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姜王后,和她的好大儿殷郊!

浅谈姜王后死谏在剧情上的重要程度以及《封神》台词的前后呼应以及完整程度
非常喜欢up这样分析人物和台词的视频,三连喵
姜王后死谏其实在剧情上的作用非同小可,绝不是单一地完成对姜王后的塑造。
一、完整了殷郊的家庭教育背景,诠释“家、父、子”的主题(up主已讲
二、明示了民心因四诸侯案而乱(台词“大王鲨的不是诸侯而是天下民心”),暗示了殷商臣子(家臣)的离心。
分析:因为死谏显然是后来者捏造的内容,所以我们不能把该场景中的姜王后想象成“部落首领的妻子”而是封建王朝的王后。从春秋齐国的无盐到大明群臣的亲妈马皇后,君主的妻子劝谏君主有非常多的历史原型。被记载的理由可能含有一些“遵守妻道劝谏夫君”的部分,但更多的是“为群臣代言”。而其中,皇后劝谏的必要性,和群臣意见的统一性呈正比,和君主听得进去的程度呈反比。结合剧情,之所以姜王后要在“在家我为正妻”之前把“在国我为王后”先摘出来,是因为她“作为王后”其实是群臣的统一意志的代表。姜王后的死谏举动表明了殷商的家臣已经到了谏无可谏的地步,不然换个人死谏有用就不会是王后,王后换种方式谏有用也不会是死谏。王后死谏代表了所有常规途径劝谏的失效。(那么,有没有可能姜王后在儿子被猜忌兄长被逼死的情况下自毁+放手一搏呢?有可能,但在她提出“连坐”被否决后,她仍然坚持死谏,她所说的其实就都不是与自己的存亡相关的内容了。“在国我为王后”是代言群臣,“在家我为正妻”代表殷氏宗族。)群臣的统一意志很简单,就是王后说的“王有过失不敢不言”,在此想表现的“忠谏”是主基调,但我们可以合理展开一点,“不敢不言”是不是带有一丝“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恐慌?
三、为毁烧宗庙作铺垫。
“在家我为正妻”在妲己在场的情况下非常容易被误读成对宠妾的不满,但事实上我们只需要作一个简单的排比:
1⃣️“在国我为王后,君有过失不敢不谏;在家我为正妻,夫有过失不敢不言。”
2⃣️“毁国丧家之徒………”(众多剧情推测都有妲己是殷寿欲望的放大的结论,所以姜王后这句评价其实也有意无意地评价了殷寿)
3⃣️死谏之后的剧情概述:国,还没寄,但我们都知道会寄;家,毁烧宗庙的长镜头,比喻意义不要太明显,殷氏宗族亡于殷寿。
让我们回到死谏的镜头,“在家我为正妻”,在这整段话当中,导演给了姜王后一个推进的长镜头,夹杂着“汤池+姜王后”的对比远镜头,没有给到妲己任何一个特写直到她把“谏言”说完。所以“在家我为正妻”与妻妾关系毫不沾边,而是代表了殷氏宗族对殷寿绝望的劝告。
四、包庇妲己杀死姜王后是殷寿从“英雄”到“昏君”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殷寿如果一开始就认为“祖宗在哪里”,那他为什么要踏入宗庙?
因为殷寿的残暴可能是本性,但“为了欲望放弃人伦”的过程却是一步步的。
第一步,弑父弑兄
第二步,包容妲己杀妻、然后又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冤枉儿子弑父。
第三步,到此,他还愿意走进宗庙,带着妲己是妖、自己为了欲望纵容一个妖的秘密祭祖。之后对比干承诺杀狐又快速毁诺,殷寿终于把一切包括自己的欲望摊开在阳光下:他不愿自己的欲望收到任何人伦纲常的束缚。在宗庙的火海中,纣王的欲望解开最后一层束缚达到了膨胀的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