听心态。

心态1:完全接纳

未打开耳朵前,需先打开完全接纳的心态,不预设立场,充分接纳患者的一切,不要只接受“我要”的部分,其他部分出现逃避态度及行为。

心态2:不要批判

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能存有负面批判的情绪,如:脑中存着“老番颠”、“老顽固”等负面字眼,若带着成见开始倾听,这样无法有效理解抑郁的症结,也无法改善情绪困扰。荣新奇教授表示,若照顾者心中认为得抑郁症的妈妈是老番颠,后续倾听便出现障碍。

荣新奇教授举例,有些照顾者看妈妈不开心,会问:“妈妈,你在气什么?”若妈妈回答:“我很气你,更气你太太。”若照护者有成见,会认为妈妈是老番颠,更为抓狂。

荣新奇教授建议,放下成见,较容易知道人家担心的事情,就算妈妈说了让你觉得不妥的话,要学习别跟着发脾气,而是接着问:“你说说看,什么事情让你生气?”耐着性子听他把话说完,至少可了解他不开心的事,再做处理,就能改善抑郁情形。比如,不少老年抑郁症患者跌倒一次后,便不敢出门,担心再度跌倒,家人再用批判说词,会让他们更害怕,不敢迈开脚步,先了解他们害怕的原因,再鼓励他们慢慢做。


心态3:学习倾听

照顾者要提升照顾品质,必须学会倾听。荣新奇教授表示,倾听不是“听→回答”这么简单,包含“声音、肢体触摸”及“信任”之间的关联,有时不说话,只用肢体接触,就能让患者感觉到家人的关心。

通过聊天声音的传递,能帮助打开闭锁的心灵,愿意跟外界接触,可使用“开放式问话”及“闭锁式问话”诱导他们,将心中想法逐步展开,开放式的问话是先列出几个大方向,如老人家常睡不好,别直接建议要吃药,可用开放式问话发问:“您觉得为什么睡不好?”再针对答复内容,用闭锁式问话继续发问,比如患者说:“吃药没效,吃了还是睡不着。”此时就针对问题说明:“是吃哪种药?”、“怎么吃?”、“下次看医师时,我们可以跟医师讨论。”

肢体触摸也是倾听时可搭配的行动,荣新奇教授看诊时会依病患的症状做肢体触摸,最常用的是把脉,拉近医病间的距离,让患者愿意听医师怎么说。不少病人就诊时会说肚子痛,荣教授也会触诊腹部,让他们感到安心。同样地,家人也可做肢体接触,轻柔按摩身体或穴位,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放心、安心,取得信任,就容易说出心中害怕、担忧的情绪,也能纾解抑郁的心情。


用这3个方法“倾听”,可以帮助家人赶走抑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