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特色高考经济,何时成为一门好生意。高考经济带动中国经济。

2023-06-27 13:48 作者:创业e点点  | 我要投稿

此文为小e的第50篇原创文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这是一场决定千万学子命运的考试。考场内,芊芊学子紧握笔杆,满脸严肃。考场外,众多家长神情紧张,充满期待。可以说整个社会的DNA都在随着这场考试跳动。它就是中国高考。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考人数的最多的国家级考试,高考无疑是当下中国最为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无数寒门学子通过这次考试改变人生轨迹,实现阶级跃迁。作为人生中为数不多的转折点,很多孩子一出生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这一天寄予厚望。与此同时,盯上这块“肥肉”的,还有来自资本深渊的“恶狼”。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1291万。如果再加上陪考家长,这场考试至少聚集了170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人员聚集,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自然不用多说。

考场周边的文具店,出现了很多带有“逢考必过、前程似锦、金榜题名”字样的产品。尤其是那些带有祈福意味的文具套装,更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身价成倍上升。考场周边的酒店,价格基本上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211、985号房间更是成为了家长们哄抢的对象,要不是有监管局盯着,这些房间的价格破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就连考场周围的饭店,都想尽一切办法让食物与高考相关联。甚至有些商家,将高考祝福语直接印在了食物上。就连一向喜好清静的寺庙,也开始出售开过光的考生用品。也不知道,这些德道高僧是不是当年因为用了这样的产品,所以才决定削发为僧遁入空门。


商家们力争上游,家长们自然也不甘落后。一向腼腆的父母,在考场外身穿旗袍马褂、意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甚至冒着扰民的风险,在文昌帝君的“府邸”敲锣打鼓,企图叫醒昏睡的神像。更有甚者,直接将神明请到考场,保佑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本来一场严肃的考试,硬是让这些家长搞成了一场法会。屏幕前的你,也可以将自己高考时,父母的奇葩行为留在评论区。

上面说的这些,基本上都是围绕高考的周边产业,小打小闹没什么问题,但想要搭上“高考”这趟致富列车,还是要看那些和高考强相关的行业。

民办高中

我国高中教育虽然以公办学校主,但民办高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截止2022年,我国共有民办高中4300所,在校人数达到了497.79万人。与公办高中亏本赚吆喝不同,民办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赚钱。我们以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民办高中——第一高中教育集团为例,它的2021年总营收为4亿元,但其净利润却达到了5269.3万元,净利润率达到了恐怖的13.17%。要知道全球第一大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的净利润率也只有10%左右。

教学辅导资料

一个普通高中生三年最少需要80本教辅资料和上千张试卷,这些资料单独拿出来看可能并不显眼,但如果所有高中生都来一套的话,教辅资料的规模同样不容小视。据统计,中国教辅图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为出版行业带来了将近60%的利润。我们所熟悉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更是占到了教辅市场20%的份额。这本家喻户晓的教辅资料,也成为了无数高考学子的噩梦。


三年的奋笔疾书,最终由两天的考试来检验成果。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不管考试结果如何,最终结果都已无法改变。千万考生虽然放下了手中的笔杆,但这场战争并没有迎来结束。毕竟高考只是开始,后面要做的事情才是决定考生未来的关键。而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志愿填报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在高考成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高考志愿的填报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人生轨迹。但绝大多数考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经常会感到焦虑和无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孕育而生。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付费规模就已经达到了8.8亿元。随着考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和填报规则的不断更新,2023年这个市场规模预计可以达到9.5亿元。


虽然这些“志愿填写规划”的服务形式各有千秋,但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共性,那就是价格十分美丽。几千块钱的咨询费,往往只能获得十几分钟的服务。就算花费上万元,这些“专家”最多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两三小时的咨询服务。可即便是这样,家长们依旧趋之若鹜。

但在这个繁华市场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作为一个诞生不过十余年的行业,这个市场没有任何规则可言。很多机构成立不过数年追求的就一个“短平快”,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那些所谓的“专家”,自己的高考成绩都搞的一塌糊涂,但经过数天的培训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众多考生和家长眼中的救命稻草。虽然,这是一个靠信息差赚钱的行业,但它的本质却是贩卖焦虑。

复读经济

当然,高考分数出来后,最让人心神不宁的还要看复读群体。我国目前选择复读的考生,约占整个高考人群的15-20%。不过,作为高考经济的重要一环,选择复读的费用可一点都不便宜。比如复读界的天花板——安徽毛坦厂中学,它的复读费用根据学生高考成绩的不同,从9000-44800元不等。北京有两所专门的复读学校,学费都是8万起;大班相对便宜,如果是十几人的小班收费更是在20万以上。当然,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家长们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到一个资源较好的学校复读,甚至不惜在额外花费几十万去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个名校复读的名额。

高考灰产

上面说的这些“高考经济”基本上都是合法行为,作为利润率高于军火行业的高考经济,利用非法手段来获取暴利的不法分子自然也不在少数。有人在贩卖“高考原题”、也有人在售卖“作弊仪器”、甚至还有人打着“我有关系”的旗号招摇撞骗。虽然这些不法分子的行骗手段,极其简单,但每年因此受骗的家长和学生依旧不在少数。搞得现在教育部在每年高考前,还要花一番力气宣传防骗知识。

对于芊芊学子来说,高考有成败之分。但对于资本而言,这却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虽然将学习资本化,终归让人觉得有些别扭,但这却是这个社会对高考重要性最为直接认可。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已经结束,但对于商家来说,高考只不过是他们营销寻常节点中的其中一个,接下来还有端午、国庆在等待的它们。

好啦,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希望各位帅气、美丽、温柔、大方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阿姨们为小e点点关注,一键三连。小e再次拜谢啦。


中国特色高考经济,何时成为一门好生意。高考经济带动中国经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