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入门书单】Vol.5 摄影与灯光

写在前面:(为了不影响大家阅读决定从简)
这个专栏是为了鞭策自己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电影鉴赏能力,并给对电影真正感兴趣的大家立个指向标。
电影不只是讲故事的媒介,更是一门有体系的艺术。
普通的影迷叫movie-goer,真正的影迷叫cinephile。成为后者需要观影的积累和知识的储备,二者缺一不可。
理解、感受、传递美,是影迷的最高纲领。
在进行了导论和理论方面的铺垫之后,今次开始为大家介绍偏向技术性的书籍,大致篇目会按照《认识电影》的目录来安排。通过阅读这些书目可以迅速提高看电影目光的专业度,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电影幕后的制作流程和思考方式。
首先从单个镜头出发的技术,那一定是摄影了:在巴赞的理论中电影的本体就是电影摄影,它是影像呈现的最终状态,也是电影进行表意的基础,一部电影的水平和观感绝大部分取决于这部电影的摄影。与摄影不可分割的,是灯光的选取与排布,摄影的质感就来源于灯光的把控,好的摄影师基本上都是好的灯光师。所以将二者合起来,就是构建电影的单元:镜头。
(由于“摄影”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体系非常发达的艺术形式,尤其是技术类书籍更是瀚如烟海,所以在选取推荐书目的时候,我尽量选择与电影有关的摄影书籍,亦即“电影摄影”。电影摄影区别于摄影艺术的特点,也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摄影的艺术》
虽然说尽量要选择与电影摄影有关的摄影书籍,但是这类书籍国内还比较少(毕竟电影摄影的独特性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因此在尚不能准确厘清二者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本摄影综论书——就是这本《摄影的艺术》。
布鲁斯·巴恩博编著的《摄影的艺术》被认为是最具可读性、最易理解和最全面的摄影教科书。现在,它已经更新了数码摄影的内容。这本书有超过100幅黑白和彩色摄影的插图,还有各种图表,可以帮助初学者、进阶者乃至高级摄影师找到自己的摄影表达方式。Bruce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论述,而是以清晰、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数码和传统摄影的创作技术。他还超越了技术层面,深入地讨论了有关摄影的哲学、表达方式以及创意的内容,这往往是其他摄影书避而不谈的内容。
这本《摄影的艺术》主要是针对静态的摄影(即照片),但其中包含的技法知识非常实用,且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于不了解摄影的人而言是很好的入门书。

《电影摄影:理论与实践》
摄影艺术一词由希腊语“编写动作”(κιησ)衍生而来,代表了电影创作的本质。无论你使用胶片、录像带、数码或高清拍摄,这一点都是相通的。它是摄影师和导演的工作指南,两者都有相同的基本任务:用摄像机讲故事。本书将讨论导演们必备的摄影知识,以及摄影师们必需的导演知识,为电影艺术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种拍摄方式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指南。
本书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电影摄影方面的知识。通过大量的实例、插图、图表揭示了一个电影制作的真实世界。因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被业内人士誉为“摄影圣经”。本书将从基础概念、摄影手法和技术问题入手,以大量图片和全彩印刷的形式,剖析电影摄制中的技术要求是如何转换为影片视觉表情的。
这本书专业性较强,甚至可以被当作工具书来用,通篇的数字注释和最后的术语索引让人有些吃不消。但专论电影摄影,国内确实只此一本别无分店。翻译和实际的通用情况也有较大出入,有能力建议读原本。

《导演的摄影课》
本书旨在讲授导演需要了解的摄影知识,明确摄影师的职能,让彼此能达成专业且富有创造性的合作。作者以电影制作的具体流程为基本结构,引证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简称 ASC )各位大师及著名导演的工作经验、创作研讨会记录、专题访谈,对如何选择摄影师、怎样将剧本翻译成视觉形象、怎样为影片设定恰当的视觉风格和色彩基调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格式等导演和摄影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
本书每章末尾都附有详实的具体建议,以《色,戒》《神枪手之死》《英国病人》《血色将至》等摄影佳作为案例,并收录了大量剧照、故事板以及绘画和平面摄影作品等视觉参考。
这本书实际上是写给导演看的,大家在读的时候或需要自觉代入导演的身份,了解如何与摄影师分工合作,才能创作出自己想要的镜头画面。读这本书还能了解到很多“名导御用摄影师”,最增加电影圈内的见闻也是很有用的。

