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史料记录:魏书1

2023-08-21 09:39 作者:丞相武乡侯  | 我要投稿

本集开始整理《魏书》,前三处记载夹在《曹瞒传》收尾,链接如下:

第四处记载记载了曹操上任济南相后的作为。没来之前,这里民不聊生。曹操到来之后,罢免了那些不称职的官员,济南焕然一新。当初,济南国内有着平定诸吕之乱的功臣刘章的庙宇,后来的商人在这些庙宇中铺张浪费,曹操捣毁了过多的庙宇。

这些状况,被应劭记在《风俗通》中,表示曹操卸任以后,这种状况又一次出现了。

《魏书》: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集解》:即诛诸吕之朱虚侯刘章也

《后汉书·琅琊孝王传》:琅邪孝王京国中有城阳景王祠,吏人奉祠。神数下言宫中多不便利

应劭《风俗通》:琅邪、青州六郡及渤海都邑乡亭聚落皆为立祠,转相诳曜,言有神明,其谴问祸福立应,历岁弥久,莫之匡纠。唯乐安太傅陈蕃、济南相曹操一切禁绝,肃然政清。陈、曹之后,稍复如故

第五处记载的内容是曹操为了避免权臣的干预,称病回到家乡,盖了一座房子,过着安逸的生活。这时候,儿子魏文帝出生在这座小房子里。

《魏书》:于是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拜议郎,常托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

《水经注·阴沟水》:谯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负郭对廛,侧隍临水。文帝以汉中平四年生于此,上有青云如车盖,终日乃解,即是处也。

第六处就是曹操反对许攸他们废掉汉灵帝的话语。卢文弨(chao超)则认为“此事不可信”,

《魏书》: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及至霍光受讬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诸君自度,结众连党,何若七国?合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卢文弨:此事不可信。废立何事,而昌言拒之,操不如是之疎也

第七处也是引用曹操的话,总体意思是反对何进、袁绍的计划。话语中曹操否定自己的出身(宦官祖父曹腾),应该和前面说的高级黑是有关系的。

《魏书》:太祖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何焯:此注乃事后虚词掠美。厥祖何人,斥言阉竖



三国史料记录:魏书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