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完就涨薪!价值六位数的PS后期教程来啦!【杰视帮】

2022-08-01 13:48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hello,各位小伙伴。

 

当你接到一个商业项目,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想方案、找参考、找素材、然后开始做图,光影调色一条龙……



那如果你找遍了花瓣、站酷各类网站,却始终没找到一个完全合适的素材,你要怎么办?

 

要不自己画,要不只能退而求其次,找相近的。

 

造型、风格、透视、光影、与产品的匹配度……

 

样样都要考虑,样样都要自己调,而这就是很多商业设计中的常态。

 

因为真的很难找到一个素材,符合产品海报宣发的全部要求,所以很多同学也就直接跪在了找素材这一块。



我们在项目的初期构建时,确实要考虑很多问题。

 

前期的准备足够完善,后面才能越做越顺手,不然就是一个纯纯的恶性循环。

 

那么前期搭建完成后,如何根据整体风格对素材局部进行调整?

 

这就是本期教程的重点,我们将以京东超级品牌日中农夫山泉的视觉后期为例,给大家带来思路和技法上的讲解。



这张海报,前期用了三维软件搭建场景,后期利用PS给素材润色,提升质感。



先看下,我们关掉所有后期的效果。



虽然看起来跟最终的成稿差距不是那么那么的大,但是,就是不够精致,不够吸引眼球。

 

这就是后期的作用,对素材的局部进行细化,通过每一个素材的微调,积累成画面整体效果的质变。



先聊一下画面前景的这个瀑布,没精修前,这个瀑布的细节和对比度都较强,与后面的素材拉不开层次。



那么在操作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曲线,对素材的暗部进行调整,适当削弱对比度。



然后再对局部进行微调,最后上色,完成画面颜色上的统一。



这一步是在一个已知的视觉构成中,对画面层次做一个基本的处理。

 

山体这一部分也是, 颜色泛黄,对比度也有点偏高,但是我们画面的整体色调是偏青的。



同样的逻辑,先提灰,后上色,做一个调整。



这些操作其实都不难,真正的问题是你要对画面中素材的前后层次进行判断,然后利用的美学知识,对这些细节逐一优化。

 

再来看看这个带水面的草坪,很多同学可能觉得,我用三维软件渲出来,就可以直接用了!



其实并不然。

 

为了讲究视觉效果的真实性,在做这些素材的时候,会对渲染出现的一些瑕疵或者一些不符合我们预期的部分,进行贴图遮盖。



所以,需要我们再次寻找素材,然后根据画面整体的光源方向,进行调整。



光从左侧打入,那么依据河岸的高度,水面会形成一定的光影效果。



对素材进行压暗,先压明度,再压一点点中间调区。



然后,拿出你的黄金右手,利用套索或者钢笔工具,扣出需要需要光影的区域。



套索工具可以保证我们素材的边缘是相对随机的,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融图带来的生硬感。



适当压暗对比度,或是利用蒙版做一个羽化处理,让素材更好的融入画面。



前面压暗,后面就需要提亮,相辅相成。提亮可以给水面带来光泽感,也能看起来更加通透。



再对画面的边缘进行处理,降低亮度,让边缘看起来更加柔和。



然后进行颜色和细节调整,这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参数,需要根据画面需求,具体部分,具体分析。



这部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就是水波纹的添加。

 

想想我们现实生活中水的样子,水吗,肯定不可能是平整的,要带点起伏,另外,还有那种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质感。



找素材的时候,注意景别的远近,结构上也不能过于复杂,以方便后期的操作。



拉入我们找到的素材,栅格化图层,进行去色,然后选择【滤色】。



这样是不是看起来就有点感觉了,对素材的大小和对比度进行调整,只留下我们需要的部分。

 

这时候不要贪心,我们要的只是这种光照、光斑的感觉。



也可以再复制一层加高斯模糊,形成一种虚焦的效果,强度同样要自己根据素材的效果进行控制。



接下来还是上色,这个阶段跟项目本身的诉求关系没那么强,更多的是设计师主观上对于画面美感的判断。



这时候,这个水的部分才能算做的差不多了,之后就是对于产品质感的提升。



提到产品的质感,你能想到什么?落地的影子、形体光的呼应……

 

我们一点点来看,先利用正片叠底模式,套索工具圈出影子的大概区域。



然后进行填充,记得吸一下草坪暗色区域的颜色。

 

取之于图,用之于图,这样出来的效果更加自然。



这时候,影子的边缘是非常非常生硬的。



我们需要根据边缘的草坪,对影子的细节进行调整。

 

考虑空间位置关系、虚实关系等等,让影子有一个埋在草里的感觉。



我们日常做影子,一定要考虑地面的情况,不同地势、不同材质,有无遮挡物,都会对影子的外观造成影响。



我们很多时候做出来的图,看着很假、很呆,就是因为这些细节的把控,不够严谨。

 

仔细观察效果图中的影子,可以发现影子中是有一部分漏光的,这就是结合产品对影子进行的细化。



利用画笔工具,适当擦出一种光透过农夫山泉形成的折射效果。



然后将产品底部与草坪进行一个衔接,手绘大佬可以选择自己画,也可以用一个草的笔刷,直接蒙版刻画。



接着再对影子的色相进行调整,融入环境的整体色彩。



为了让影子的效果更加真实,我们给影子也加上一层光。

 

进入颜色减淡模式,低明度、低饱和度,选择青蓝色,给影子的进行一个局部的照亮,增加透光感。



做完这些,我们开始修整产品,将农夫山泉内部的色彩统一,把缺的色补一补。



给瓶子受光和背光的部分,做一个强弱的区分。

 

反复放大,仔细观察细节,确定光影强弱与整体环境的匹配度。



再加入一些光效,形成那种亮光的透射感。



剩下的就是简单的加亿些素材,构建出一种整体氛围,比如瀑布旁的彩虹、叶子等等。



最后进行氛围的整体渲染,加入文案,这张海报就基本完成了。





这次没给大家讲太多很难的知识技法,主要是想教大家一些处理素材的角度和思考的方法。

 

有没有觉得很有收获,如果对哪一部分还有疑虑,莫慌,我们的视频教程也为大家奉上

【Photoshop合成技法】商业项目之农夫山泉后期处理技法讲解~学完涨薪!!!【杰视帮】


做商业项目,我们更要考虑成本问题和项目的可实施性。

 

以结果为导向,不过分依赖于某一软件,而是做到融会贯通,强强联合,才是商业设计的进阶准则。



在各类设计软件普及的今天,我们常常抱怨,设计的准入门槛贬低了。

 

运营、产品、新媒体等等互联网相关职业,都好像或多或少会一点PS。

 

沉迷于复制粘贴的摸鱼美工,很快被市场淘汰。兢兢业业,努力多年的设计老油条,也常因多变的市场,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大家都在会点设计,所以设计越来越不值钱了?

 

逻辑不是这么捋的。

 

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设计工具的快速更新迭代,所以设计师对于美的感知和创造显得更为重要。



每一步操作背后的设计逻辑,并不会因为准入门槛的降低而消减。

 

这也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学习、积累,这些美学知识,从根本上打开自己的创作思路。

 

软件于设计师,就好像毛笔于诗人,菜刀于厨师,是手段,是技法,是帮助我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利器。

 

但是最终将臣服于人的创造力。

 

而这所谓的创造力,才是每个设计师最宝贵的、无法复制的财富。




学完就涨薪!价值六位数的PS后期教程来啦!【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