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花式”冲击高端市场 “缺芯”外强中干终将玩火自焚?
作者丨轩邈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眼下,国产手机的高端化战争进入白热化。

然而,鳌头财经梳理发现,手机市场高端的路线依旧是拼拍照、拼代言和造芯片,全是过去华为走过的路径,缺乏新意。
3月初,OPPO发布FindX3,拉到文青大师姜文代言,一下丰富了OPPO的气质。十几天后,一加高调发布9系列,微博热搜停不下来。又过了5天,小米举办第一次春季发布会,带着Mi11UItra和折叠机刷屏了机友圈。
国内的高端手机市场长期由三星和IPhone控场,国产手机厂商华为短暂地冲出重围后,突然遭到技术制裁,被迫退出高端市场,给国产手机高端市场出现一片空窗期。
这一次,国产手机厂商比如OPPO、一加、小米等纷纷把重点押在高端化上,但高端化落到产品上,却变成了价格更贵、摄像头更多,像素更高,而抬升品牌档次的做法,无外乎联合知名相机厂商、找大咖代言等。
那么,缺乏真正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其高端化可否持续?
忽悠式伪高端化
今年以来,各手机厂重点锁定市场高端化,但其做法令人侧目。

在2021年新年致辞中,OPPO CEO 陈明永宣布将跻身高端旗舰机的第一梯队,通过FindX3来破局。
他表示,OPPO要成为万物互融时代的引领者,完成从单一的手机公司到生态型科技公司的跨越。
其中,手机业务是基石,要奋进向上,破局高端。据其透露,最新一代Find X3将会在第一季度推出。
与此同时,原本在国内一直不问世事的一加,在年底加重了宣传力度。一加CEO刘作虎在内部信中要求员工有企图心、有决心。
一加手机(OnePlus),专注于打造高端旗舰产品的国际化品牌,市场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销产品为一加8系列、一加7T系列及明星配件,致力与世界分享品质科技。
3月,一加9发布后,刘作虎频繁出现在公众场合,密集地提到,要做市场晋级者、冲击高端手机第一。

创始人们喊话的同时,也请来大牌明星站台。
比如OPPO率先携手姜文推出FindX3,在微博开机页、地铁、公交站台,随处可见姜文戴着玳瑁眼镜,嘴角带笑的温和面孔。邀请文青大师加持,OPPO撕下“厂妹机”标签的企图异常明显。
而一加请到胡歌和周迅代言后,被网友嘲笑说,“感觉一加手机忽然‘上了一个档次’”。
国产手机对流量明星的迷恋,这并非是好事。OPPO曾一次签下10多家诸如杨幂、迪丽热巴、李易峰、TFboys、杨洋的大牌明星,VIVO的明星代言在鹿晗、彭于晏、蔡徐坤、Lisa之中,多年换汤不换药。
鳌头财经梳理发现,谁火找谁代言,国产手机借势实力大咖,期望以此构建高端手机市场,仅有高阶的配置还不够的,缺少核心技术的产品,高端化必将是一场空。
这种看似加分的高端进阶路线,其生命力必将有限。

2016年,华为通过跨界联合的方法,成功让Mate7出圈,获得成功。在相机上,华为邀请徕卡合作,跟徕卡一起打磨“徕卡镜头”,安装在华为手机上,这是手机第一次有了相机的光圈、虚化功能,并且顺势打出了“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的营销口号。
此举,让华为凭借相机技术一骑绝尘,在5年里站稳了高端市场。
对照目前国产手机厂商的高端化做法,不论是从跨界联谊、打相机牌,还是换代言,都将成为过眼云烟,就连曾经成功的华为也被冠以“抄袭”的名声。
换言之,无论是哪家国产手机厂商,都难以像当初的华为一样,仅靠拉到相机厂商的背书、刷新参数就轻松突围。
因此说,真正占领用户心智的是软输出。对照苹果,这家从不以参数为卖点的手机公司,以高标准品质、极客精神占领用户心智。
同样是软输出,华为打造了“爵士人生”“君子如兰”“似水流年”系列商务宣传片,为华为精准地圈住了精英群体,这正是多年厮杀的结果。
国产手机的高端化之路,除了提高拍照之外,还有更多需要做的,比如提高核心技术,包括芯片等,否则这样的高端化都成为一场梦。
技术才是王道
尽管硬件配置日渐成熟,但在核心技术上,各手机厂商依然捉襟见肘,甚至停滞不前。

众所周知,在全球缺芯的困境下,不论是小米宣布首发骁龙888芯片,还是“喧嚣一时”的一加9,但这些手机厂商均面临极度“缺芯”的问题。
芯片是什么?
简单说,手机芯片是IC的一个分类,是一种硅板上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模块。芯片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
尤其是在全球缺芯的局面下,手机厂商想拿到元器件,不仅需要先下订单,还需要抢货。
对于众多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芯片是高端化的必争之地。没有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要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几乎是寸步难行的。
然而,造芯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在这方面,华为也曾是一个好的例证。
早在2014年,华为首款芯片K3V2被应用在多款机型,但是不过两个月就会卡顿,可见技术的好与坏,市场则是检验的试金石。
知耻而后勇。K3V2也为后来的麒麟芯片积累了经验。在2015年,华为P9搭载麒麟955,成为华为第一款销量破千万的旗舰机。

麒麟芯片慢慢发展,到960、970再到顶尖的麒麟9000,成为华为高端旗舰机Mate和P系列的核心竞争力。
这背后是巨额的研发投入,还有巨大的人力投入。
华为从2009年开始做手机处理器,在2010年至2019年的10年间,华为累计投入900亿美元研发费用。
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发布的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2019年华为以1317亿元占据榜首,超过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百度和京东。
即便如此,华为10年砸出一个海思芯片。在芯片上,巨大的投资未必都有回报,但不投入绝对不行,技术就这样高深莫测。
手机厂商冲击高端,须在芯片上下功夫。
为此,OPPO成立了半导体公司,并从展讯、华为挖来基层工程师,花大价钱招人,薪资高出平均薪资2倍。
但业内对OPPO能否成功造芯持观望态度,因为招揽的工程师来自不同公司,工程师在OPPO造芯的争论,分歧很大,很难达成一致。
小米从2014年开始造芯片,到2021年也才拿出一个小芯片,成果甚微。
然而,现实则是,华为当初研发芯片的时候,苹果、三星还在用第三方芯片,如今苹果用上自研芯片,三星在2020年重启自研芯片项目计划,国产手机厂商想要在性能、体验上超越他们,没有自主研发的芯片,那是相当困难的。

高端化不是联合一个大牌或者请一位大咖代言就可以轻松做到的,背后的研发、价值观输出,则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打造,真的不可一蹴而就。
而今,国产手机厂商们为了争夺高端市场,纷纷在手机外壳、找代言人方面发力,其方向与目的极不相符,即便现在占领了高端市场,但肯定不会长久的,因为得技术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