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正义联盟导剪版,真正的大师之作,扎克施耐德,好莱坞电影之神!!!

2021-05-02 11:54 作者:love_zack  | 我要投稿

扎克施耐德,好莱坞之神?

IP毁灭者,【几乎】以一己之力毁灭了曾经的好莱坞第二大IP。

华纳瞎了眼,请他来掌控DC宇宙,结果他做的事情就是挖了一个大坑,然后飞起一脚把DC宇宙踹下去。于是DC宇宙现在半截身子入了土,蝙蝠侠和超人两个当家台柱人设崩坏,观众缘极差,反而要靠人气相对低的神奇女侠和海王来挽回观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对DC电影宇宙这个IP造成的影响,和迈克尔贝对变形金刚电影系列的影响,两者其实并无区别。

所以我很费解,迈克尔贝因为后4部变形金刚被骂得狗血喷头,人人喊打,扎克施耐德如今却多了一堆把他吹成神级导演的粉丝,这究竟是为什么?

儒雅又随和。

被好莱坞六大联手迫害了十几年的当代耶稣。

“好莱坞最会拍漫画的导演”

“漫改电影的无冕之王”。

“DC粉0差评”的神级导演。

怀才不遇的好莱坞梵高、苏东坡。

开启了好莱坞乃至世界电影媒体艺术的革命:PPT电影。(即需要每帧暂停,先鉴赏画面构图,后判断构图致敬了哪部漫画或者哪幅世界名画,然后再探讨这一帧的人物动作与《圣经》《古希腊神话》有什么联系,最后思考这一帧在内核上展现了什么人性、社会、宗教问题并写一篇不少于万字的观后感的全新硬核电影形式,有很高的门槛,至少需要文学博士学位)

漫威电影工作室用尽一切力量去阻拦去打压的DC救星,弥赛亚再临。

漫威卧底杰夫琼斯最恐惧最痛恨的人。

黑暗、史诗、人性、宗教隐喻、神话的代名词。

前DC电影宇宙的总设计师兼掌门人,现DC电影宇宙第一流量鲜肉明星。

规划了DC电影宇宙“未来十五年”的发展,“没有他就没有DC电影宇宙”。然后DC电影宇宙才开了五年他就被踢出局了。

也是好莱坞最自恋,最会卖人设的导演之一。

画饼能力独步好莱坞,傲视全世界。 

华纳最大的错就是被这个人忽悠瘸了,让他连续导演三部DC电影。

看他的各种访谈,甚至会有一种这个人导演水平和卡梅隆诺兰斯皮尔伯格一档的错觉。

但是你见过卡梅隆斯皮尔伯格他们整天在社交媒体上解读自己的电影,然后他们的粉丝拿社交媒体上的话去吹电影,说“虽然这个这个没表达出来,但是导演说了是这个意思,牛逼不?”吗?

张口闭口“超级英雄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现代神话”、“这个角色很复杂”这种话,感觉好厉害的。

可惜出道即巅峰,至今相对成功的都是改编大IP或者翻拍经典,原创的几部全部暴死,有几部还是有自己老婆投资的。

在抱上漫改片这个大粗腿以后,就一直在卖“漫画死忠粉”的人设,可惜说来说去也就是《黑骑归来》《天国降临》《守望者》这几部最耳熟能详的。 拍出来的东西更是表现了他对漫画的还原只停留在表面,估计实际漫画阅读量和一些听漫党差不了多少。

扎克施耐德在2011年《美少女特工队》中原形毕露。这是他的首部原创大片。讲述了一个被继父陷害的少女被送进精神病院,与病友们谋划越狱,在幻想中经历各种冒险的故事。只能说,扎克施耐德在此片中展现了极大地野心,从剧情设置到角色表演,都想把此片打造成“烧脑与视觉效果并重”的大片。可惜结果并不如人意。《美少女特工队》与其说是一部好莱坞大片,更像是一部超长的MV。台词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背景音乐插入和打斗戏,试图靠歌词和动作解释剧情;人物在现实和幻想世界的切换显得生硬而重复;在幻想世界中的打斗和冒险初看觉得很过瘾,反复多次以后给人的感觉就像在看很多首歌的MV一样,堆砌着各种华而不实的特效和爆炸。

全片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导演磕嗨了以后的自嗨,观众完全无法了解意义何在。

也别跟我说那是观众没看懂,我不相信绝大多数观众智商低到连这么简单的剧情都看不懂,这也能叫烧脑的话那诺兰他们岂不是要哭死。观众只是单纯觉得这导演故弄玄虚自嗨,花这个时间不值得而已。

