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曲如何编好【鼓】?

因为我本人是写前卫金属为主的,所以对于鼓的编曲上的追求非常的高。并且我在这条路上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也一直想要不断的在每一个作品中让我的节奏上的编写有所质变。在此我也想分享一下这方面的自我提升和学习经验,也希望有这方面追求的朋友可以多交流,一起进步。
对于编鼓的自学与提升我分为了以下的几个大板块,并且在每个板块给大家举了对应的例子。可以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去提升自己的编鼓。这些都是我本人常用的学习方法,实操性非常强!
1. 学习高手的编鼓教学
何为高手?判断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作品!一个人把自己的能力吹得天花乱坠的,拿不出像样的作品,那最好还是离远点好。所幸,现如今许多音乐家在网上分享了许多关于编曲的创作过程和技巧,我们在学习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比对自己的写作思路,顺序,逻辑以及方法。下面我用Periphery的Misha,Nolly,以及Rick Beato教学作为参考。
Misha

在此篇教学中Misha把他的一些基本节奏型拆解开来讲解,其实节奏的核心元素就是kick 还有 snare,他们决定了节奏的骨架与律动。所以无论是扒鼓还是写鼓,优先把这两个鼓提炼出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其次就是hi-hat,它的轻重会给节奏增强动态与律动,以及一些fill in的装饰音。再来就是到crash以及tom的部分,在完成了你的基础结构之后就可以加入一些过门,ghost note等。在你一次次的尝试与实验当中,你最终会把脑海中的节奏给表达出来。
Nolly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Nolly(Periphery的前乐手)在他的混音课程中着重聊了每一个鼓的轻重(力量值)的范围,以及鼓在声场中如何Pan,他在鼓的整个混音中针对每个部分以及鼓的总线的插件制作方法等。我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系统的学习把一个鼓的音色做好,在整体的编曲中也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否则即使你写出了一样的节奏型,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相同程度的听感。
Rick Beato

鼓编得不够好可能不一定是鼓本身的问题,而有可能是你曲子本身的节奏设定问题。Rick Beato举了Plini的曲子作为参考,分析了如何计算奇数拍的曲子。事实上,古今中外有很多曲子都是奇数拍的,只不过西方流行音乐喜欢用4/4拍,从而使得世界潮流都理所当然的喜欢用4/4拍。其实我们不妨从这个4/4的牢笼中挣脱出来,给我们的节奏一些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即使我们在4/4拍的淫威之下,也可以尝试穿插一些不同的拍数进去,或者利用重音移位来做一些新的玩法。有了这样的节奏设定,我相信鼓即使在传统的写法中,也会有新的闪光点。
2. 学习鼓手的演奏/教学视频
除了学习编曲者的编鼓教学,另一方面就是去学习专业鼓手的演奏以及教学视频。在此我推荐几个不错的Youtube Channel供大家参考:
MEINL Cymbals:

有形式非常丰富的鼓手play through的视频,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一个鼓手的实际演奏的状态以及编排。我的建议是可以多多的去参考学习,无论是鼓手的常规节奏型也好,加花,过门也好都是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并且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同的鼓以及擦片的配置,对设备的认知程度也会加深和丰富。
Avedis Zildjian Company

Zildjian live系列视频也是我非常推荐的,他们是一个固定的fusion大Band,然后会邀请业界顶级的鼓手前来feat,他们编排的曲目非常的精妙动听。我常常喜欢说的一个概念就叫做降维打击,通常来说流行音乐,嘻哈音乐,电音等所需要的鼓的编曲复杂程度,相对于Fusion和爵士以及前卫金属要稍微要求低一些。所以如果我们想在自己的编曲中提升我们的维度,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就是参考更加复杂音乐形式的编曲,然后借鉴,巧妙的融合到自己风格的编曲中来。这样既做到了升维,又做到了融合与创新。
Drumeo

这个频道有形式多样的教学以及示范演奏。相当于一个爵士鼓的大师课合集,类似电吉他里面的JTC。里面就是一个百宝箱,大家可以多多去淘淘看。我个人特别喜欢他们邀请Snarky Puppy的鼓手Larnell Lewis的系列视频,创意性和趣味性十足。在学习鼓手的教学和演示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好处是,我们编排的鼓是真实可以演奏出来的节奏,不会在四肢的协调性上有过多的困难。
当然还有我们的好朋友DW以及TAMA也可以订阅来看看:


