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常用类别及市场规模走势分析[图]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目前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常用类别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整理
论采用何种技术,完整的生物识别系统流程包括信息采集获取、特征提取、生成模板和特征比对。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飞速发展和采集设备升级,使生物识别效能和可用性获得大大提升。尤其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虹膜识别领域,识别准确率大幅提高。
生物识别系统组成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整理
生物识别这项技术指将人类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生物特征作为依据,进而进行身份信息的验证和识别。一般情况下,人类自身的生物特征都具备一定程度的终身不变性、遗传性以及可自动验证和识别性,因此,和一些传统的认证方式相比,生物识别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是更加全面的。
实际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国家对于指纹识别这项技术的具体分析和探索就开始了,而且对其中的核心技术也已经逐渐地了解和掌握,我们国家在生物识别这个行业当中也取得了越来越成熟的发展和进步。2021年中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增长至326亿元,较2020年增长60亿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的加入,生物识别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产业发展向着科技含量更高的方向发展。预计202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00亿元。
2016-2022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整理
在全球走向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多个不同类型的生物识别技术都得到了有效地提升,不仅会更加广泛地运用到这项技术的内容,还会更加深入地运用,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以及网络化发展的趋势。网络技术本身就是人们通过生物识别这种方式的验证身份的技术。同时,认证身份还可以通过各个领域以及网络的有效结合,进而保证信息共享的目标得以实现。融合的趋势主要是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殊优势充分地体现出来,有效地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并且能够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当中进行适当地运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证身份识别总体的安全性。
更多行研报告内容请见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评估报告》,共研网专注于产业咨询和研究,提供更权威专业、更高性价比的行研咨询报告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