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特中篇4—1—影子共和国

2022-11-06 20:07 作者:莫名其妙解说员  | 我要投稿

“起床啦!”泰尔斯冲进于锦琳的舱室,将她从睡梦中惊醒:“有紧急任务!”

“啊……?”于锦琳揉揉眼睛:“我没听错吧?居然会有我的任务?”

“是第二年代发来的消息,让现任地球文明外交官于锦琳前往影子共和国第二十星执行任务。”

“第二十星?影子共和国?”于锦琳听到了两个陌生的名词:“那是什么?”

“哎呀,你去了就知道了。”

“那我的位置……”“哎呀,我接手啦。”

泰尔斯帮于锦琳穿上丝袜:“很好,还是一如既往的可爱迷人……嗯……”

于锦琳扶了扶额:“是你送我去吗?”

“是的,舰队司令部命令我护送你去,顺便让我把这个交给你。”泰尔斯拿出一根腰带。

“这是什么?”

“这是…额,他们说,只要打开这个,你就可以在宇宙的任何地方穿行无阻。”

“这么神奇?怎么用?”于锦琳系上腰带,摸到了一个明显的按钮,但她没有急着摁下去。

“是的是的,就是这样按下去。”泰尔斯伸出她的机械手,帮她摁了下去,但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对了,你的妹妹于锦霏说要和你一起去。”泰尔斯见任务完成,就想回到控制室去。但她突然想起某件重要的事情,便又回头说:“你意向如何?”

“于锦霏…也行,看上去,这次是我一个人在外执行任务,可能会无聊,有这么个黏人虫跟在身边倒也不错——她来了吗?”

“先送你过去,她呀——她的腰带还没送过来。”

“好了,别磨蹭了,我们走吧。”

于锦琳站起来,抚着她那银白色的运动衣与特制款短裙——为了防止在太空中走光,她加了裙扣。

“那你可准备好,对了,这是第二年代交给你的必要资料……里面应该有任务。”

三百余公里长的泰尔斯号战舰让它身上的物质环脱离轨道,随后闪出诡异的蓝色光芒,舰首超级主炮上那个近似橄榄球形的棱镜发出炫目的光彩,在漆黑的空间中撕出一个深蓝色的矩形。

不是跃迁,不是折越,也并非星门,更不是以前所构想的虫洞——于锦琳曾无数次地设想它的超光速航行手段,却没想到是这一种:“弦跃迁”。

通过在低维度世界聚集能量,以某种方式干扰最高维度中的“弦”,以此影响物质现实,完成几乎瞬时的空间转移,这是于锦琳所不能想象的。

窗外的景色突然便变化了,从水蓝色的海王星变成了一颗灰色的陆地行星,很显然,于锦琳已经到达了任务地点——泰尔斯站在身后,将手搭在于锦琳的左肩上:“到了,走吧。”

“该怎么走?”于锦琳以为她会掏出一个空降仓。

泰尔斯狠狠地踹了她的屁股一脚,面前的墙壁突然打开——所谓的舱室,不过是泰尔斯母舰上的一艘舰载舰,原本就需要运载陆战队员,自然可以打开墙壁——于锦琳就这么直接暴露在了真空中,从母舰上被踢了下去。

“啊啊啊——”无论她怎样大叫,在没有大气层的外太空中都是传不出去的。于锦琳发现自己没死,便开始观察自己的处境:之所以没有在真空中爆炸,肯定是因为腰带在保护她,而以第二年代一贯的办事效率来看,一切肯定都考虑周全了,她便想办法在空中换了个姿势,继续下落。

掏出裙子里的传感器——第二年代在去年,也就是一九九五年送她的小礼物,开始观察所谓的“影子共和国二十星。”

“自转周期是二十八个小时…表面加速度大概是九点五米每平方秒…质量…唉,不看了,好像和地球的环境差不了太多。”

目送着泰尔斯号慢悠悠地离开轨道,于锦琳仿佛听见了泰尔斯的狂笑。她一直在加速下落,即使速度已经快要突破音障,她也没有停止加速的迹象。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落地了。她砸向一块看起来如同钻石的地面,将它砸凹了进去。

“这是什么材质啊,这么硬…”于锦琳从地面上爬了起来,她发现自己正站在浅水里。利用脚下的水,她看到了保护腰带的实际效果——其实就是一层大概半毫米厚的护盾,覆盖在皮肤和物品的表面,还能模拟接触到的事物的触感——在接受范围内的。

抽出她的资料板,里面果然夹着一份任务。

“调查影子共和国历史,并整理成册,”于锦琳将任务念了一遍:“考古啊,也不是很难的样子。”

但是当她看向周围时,她不禁感到一丝绝望:这里甚至不像是有过生命。大气中有着浓度高得吓人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视野范围内只有一片三米不到的超大淡水湖与沙漠,还有一处灰色的建筑。

等等,灰色的建筑?