最终,《美少女特工队》口碑票房双扑街。烂番茄媒体评分低至23%,观众评分低至47%;MTC评分仅33%;IMDB观众评分6.1。

从此开始,“扎克施耐德只能拍改编,原创一拍就死”的阴影开始如影随形。扎克施耐德逐渐褪去了那个靠《300勇士》以小博大的鬼才导演的光环,不断展现出他的短板,以及不思进取。

2011年,华纳在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推荐下,启用扎克施耐德执导超人的重启作品《钢铁之躯》。导演世界上最伟大的超级英雄的起源之作,开启被人期待已久的DC电影宇宙,对于一个刚刚经历了滑铁卢打击的导演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

扎克施耐德直接抱上了漫改这条大粗腿,并从此爱上了这种抱大腿的感觉。

废话,是我我也抱。漫改电影,尤其是DC的漫改电影,先天有IP加成,超蝙大战这种稀烂的质量都能有这么高票房,难以想象如果这不是蝙蝠侠和超人会死得多惨。

当时的华纳对扎克施耐德是寄予厚望的,《钢铁之躯》有着2.2亿美元的投资,拉来了凯文科斯特纳、罗素克劳等好莱坞影帝当配角,奥斯卡级别的摄影、服装、特效团队,超过两年的制作周期。但是《钢铁之躯》很不幸地成了一记哑炮:6.6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还是在《妇联》已经带起了超级英雄的风潮之后。这个成绩不算差,但是也算不上多好,尤其是算上它的投资、制作周期。更别说,《钢铁之躯》在基调和剧情上的一些争议,非常不利于后续世界观的展开。《钢铁之躯》确实有其闪光点,它对超人的起源有了一个全新的展现,氪星人之间的超高速战斗也是顶尖水准的制作。但是其打戏大多集中在后半段,前半段的文戏和内心戏冗长且稍显枯燥,后期密集的打斗反而让观众审美疲劳。

但是最终华纳还是决定,让扎克施耐德掌门,开启DC电影宇宙的制作。

正是从接手那部《蝙蝠侠大战超人》开始,扎克施耐德开始有意地经营自己的“漫画死忠粉”人设。

从《蝙蝠侠大战超人》刚立项就关注相关消息的人应该都还记得那个时候,因为DC宇宙已经被MCU压得太久了,华纳宣布开始DC宇宙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欣喜若狂的状态,对于扎克施耐德几乎是全民拥戴的态度,没有几个人会说他的不是。我们承认扎克施耐德在《钢铁之躯》里做得不够好,但是没有人怀疑他,因为都相信他会努力进步,他是漫画忠粉。

事实上,当时扎克施耐德在很多访谈里,也在努力营造这种形象。“超级英雄是我们认识自己的现代神话”,任谁听了都要激动。他总是在访谈里提起某某角色怎样怎样,自己对他有着怎样的看法,东拉西扯就扯到什么人性、宏大史诗、现代神话这些高大上的玩意。对于海王,他承诺“我敢保证,以后没有人会取笑这个角色”;对于莱克斯变秃,他承诺“那个桥段,非常巧妙,你看到就明白了”;对于打斗的设定,他承诺“不会有氪石,那就没悬念了,你们放心”。在BVS上映前的访谈里,他意气风发地提及超人和蝙蝠侠的冲突更多的是来自理念的不合,这是最有趣的一点。他甚至还说过“蝙蝠侠大战超人不是昙花一现《蚁人》”。

国内的某些营销号也是,闭眼吹,语不惊人死不休,“好莱坞最会拍漫画的导演”都吹出来了,哈哈哈哈。好莱坞最会抱漫改大腿的导演,和好莱坞最会拍漫画的导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结果呢,正片全部啪啪打脸咯。

氪石出现了;莱克斯是被狱警剃秃的;海王在BVS里的戏份堪称可笑,就是个邮件附件的视频,JL里更是个可有可无的垃圾角色;超人和蝙蝠侠花了前面一个多小时营造对立,最后打起来是因为反派绑架了超人的母亲,逼超人去取蝙蝠侠的人头。

超人大战蝙蝠侠》也确实没有“昙花一现”,它至今仍是很多人争论和取笑的对象,玛莎梗、神奇女侠大战前夕打开邮箱看视频、堪比瞬移的路易斯、救人司马脸打怪司马脸的苦大仇深超人、低智商中年危机酗酒蝙蝠侠等等。更别说《超人大战蝙蝠侠》极大地消费了《黑暗骑士归来》《超人之死》等故事,其中的诸多设定直接堵死了这个世界的一些后续发展,比如克拉克肯特的死亡。

为什么《蝙蝠侠大战超人》以后扎黑突然变多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希望到了极限以后,突如其来的巨大失望。

扎导不愧是好莱坞之神,这么多黑点依旧能傲立好莱坞,拥有一大群粉丝,我们扎导真的太厉害了。


正义联盟导剪版,真正的大师之作,扎克施耐德,好莱坞电影之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