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良执念清除师》:以笔驱邪的执念消除之旅

2023-07-25 21:33 作者:终南影话  | 我要投稿

“至亲至爱的人的离世,不是来去匆匆的暴雨,而是余生漫长的潮湿。” 如果2023年只能看一部台剧,《不良执念清除师》不容错过。热度散尽,才后知后觉的看完了这部豆瓣8.8分的奇幻喜剧。以笔墨纸砚为局,东方文化意蕴之中暗指其片中不同的人设,借普罗大众的故事为卖点又兼顾人文关怀,在执念中寻破局之法,用文字息痴怨妒恨之痛,东方文化下的人生观和生死观尽显无疑,《不良执念清除师》将内心痛苦的执念幻化为怪物,以主人公书法的力量去感化和超度他们,一场以笔驱邪的执念消除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黄金时代的台湾偶像剧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近几年台剧的势头也正猛,《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想见你》、《罪梦者》等优质台剧不断冲击着电视剧市场,流媒体时代给予了台剧更多的发展际遇和破圈可能,摘掉万能偶像剧标签的台剧制片方开始在奇幻、悬疑、现实等题材的剧集内容不断发力。而《不良执念清除师》便是今年台剧的黑马之一,在“抚慰人心,平息执念”的主题下无限延伸深意。 一部12集的奇幻喜剧,在小体量的剧集下编织了一张有关执念与救赎的大网。出生于书法世家的不良少年蒲一永,从学校的混世大魔王摇身一变就成了拿着毛笔指点他人人生的超能力持有者,混不吝的人物设定并不稀奇,少年的成长史也大都是各类剧集争相编排的戏码,但台剧的出圈并不只依托于简单的人物设定,故事的编排手法与其背后可挖掘的深意才是其热度爆表的真实缘由。《不良执念清除师》以单元剧的板块串起了悬疑、奇幻、喜剧等多种元素,完整勾画了主人公蒲一永的情感变化和成长脉络。学渣蒲一永因熬夜更新漫画而早起失败,在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之下他和爸爸、爷爷坐上的那趟班车发生意外,父亲丧生,爷爷昏迷不醒,醒来后的蒲一永意外拥有了超能力,原本想要成为一名漫画家的他在一声声“帮我”中被迫走上了执念清除师之路,与他同行的是菜鸟女警官陈楮英和冤家医学生曹光砚。 在我国的志怪传统中不乏有《聊斋志异》、《搜神记》等经典作品,《不良执念清除师》虽然将镜头对准了志怪小说中的怪物,但呈现方式却与以往有着质的区别,要拍怪物,便不能只拍其形与其貌,要拍它为什么作怪,于是剧作方面从人心执念做文章,每一个执念都幻化为一个似人却不可现的怪物形态,只有在蒲一永的笔下,其怪才能尽显其形,怪物与蒲一永则就此绑定,为了结束怪物无所不在的情境,蒲一永便不得不消除其执念。为了避免所呈现的话题过于严肃,《不良执念清除师》特杂揉了喜剧这一元素,恰到好处的冷幽默稀释了死亡话题的情绪负担,让观众在笑与泪中获得救赎,此剧对死亡的直面和讨论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生死观的博弈局,与前段时间大热的《人生大事》和《三悦有了新工作》不同,《不良执念清除师》讲的是往生者背后的故事,不止谈论生死,更讲善恶,救死扶伤的医生、惩恶扬善的警察、消除执念的消除师,理想化的三人搭配践行着“善”这一传统又质朴的信念,所以他们无法无能为力也不能独善其身,只能迎难而上! 《不良执念清除师》从执念出发,却不仅仅诠释了执念于人的操控作用,而是借此衍生出一系列有着人文关怀的现实重现。“执念是人心的一部分,你们的思念、悲伤、遗憾,人的这些执念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就是被映照出来具象化的生命。”执念产生于人,与生命和灵魂相互捆绑,但执念不会因人死而灭,反而会变成扯不断撕不坏的红线得以永生,这种执念的力量向善也向恶,此剧并非是说教式的劝人放下执念,而是希望以戏演绎现实让执念摆脱向恶的冷气,使其成为拉着我们向前的信念。蒲一永在剧中是救赎者亦是被救赎者,父亲的死亡、爷爷的昏迷不醒是他的执念,但去者不可追,执笔助执念者如愿成为他救赎的方式,而最终碎片所组成的“善”是他的本性,亦是剧集所彰显出的价值观。执念产生自看不见的阴暗处,于是剧中执念的集合构成了一副社会的浮世绘,被职场霸凌的郑立松、被流言杀死的林永川、因他人嫉妒丧命的谢何安、被酗酒父亲家暴的杨敬、杨宇,他们的执念在阴暗处滋生但终在救赎中散尽。值得玩味的一点是,剧中所有由执念转化的怪物并未伤人一豪,但口口声声行善事的庄和真却用一次性手套“以爱之名”结束掉太多的生命,将自己当作了光明人间的刽子手,假借“为他们好”的名义披着人皮行恶事,同样是生者执念, 蒲一永希望通过解除他人执念重见父亲,在一次次目睹执念的消失之后,他终于再次见到了爸爸,“我的执念就在这里啊,在栏杆,在地板,在书法教室,在每一道门上。而我最大的执念就是你啊。”爸爸推心置腹的一段话也让蒲一永终归放下了内心的负罪感,懂得了“生者未忘,逝者亦在”的道理。 每一个执念都诞生于遗憾,再随着那一笔一划散尽,执念在消除的过程中也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好好生活的希冀。

《不良执念清除师》:以笔驱邪的执念消除之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