于锦琳强打精神,向那栋建筑物走去。

离建筑物越近,越能感受到它的庞大。它的全身闪耀着光芒,是用将二氧化硅高压处理制成的超级材料建造的。它是一座城市,城市中没什么高楼,最高的建筑是一座竖立于两层房之中的,一百多米高的轨道防御装置——看上去是一座战时建筑。

“额……”

于锦琳踏入大门,打算按下墙上的电灯开关,却发现完全没有电——意料之中,她便摸着黑往里走。

“咔嚓”一声,于锦琳踩到了什么。她用手一摸,发现是一具骷髅——一具人类的骷髅。

“啊——”她吓得大叫一声,却没有立刻开溜,而是小心地摸索着骷髅的细节。

无疑的,除了骨骼密度更高之外,这应该完完全全是一副地球人类的骨骼。

果然,影子共和国藏着许多秘密,正等着她去发现和记录,仅凭这一具骨骼,她就能下此定论。

在这座失落要塞中呆了一天,等着泰尔斯把其他的东西丢下来:一个如此庞大的任务,什么都不给是不可能的。果然,第二天的同一个时候——不过是二十八个小时为一天的第二天,泰尔斯把另一个人给丢了下来,还带上了第二年代制造的工具箱。

于锦霏大叫着从天上坠落,稳稳落在于锦琳的柔软怀抱里——这护盾似乎没有上限,于锦霏先是打了个招呼,然后滚落下来:“姐姐你看!”

她手里提着工具箱,于锦琳立刻接过箱子,她早已迫不及待了。

打开箱子,里面似乎是一堆手指那么大的工具,还有一些蚂蚱般大小的罐头。

“玩我呢这是!”

于锦琳把手伸进工具箱,捏出一个小铲子,扔在旁边的沙地上。铲子刚一碰到水便迅速吸水胀大,最终变成一把由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制成的长柄铲。

与脚下地板的材料相比,铲子的材质是已经将质子与电子完全挤出原子核的巨大密度材料,而脚下的地板则没有影响其原子核,只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其间距从而增大硬度与密度。用这把几乎没有厚度的铲头,铲起沙土轻而易举。

“吃点东西吧…我都饿了一天了。”

拿出一个罐头,依葫芦画瓢地扔进水里,果然,罐头马上增大,变得如同篮球一般大,拿手一捂,它甚至还是热饭。

吃过了饭。于锦琳用沙土与就地拆下的建筑材料堆了一处房子。沙土用来填充,拆下来的材料板用来构建房子的结构,一座理想中的、占地两百平米的三层大屋就完成了——还挖了一层地下室。

房子离要塞四公里远,在淡水湖中间一个四平方公里的大岛上。第三天,于锦琳便从这里出发,前往要塞探路。这次,于锦琳有了“火把”,可以继续深入探索了。

“额…”走进了大概五百米,终于,出现了一条岔路。

公路上有很多借助磁悬浮轨道行驶的有轨车辆,上面全是人类骨架。通过对其质地的分析,于锦琳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他们是被突然烫死的。

在四十多年前的某个时候,这里的地表温度因为某个不明确的原因突然上升到了五百摄氏度,引发了一场生物灭绝,几乎是无一幸存——这可以从当前掌握的信息上看出来。

岔路的中间是一个特别加厚的屋子,里面有一台巨大的设备,上面写着德文:质量反应炉。

德文?这更奇怪了。

再往里面走几步便是要塞图书馆,通过这里的史书看来,影子共和国灭亡的时间是影子共和国第2143年,所以他们是在两千多年前离开地球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大概是在汉朝时离开的,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时的地球并没有这样的技术,于锦琳只能把时间差记在脑子里。

掏出工具箱中的自动牵引车——事实上,它目前为止的主要作用是建房子,于锦琳将质量反应炉拉回了家中,通过反应炉自带的两辆如初生婴儿般大的采砂履带车,反应炉得以正常工作,将质量完全亏损成能量,供给给从设施上拆下来的无线充电器。

终于,电力系统恢复了工作。现在的要塞并不需要供给十亿人的电力需求,因此单反应炉完全足够。

走出了那条错综复杂的隧道,于锦琳来到了这座要塞的内部。内部是露天的,白天不需要开灯。

要塞内部四处都是德语写成的标志,路的两旁分布着居民楼、商店与工厂,还有许多物流中心。由于于锦琳主修德语,这些常用词自然是不在话下。

“‘当兵卫国,奉献自我’……呃,这些标语也真是写的通俗易懂……”

于锦琳是来编辑影子共和国史的,因此,她第一个想到的地方自然是各种图书馆。

图书馆确实有,有价值的历史书籍也不少,可惜已经损坏得太多了。这些电子书注定是没能逃过那场高温浩劫,大多数部分毁坏难识,于锦琳就算再聪明也修不好它们。

作为一个人类文明的探险者,当于锦琳在翻看仅存的影子共和国史时,她仿佛看到了地球文明的一种可能的未来。从这些书中,于锦琳能够读出好几种始终如一的精神:团结对外、一视同仁、人类至上与热衷劳动,从于锦琳自己的观点来看,仅凭着这几点,一个文明就足以站稳脚跟了。

傍晚,当她回到家时,于锦霏已经把带来的大棚工具安装在了屋子的旁边,将种子播了下去。

“怎样,姐姐,第二十星上的信息对你有帮助吗?”

