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刻钟哲学】本体论化:超越本体论的束缚,高阶哲学的基本论域,辩证唯物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
❤️壹
哲学最重要的思想切入点就是【原初符号系统的发生机制】,其中最原初的符号系统就是本体论。【本体论】简单来说它描述的就是(哲学意义上的)【世界世界化的方式】(时间/空间/主体/有限性...各式各样的方式)
①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发问——世界凭什么要以这种方式世界化?而不那样?这一发问意味着你的主体性与世界的世界化方式的原初争执(它可以不是这样)。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的世界化方式只有固定一种,那么你会走向一种唯我论/主观主义。按照唯我论的话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中介,这个世界要铺设出来,把它的本体论秩序铺展成现实秩序,只有通过主体的体验(本体论就变成本体自我认识的抽象环节。本体通过主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认识,然后这个认识当中有一种抽象化就实现了本体论)
只要我们认定最低限度上不是一个彻底的主观主义的主体,在世界之为世界的过程中肯定是有主体来中介的,而主体有没有对它的中介加以规定呢?这是悬而未决的。也就是说本体论成为什么样的本体论,比如我们这个世界有主客二分/时间空间/记忆/欲望/痛苦,但是有没有一个场域不服从这样的本体论?那么不同的本体论它的本体论化它的机制是什么?(本体论要不同肯定有不同的产生方式)它有没有一个共同的产生方式?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意识到——它肯定有一个共同的产生方式。因为这个秩序要成为一个秩序,无论它成为什么样的本体论它总要有一个发生过程(“成为”);同时一个秩序有成其为秩序,它得有秩序性,它要甩出一个主体出来,它是一个场它要有某种稳固性。
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去思考:本体论化的过程中,主体是它的产物呢还是它的原因?在观念论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主体它有一种绝对否定性/中介性/闭合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主体这里我们会看到,一方面它的绝对否定性可以促成某种意识性/发生性/凸显性,使得本来悬而未决的状态变成一定确定的状态(通过绝对否定,否定了它自己“坏的无限”混乱的自我循环/不确定状态)一方面它那种陷入混乱状态的自我闭合性可以导向一个变成稳固的本体论(它要本体论化它得是稳固的闭合的,你不能说“让我跳过一个小时!”)另外一方面它的中介性,归根结底本体论本身不会直接存在,本体论的秩序只会通过物来间接存在。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主体的中介性也可以让我们去透视到——本体论的本体论化过程一定会有的那个中介性。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会看到主体和本体论之为本体论,世界的世界化机制如何生成出来的那个过程(一个二阶的发生学机制——世界的“发生学机制”的发生学机制)在中间我们就能看到主体性的影子。
③一个标准版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生学机制是,那么一个一切尚未发生的原初发生学位置我们不会把它设立成一个“无”,而是——比无更少(Less than nothing)因为它是本体论化的发生学,它还没有本体论化,只有本体论架设好了的时候才能够讨论(一个中立的/空白的/容纳的)“无”,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原初物质,一个原初发生学过程,一个本体论本身的发生过程。
原初物质首先要甩出的是它的本体论框架,然后再由这个本体论回溯性地去建构一个虚假的起源性的“虚无”(“一开始什么都没有,然后就有了”)它是虚假的,因为它是在它本体论架下好了之后才说“什么都没有“,而如果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怎么会有这种描述,怎么会有这个符号侧/秩序侧/叙事侧?...所以原初物质它是作为原初运动本身,我们不能够设想有一个原初符号系统,在里面符号框架之下讨论原初物质,因为它还没有运动(它运动了之后才会设立它自己的本体论框架)在这个本体论框架之后它虚构一个“无”,在这个无的对比之下,由这个“无”来冒充这个原初发生学场域,然后再说这个原初发生学场域里面有某种“物质”(但这个物质就是一个不能够符号化的物质,一个与本体论对立的或者是说在本体论的监视下的物质,一个僵死的/被本体论的立法过程所排斥的东西)
