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演义与三国正史的差距15

2023-03-29 13:53 作者:姜维将军二  | 我要投稿

水淹七军

这场胜利更多的来源是自然灾害,而非人为。

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三国志·关羽传》

刮骨疗毒

确有此事,不过未明说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没说开刀的军医。如果刮骨疗毒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话,华佗早就去世了,不可能为关羽做手术。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適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三国志·关羽传》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三国志·华佗传》

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三国志·曹冲传》

白衣渡江

各影视剧基本上拍错了,白衣渡江是指伪装成平民百姓渡江,而不是穿着白衣服渡江。

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三国志·吕蒙传》

走麦城

基本上是有的,不过关羽并不用刀,也从来就没有拥有过赤兔马,吕蒙不是因为关羽而死的。

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

——《三国志·吕蒙传》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关羽传》

孙权把关羽人头献给曹操见下面的记载中。

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

——《吴历》

愿为周文王

曹操的确说过要做周文王。

"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魏氏春秋》

另,曹操从来没有在铜雀台上大会群臣,他的自白很多是出自《本志令》。

操逐一览毕,笑曰:“诸公佳作,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徵孤为典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国,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

——《三国演义》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以四时归乡里,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僣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於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曹操《本志令》


三国演义与三国正史的差距1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