“说实话,资料太少了。”

于锦霏给她盛了一碗绿豆汤:“那你觉得,影子共和国,究竟是什么呢?”

“不好说…但至少我能确认,它是一个人类文明。”

“哎呀,这可完全不够。”

于锦琳往地铺上一躺,表示尚不想吃饭。

“你觉得,一个人类文明,最突出的、最能表现其特点的事情是什么?”

“姐姐,你问这个干什么?胡先生说让你来这里编写文明史,可没让你搞这种‘选择性编写’。”

“你知道吗?胡锦阳先生…带领的是一个已经延续了三十万年的文明,他们有他们的文明智慧,这样一个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地让我来干这种事的。”

“嗯,所以,他想让你干什么呢?”于锦霏将自己的脑袋连接上电源,她要充电了。

“对于一个我们这样的文明来说,借鉴别人的经验才是最有效的。若是第二年代将他们的价值观与智慧塞到我们手里,我们多半不能接受;可如果这是来自影子共和国——与地球同根同源的文明的生存智慧,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你是说……”

于锦琳在床上滚了一圈。

“地球文明太脆弱了,随时有可能毁灭自己——对于我们来说,最终完全灭亡于外敌入侵的影子共和国是最好的榜样。写史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时间为轴一步一步的记叙,你知道《过秦论》吗?为了给予启示而写的历史也是一种历史。”

“所以,我们还要呆在这里吗?好不容易才搭了个窝用来长久居住……”

“这里的屋子可以留下来,未来我们还要在这里呆上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我要去见见其他文明的历史学家,我想听听他们对影子共和国的研究。”

“那,我们自己……就不收集资料了?”于锦霏的眼里突然没有了高光,她还想和姐姐一起冒险。

“我们自己收集的资料只能填补细枝末节——这对微观史研究会有帮助,我现在想了解的是影子共和国的文明印象,从他们的文明印象中,我们应该能直接看出他们的发展历程。”

“那好,我会帮你通知泰尔斯。”

“嗯嗯,妹妹真可靠,有个妹妹真好。”于锦琳很快便入睡了,于锦霏则是细心地给她塞好被角。

影子共和国早已离开了宇宙,他们在三十六年前便已经被星际审判庭的舰队摧毁了。但他们的影响力即使到现在也没有消亡。无论是地球上那群正混的风生水起的影子舰队,还是漂浮到太阳系,最终镶嵌在月球上的那门巨型质子撞击炮——影子共和国消亡得比谁都彻底,但又到处都是它的脚印。

从超空间望远镜中看,这颗灰色行星的周围也有一颗类似火星的星球,只是轨道太远,被冰雪与星港设施所包围。上面有一个明显的大坑,这大坑虽然不那么深,但范围巨大,一看便知道是原子能武器的杰作,应该是史书上记载的万亿吨级聚变弹头。

太空中漂浮着许多强相互作用力装甲的碎块与各种各样的粉尘,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场震撼大战所留下的痕迹,它们与史书一起,一遍又一遍地向来访者阐述一个看似平常的事实:影子共和国最终亡于外敌,也仅仅是亡于外敌!

这听起来十分稀松平常,可除了蜂巢意识与终产者这种杜绝了可能性的文明,在内战中消耗了自己的实力甚至毁灭自身的不在少数。

而影子共和国的历史,似乎正在向地球启示着一些深刻的智慧——克制人类互相争夺的智慧。

第二天,也就是来到这里的第三天,泰尔斯又一次抵达了星球上空,它用运输舰将二人从地面运到了舰船内,然后行驶到目的地,随后将她们扔下去。

“祝你们好运,于锦琳姐妹。”

“你也是,泰尔斯,快回去吧。”于锦琳站在舱门的边沿上,感受着内外的气压差——这气压差足以将她的肉体撕成两半,所以触发了护盾保护,将影响控制在不致受伤的范围。

“你想要听别人转述的历史吗?”

“那是当然,谁说别人转述过的就不是历史呢?”

“那好,第一站,英仙座军事共同体,由四个本土文明构成,它们似乎在早期受到了影子共和国的军事思路影响,就从这里出发,这是通行证。”

接过通行证,塞进包里,于锦琳一跃而下,从大气层外向下跌落——看来她已经十分习惯了。

“转述的历史会带着感情色彩呢~不过,其他人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才更能打动人心,”泰尔斯喃喃自语道:“舰队,离开轨道。”

影子共和国的探索之旅,就从这里开始。


特中篇4—1—影子共和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