④所以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说物质是运动的,这个“运动”的意思是原初物质它都会有一个基本的辩证运动(物质-本体论化的发生机制)——一方面它会产生本体论(自己描述自己/自己使自己符号化的一个力量)另外一方面在已有的这个符号化力量的对照下那么就有了物质本身(一个无力干涉本体论的惰性物质,这个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意义下的物质了)
物质的矛盾运动——就是它一定会设立自己的符号学框架(比如说一个原子一个物理学基本单位,它的在场一定会设立自己的几何化方式)一个物质的物质性核心不在于它不能被符号系统所消解,而在于它能够设立自己的符号系统,所以它才是有力量的(你不能设置一个浮悬在天上的符号秩序,然后在这个符号秩序之下有一个什么叫物质什么不是物质的分类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告诉你物质可以设立自己的符号秩序,这个符号学机制廓清出一个空白的“虚无”,然后在这个虚无的对照之下会把这个物质回溯性的矮化压缩为一个有某种在符号学秩序之下的存有,所以“规制”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自我约束与限制。
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介性。所以中介性就是主体性的起源了。物质要实现它自己一定会分裂,一定会有一个辩证运动分裂成(符号的)本体论的维度和一个实体性的维度,然后前者中介后者(如何限制它如何使之成为这个物质)也就是说物质它是活生生的/有力量的,它要去成为它自己,但是它这种成为需要一个符号系统来中介,否则它不知道如何成为他自己。它是要有规定性地成为,让自己通过一个符号系统的中介的成为他自己,这个过程就是有主体性了(就有意识/感知/体验这些东西出现)所以这种基本的发生学机制就叫唯物辩证法,在这个意义上讲主体性它是能动的——这种能动性归根结底来自于物质本身的自中介或者说自实现性。主体性的这种能动性这种力量它不是凭空的(不是某种奇迹)而源于原初物质。
⑤在这个意义上讲甚至最原初的一些存在论结构(在场/时间/空间/内外...)通通要通过物质的自我发生学机制,这不仅仅是本体论本体化的过程,也是本体本体化的过程(同时本体论也作为一个局限的有限的环节被设立出来了,而且是不停地被设立出来)
我们就能看到本体论化它没有一个原初本体论做依据,不能说本体论的本体论化是有一个更原初的本体论(究极本体论)在安排它每一个物质如何成为它自己,而是物质自己成为他自己——世界具有它自己世界化的自治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一个无神论者)物质有其运动规律,但是是由它自己通过辩证运动所设立的,在这个运动当中是有主体化作为中介的,主体会为世界的秩序如何发展做决定做调停。底层的世界秩序基本上是比较稳固的,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它已经发展了良好了(比如说量子力学或者物理学里面的底层秩序就是主体中介完好它不需要再去看顾它了)但是一些高层的秩序就不行(比如我所死亡/生命,死亡最近会带来痛苦,这些就不能说是绝对正义的)
在这意义上讲,我们要获得一个洞见就是——主体和物质是深深的牵连在一起的,它们并没有好像是老死不相往来。而你要意识到你是世界之为世界,物质之为物质的一个中介,而且永远是一个不能百分百完全地中介,它一定会有剩余/不确定,这个额外的中介是不能够彻底的/究极地透视。如果透视到这个的话物质就根本不会存在,那么符号系统本体论就会和本体短路(本体论会变成本体里面无关紧要的环节,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时间/变化/运动了)
⑥所以学哲学要学本体论(Ontology)即所谓的第一哲学,但是你不能只学存在本身,不能只学世界之为世界的那个发生学方式。因为这个东西它本身是被会变的,所以你要学的真正的哲学是基础存在论(按海德格尔的说法)我们要走向一个更基础的就是存在论本身的发生学机制,也就是说存在之为存在,如果说我们研究本体论其实只是研究存在者它的存在方式,但是我们更进一步要去想世界成为世界的方式是如何发生的。
你如果只看世界成为世界的方式它是怎样的,那你无非相当于去阅读一个公司的章程;而如果你要去思考世界成为世界的这个秩序本身是如何出来的,就像去研究这个公司章程的拟定史(你要去研究这个公司章程背后的它的机制与张力)
__________________
❤️贰
哲学最重要的思想切入点,就是原初符号系统的发生机制
一、第一哲学:本体论
本体论就是描述世界和世界化的方式
最原初的符号系统就是本体论,即本体论如何成为本体论的机制
世界(哲学意义),世界化的方式 一定是符号性的 一定是有秩序的形式,世界以为世界的本质
世界化 : 世界变成一个世界 需要的很多条件 : 有限性 无限性 时间 空间 主体 无 等等
问:世界(哲学意义),【世界化的方式】凭什么是这样的路线而不是其它?