3. 学习内置的节奏loop
无论是你的Daw还是购置的第三方音源,里面一般都会有内置的loop节奏型供你使用和参考。在我们编曲灵感枯竭的时候,可以去试听他们写的鼓,来给自己增添一些灵感。同样在平日比较闲暇的时光,也可以挨着去听,拉到MIDI轨道里面分析鼓在编排上的组成,然后分门别类的做好笔记以及总结,并且可以标记自己喜欢的节奏型。这样在需要快速编一段鼓的时候,心里会有比较清晰的构架来支撑自己的编曲。

4. 分析曲目
这里就是大家常说的扒带了,但我个人不太喜欢用扒带这个词,因为我觉得它仅仅局限性的描述了把曲目的内容给复刻下来这一个动作。我比较喜欢用分析与总结来形容这一过程,因为我觉得重点不在于扒下来这个行为,扒歌只是一个过程,是为分析与总结并且内化运用作为铺垫的。首先我认为在积累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强调某一个风格的曲子,应该多元化的去学习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及他们的鼓的编写。例如:电影音乐,动漫BGM,Fusion,爵士,金属,嘻哈等等。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建议可以把原曲拉到DAW的一条音频轨,然后在下方建立一条鼓的MIDI轨,参考按照:地鼓,军鼓,踩擦,crash,铜鼓,过门,fill in,ghost note等,这样的顺序去复刻下来,并且去分析每个部分之间的作用,以及有哪些可以适当调整的地方,以便抓住核心,合理运用。
5. 节奏医生——游戏
这是我一个鼓手朋友介绍给我的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初衷其实是想锻炼玩家的节奏感,但是里面丰富的节奏编曲让我也有了很多作曲上的启发,尤其是在节奏这块。例如:2分,4分,8分,16分音符以及他们对应的3连音快速切换;切分和附点节奏的应用;休止符的应用;奇数拍的应用;多线程节奏的编排等。
其实说了这么多,要强调的还是一个意识问题。无论听到什么东西,都要有编曲者的意识!无论是我听到一个音乐也好,或者玩到一个游戏也好,对于编曲的敏感程度一定要高,以至于形成一个潜意识:“诶!这个好!我可以尝试用到我的编曲里!”

6. 从一个鼓手的角度去思考
在我们编鼓的时候,大多是站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其实我们不妨可以跳出这个固定思维,从一个鼓手的角度去思考。很多时候,鼓的编写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复杂,还有实际演奏的动态。虽然这里可能涉及到比较多的录音,演奏,编辑,以及混音的问题,但我想强调的是,即使一段最简单的“咚次哒次”,在大师的鼓棒下,出来的感觉就是充满律动感和动态的。例如Michael Jackson的御用鼓手jonathan moffett,他打的很多节奏型都不是特别难,但是出来的那个听感非常的生动,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创作者努力的一个方向!

总结
以上都是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途径与方法,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对自身作品的高标准严要求。每一次的鼓一定要比上一次写得更加精妙,如果脑子里只有一如既往的那几个节奏型和花样,那么一定要果断摒弃!然后投身于更优质编曲的学习中去,盯紧自己的目标和榜样艺术家,向他们的作品层次看齐!直到写出能够与之媲美的作品为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于其他乐器的编曲,可以看看我这篇文章:
补充说明:非常感谢我的好朋友鼓手王会一给我的意见,我认为他让编曲学习的思路更加清晰了。会一建议编曲者应该按部就班,相比于复杂多变的solo,更应该把优秀的流行音乐的鼓学好。因为像知音live里面的东西对于鼓手来说都极难,不一定能够很快的可以上手运用。如果说是给已有的伴奏写鼓,最重要的一定是整清楚节奏型和底鼓军鼓强弱分配,然后在整hithat的强弱,之后再solo。因为很多乐队成员写鼓,为了花里胡哨去编排,反而是在捣乱,适得其反了。大家可以从例如:MJ、麦当娜这种天王、然后周杰伦,优秀的的日韩流行等,再到万青,最后才是知音live级别。

Wuuuuu~看完辛苦了!记得❤点赞关注哦 ❤@BOHAN博涵
(知乎Ins油管:BOHAN博涵)原文出处为我的知乎
更多关于编曲,电吉他的纯干货分享,可以看我的专栏哦
自学编曲(音乐创作)(音乐人从写曲,编曲,编辑,到录音,混音,母带之路)
电吉他进阶学习(不聊虚的,只讲提升电吉他的高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