《光影创作课》
本书作者精选了发表在创刊近百年的世界顶级专业杂志《美国电影摄影师》上的大师工作坊教学实录和深度访谈,配以现场演示时实拍的镜头画面、灯位图和详细的技术指标清单,分享了从光圈选择、光线控制、布光设计到洗印工艺等一系列环节的实用技巧。每章所邀请的主讲人既有推动技术和美学革新的艺术先行者,如库塔尔和斯托拉罗;也有掌镜好莱坞主流卖座大片的影像魔术师,如日格蒙德和康第。他们不仅亲自在摄影棚内为学生点拨场景照明的关键细节,也就《筋疲力尽》《七宗罪》《末代皇帝》等名片的重要段落做了生动的逐镜讲解,直观有效地帮助创作者在实践中提高技艺水平。
此外,书中访谈部分还涵盖了诸位电影摄影大师的创作理念、与名导合作的宝贵经验、所拍经典作品的幕后花絮,以及对后辈同侪的真诚建议,读者可以从中得到有关影像美学、创作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诸多收获,领会光影大师如何创造电影之美。
本书直接让摄影师进行教学,最大限度还原拍摄现场,且选片覆盖范围极广。这本书对摄影师们的内心刻画更加细致,说不定大家能够领略到smart is new se-xy呢。

《影视光线制作》
本书可以说是大师半个世纪教学和创作经验的结晶,作者刘永泗是北京电影学院知名教授,门下有张艺谋、顾长卫等弟子。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影视照明教材,也是一本可供随时查阅的片场指南 。从基础知识、艺术内涵到外景、棚景、实景的具体操作,书中都有清晰有效的论述。对各种环境、场景、人物、类型的布光方法,也都事无巨细地进行指导。作者亲自绘制千幅灯位图,甚至可以直接根据灯位图来摆灯。对于理解布光和光效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宝库。
本书所援引的实例也紧跟潮流,多为近几年的优秀电影作品,如《盗梦空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雨果》《艺术家》《国王的演讲》等。作者还特别关注最新日韩电视剧的制作情况,研究了如《平清盛》《医龙》《厕所女神》《成均馆绯闻》等剧,阐述了数字时代低成本照明的艺术追求和富有成效的方法。
刘永泗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技术扎实,还能与时俱进,不断地去赶超影视发展的前沿,这本书无论是从专业性还是全面性而言,都是绝对的必读书目。

《电影照明器材与操作》
本书对当今世界电影制作中常用到的灯光器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灯光器材的安全操作也给出了详细的讲解。实践指导性强,图文并茂,能够让读者对于灯具的外观和操作步骤有比较直接的认识。
书稿内容充实、全面,图文结合,便于理解。著者将当今电影制作中经常用到的灯光器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灯光器材的安全操作给出了详细的讲解。本书对于学习影视摄影,尤其是学习灯光创作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对于刚刚入行的灯光师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部专著的出版,在照明专业领域填补了一项学术空白,在电影照明专业方向中,增加了一部非常实用的技术专著。对于电影制作公司、电视剧制作机构、广告公司、摄影从业人员、照明技术人员,本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这本书的实操性非常非常强,作为没有器材可操作的非专业人士,阅读此书的目的更多的是认识不同灯光的灯位与光效。看电影的时候想想灯光师们在幕后是如何忙活的,也不失为一大乐趣。(操作演示光盘很有意思哦)

《摄影与电影》
卡帕尼认为,电影虽贪婪地霸占了摄影,可它同时也透着一股深情。电影或许是占主导地位的媒介,但它仍为摄影所束缚;《摄影与电影》一书没有夸大电影的霸权,它论证:当电影超越摄影,它同时也满怀爱意地将之供奉起来。 —— 《艺术评论》(Art Review)
这本书出版时间非常新:今年2月26号出版,但销售速度十分惊人,如今估计只能网购了。按理来说这本书应该放在电影理论篇里面,但是由于这本书的角度选取十分独到,因此更适合归在“电影摄影”这类书里。
《摄影与电影》以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的一张宣传剧照为起点,分析卢米埃兄弟、安东尼奥尼、戈达尔、诺兰、沃霍尔等导演与布尔津、沃克、沃尔、雪曼等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从时间性、叙事、先锋艺术等角度,挖掘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摄影与电影两者间互为启发、不可分割的关系图谱。戴维·卡帕尼先以“静止”为起点,在本书第一章里,探究这个概念对诞生伊始的电影和摄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变革;然后逐次展开摄影与电影的比较,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对于理解摄影、电影、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高的人文价值。
形而下的技术技法,形而上的思想思维,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只有不断积累、不断联想、不断阐发,才能加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

总是想着,人眼何尝不是一台摄影机,它也会运动、也会变焦距、也会取角,我们有时候不妨动用一下下“摄影思维”,或许就会发现这世间俯拾即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