答:若世界,世界化的方式只有一种,则一定走入主观唯我论 观念论主观主义成为了在场形而上学
世界化就是由本体论铺展到自然现实秩序,包括人的记忆 以往 认识连续性 他者的把握能力
故承认世界化的方式有多种,则是和本体有基本概念的原初争执,否则将陷入唯我论;
本体通过主体进行认识,在对本体的抽象化的时候得到了本体的自我成为自己的过程,此时是唯我论的本体;
世界要世界化需要中介,这个中介一般就是主体的体验和认识;
世界的世界化过程中所需主体的运作方式是悬置的
本体论成为什么本体论是不确定的,本体论因为产生方式不同而不同。于是我们意识到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生成方式:
1 必定有秩序符号性
2 同时具有发生性,凸显性,意志性,总有一个结构的过程
3 本体大概率会稳固下来达到存在性和存在者
根据上述三个思考本体论化的问题
主体具有绝对否定性和中介性
具有一定的闭合:自己想跳过一段时间,但秩序并不做出反映
在彻底地反思之后,会发现“自我”也是由“他者”支撑的东西(意识需要大脑支撑,大脑需要养料和氧气供给),在这一步还退缩的话就只能走向自毁。
二、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生机制
原初发生学的场域,并非无 ,是比”无“更少【Less Than Nothing】
由于”无“是本体论生成架构好了符号学框架之后才会有的概念,本体论架构完成后会架构一个起源性的”无”,故这个由本体论概念产生的起源的“无”并非真正的源头,所以比无更少才是发生的源头;
原初发生过程需要自己发生,是原初物质,原初发生学机制是本体论本身,而非本体;
庸俗的物质理解,便是本体论架设好了之后产生的“无”概念的对比,被本体论立法过程排斥的;
概念:物质是运动的
意思是原初物质会有基本辨证运动,物质本体论的发生学机制
辩证唯物的物质会产生如下运动:
1 局域本体论,自我符号化的力量
2 物质本身,无力干涉本体论的惰性物质,就不是唯物的“物 ”
矛盾就是物质一定会设立自己的符号学框架,物质的在场一定设立其 几何化 度规化 的方式 ,这类自我的符号化是有力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
三、唯物辩证法和无神论
1.辩证唯物主义就是物质可以自己设立符号学机制
符号学秩序就成为了存在论存有论,然过来规制约束这个物质,成为了物质的自我限制
物质要实现他自己一定会有一个辩证分裂运动,一定会分裂成为符号局域本体论和实体,
物体成为自己需要符号系统来作为中介,需要有规定性,此时出现了主体性(意识感知体验等)
上述机制就是唯物辩证法
主体性是能动的,其能动性来自于物质本身的自中介,自我实现性
2.无神论者基本思想
本体论化没有原初本体论来做依据和支撑;
世界的世界化具有自治权,物体是自由的成为自己的,此为无神论者的基本思想
如果说的“无神论”只是不信字面意义上的“神佛”,而转而信“科学”、“传统”、“天道”,那不过是把异质性大他者转移了而已。
真正的“无神论”需要把异质性大他者给彻底丢掉,变成“真相就是我们还无法彻底理解的物质世界其本身”。
其实信仰无神论就是坚持所知与完成自我的运动,并且用运动与辩证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认识和改造(即实践)
物理底层的秩序发展良好,但高层的秩序如生命秩序并非完整良好的,生死会有痛苦,人在社会上会有犯罪痛苦等
物质内在的有限性决定了需要先符号化,再通过符号系统把握其自己的一部分,这个额外中介无法完全把握物自身;
物质运动进行实践进行符号化产生了本体论→主体,但不完备,无法完全认识自身
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存在论是第一哲学,但不能只学存在论的方式秩序和等级制度(存在者的存在方式,自激发的方式)
所以需要学习基础存在论,存在论自己的发生学机制,
比喻:研究存在论相当远研究公司章程,而研究基础存在论(即存在论的发生方式),就是研究公司章程拟定历史;
这才是马克思那句: 以前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而我们要去改变世界 - 的真意
所有符号学秩序的理论:如 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方法论,真理论等,我们都要探求这些理论的符号性的环节形式架构方式,研究里面有什么发生学机制,辩证法,断裂,鸿沟,可思性;
世界上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多理论,你都可以研究,但更加重要的是要探究这些理论的出现和来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