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上海家长调研,应该怎么选好教辅
我最近在上海战略忽悠分群(已永久关停)搞教辅的调研,设计了一个表格,以语数英三科为对象。

编辑切换为居中
开放性的答卷,群友们填的情况比较不合我意,缺乏细节,所以我还得重新设计,提供具体的评估参考标准,才能形成一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但从这个初步的填写情况,我们能看出一个“小马过河”的情况,存在很大的主观差异性。
首先是教辅的名称,如“一课一练”有三个不同的名称,其中应该有两种是一样的。但是在推荐指数,难度星级和题量星级上,三个人的看法都不太一致。当然,不是说她们的选择不对,毕竟个人情况不同,孩子的年级也不同,所以就应该选择不同的教辅资料。
另一方面,她们写的使用效果和意见方面,都是比较简单的。也就是说,应该没有做过深入的调查,或者没有货比三家,决策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粗暴。
简单粗暴的决策未必效果不好,但这种决策方式比较撞大运,有时灵有时不灵,我想大家都不愿意。
我当年选高考教辅材料,开学的那几天,反复地在书店翻看各种教辅,对比思考,用了两个星期才决定。然后就每一本教辅,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选择性的使用。有些科目,我甚至不另外购买教辅。
本篇我旨在说明,教辅的分类和选择依据,以便帮助大家可以更好地运用其进行学习。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教辅的位置。它不是学习的主力,而是依托于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而存在的,不能脱离教材存在。
一般来说,教辅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超过了教材本身。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础还是在教材上。
教材的设计,本身就是由诸多教育专家操刀的,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毋庸置疑。所以,学习应该首重教材,把基本内容都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课后的习题一般不难,但却是基本功的练习。绝对不能小觑,不能敷衍对待。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打基础,一般对教辅的需求不大。
其次,教辅选择的必要性也不是100%的。你可以选择一本或两本,或者也可以不选择。选择的依据,应该是你需要用上教辅。不必因为别人也在用教辅,自己也去用。学会放弃那些自动跑上门来的东西,而是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不需要的,就别用。
所以,排除诸如老师建议(非要求)买、别人都在买、网上说要买、孩子同学也在用等等,不是自己需要的多种因素。
最后,假如真的需要教辅了,我们就要学会区分自己的真实需求,而不能笼统地将需求定义为“使用、购买教辅”。
因为暂且不说教辅的质量参差不齐,光是在教辅侧重的方面,就会有较大的差异。我总结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查漏补缺:注重那些课堂上讲得不够深入,容易犯错误的内容
二、巩固基础:夯实教材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强化学习
三、发散延伸:教材和课堂上没有的拓展内容,包含新的解题思路和例子
四、应对考试:侧重考试的必考点、难点、得分点等方面
五、刷题练手:提高解题效率,扩展解题思路
这几种类型,一般在同一本教辅,基本只会同时出现2-3种。也就是说,起码两本教辅才能全覆盖。
但是现实中,我们未必同时需要集齐五种功能,通常只需要其中2-3种就够了,基本上挑选一本质量上乘的教辅,就够了。
我们可以从教辅的名称,来大致判断其侧重的方面。就以上表的几本为例来说明好了。
名校名卷:主打应对考试和刷题练手;
举一反三:主打巩固基础和发散延伸;
一课一练:注重查漏补缺和刷题练手,应该有顺带巩固基础。
我没具体看过这几本教辅,但应该八九不离十的。就同类的书来说,我们选择的时候,首先要看其出版社,选大型的出版社,在这块经营多年的出版社。有些教辅品牌是全国性的,有些是当地的,各有千秋。一般考试的选当地的最好,但也未必,比如我当年高三选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天骄之路》。
外面那些私营辅导机构出的教辅,我不建议,因为和教材、课程标准可能会有所偏离,同时在市场包装和营销上做了很多功夫,虽然多人买,但是未必好。大概率是比大型出版设出的差,最多也就持平,所以最好不选。
然后就是选难度,其实也就是匹配度,要看用的人是什么水平。就像一课一练有普通版和增强版,可以认为增强版的难度更高。对于课堂学习掌握得比较好的,就可以选用增强版;如果掌握一般的,就要选普通版,更靠谱。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最好就是现场去书城、书店,翻开教辅看看,问问使用者本人的感受,现场拿几个题做一做,对比一下难度。基本上,翻完第一章的内容,就应该基本清楚,是否合适了。
我之前让北京的学生,不要学而思的白本,就去西单图书大厦,一本本翻,多做对比,最终找出比较符合自己需求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其实还有一个选择的法子,就是问老师,问之前用过的。听听他们的意见,最好建议高、中、低三个档次的教辅,以便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做出相应的正确选择。
在使用教辅的过程中,要做到尽信书不如无书,因为经常会有一些错误出现,要加以留心。然后,要记得将教辅和教材、课堂学习有机地组合起来,作为有利的学习工具。也就是,使用过程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具体的学习细节,因人而异,就不多谈了。
总的来说,优秀的教辅,应该满足几个条件:
一、讲解详细、清晰
二、有清晰的逻辑思路和解题步骤
三、内容难易度和数量适中,多而不滥,肥而不腻
最最重要的是,要能匹配使用者,实现巩固、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教辅,能帮助学生的教辅,就是好的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