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和企业如何入行碳核查?实用干货、从业要求、核查流程、企业案例
入行碳核查应满足哪些条件,又该学习哪些资料?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指出,未来碳市场规模可能到达10万亿人民币以上,这给企业与个人带来了新的机会。
截至目前,我已经帮助了数百位朋友解答了入行碳核查的疑问,为了让更多朋友了解行业机会和入局门槛,我经过一番整理,总结出了这份入行指南,共180份实用资料,现在分享给大家!
我还梳理了碳核查从业要求、企业门槛、核查流程、企业案例等内容,强烈推荐大家收藏本文,以备不时之需!

获取资料,后台回复“0615”
01
碳核查入行指南
入行碳核查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请收好这份指南,包括参考条件、碳排放资料包、碳核查资料包、核查机构名单四部分内容。
1、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参考条件
《参考条件》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注册条件、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培训和认证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还对第三方核查人员的基本条件、专业能力和培训认证进行了规定。
例如,核查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认证考试才能从事核查工作。

以下为《参考条件》部分内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碳排放资料包

作为从事碳核查工作的专业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碳排放的来源、计算方法、监测技术和减排措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特意整理了这个资料包帮助大家学习。
资料包涵盖了基础认知、政策汇总、标准解析、深度报告、排放数据、精选报告、项目招标及中标、电子书等,共115份,一键下载,不用为忙碌没时间学习错过而懊恼!
3、碳核查资料包

70份企业碳核查报告案例

碳核查培训PPT:PPT共30页,包含了核查策划、核查计划、现场核查、编写报告的全流程。
49份温室气体碳核算方法汇编:覆盖24个行业,以及多个省市地区和企业的24个核算方法,共1838页。
70份企业碳核查报告案例:涉及新能源、服装、电池、钢铁、酒业、药业等多个行业,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实际项目来学习参考碳核查报告编制。
4、全国碳核查机构名单

全国各省份碳核查第三方机构名单,收录了251家,碳核查第三方机构数量分别为:北京25家、上海12家、重庆11家、贵州20家等,企业可以参考碳核查业务如何开展,有想入行的朋友也可以根据所在地查询是否有合适的单位。
如需下载以上资料,在后台回复“0615”

02
入行碳核查必备条件
1、对碳核查人员基本的从业要求
核查工作中,需要很多专业知识,而且行业的差异性很大。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员去核查。
核查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工艺流程、行业基本知识较为全面地掌握,这样才能确定参数是不是准确,核算范围是不是精准。
根据国家减排中心发布的《第一批全国碳核查机构及人员参考条件》文件,全国碳核查机构及人员参考条件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A级、B级和C级。
A级:碳排放量核查业务经验不少于5年;有专业的碳排放量核查项目团队,具有对能源、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进行碳核查的能力;掌握国际通用的碳排放量核查方法和技术;具有碳核查质量保障机制和评审机制。
B级:碳排放量核查业务经验不少于2年;具备对一个行业或多个领域进行碳核查的能力;掌握常用的碳排放量核查方法和技术;具有碳核查质量保障机制和评审机制。
C级:具备碳核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有一定的碳排放量核查实际操作经验;掌握基本的碳排放量核查方法和技术;能按要求完成碳排放量核查工作。
同时,全国碳核查机构及人员还需具备相关的学历和资格条件,例如环境工程、化学工程、能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国家注册计量师(化学)、注册测绘师等相关职业资质。
现在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只有电力行业,而电力行业相对来讲工艺流程比较简单,而且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差异性较小。
相比之下,化工行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当全国碳市场扩展到其他行业的时候,那对核查人员的要求就会更高。
2、碳核查工作的时间点要求
在进行碳核查工作时,通常需要考虑时间和地点的因素。具体要求如下:
时间要求:碳核查工作通常需要在企业年度汇报等固定时间节点进行,一般是在企业报送法定年度报表的前3个月至半年之间。
此外,在企业完成重大改造或设备更新时,也需要重新进行碳核查。时间要求会因企业性质、行业、所在地、政策要求等而有所不同。
举例 , 现在是2022年,企业首先要对上一年,也就是2021年的碳排放情况提交报告。相关部门收到报告后,通过政府采购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报告真实性进行核查。
若今年6月底前要完成上一年度碳配额所有工作,那么3月之前企业要提交排放报告,3月到5月碳核查机构就进厂核查,并向政府出具核查报告。所以核查业务往往集中在3月到5月这两个月。
除了基于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外,碳核查工作还需要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如数据等。
在进行碳核查工作时,碳核查人员需要获取企业、组织或个人相关的碳排放量数据、能源消耗情况、生产排放因素、碳减排措施等信息,并进行量化和分析。
因此,数据的可行性、真实性、准确性等也是进行碳核查工作的重要要求之一。
在进行碳核查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合理掌握碳排放信息,保证核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成立一家碳核查机构的门槛和具体要求
碳核查机构就是一家企业,它的设立门槛和一般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在机构具体承担核查业务时,各省对核查机构的要求并不相同。
例如注册地、注册资本、核查资质、办公场所、从业人数等,各省并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多是由各省主管部门进行把握。
但总体来讲,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专业背景:必须具备环境、化学、能源等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同时,有从事碳排放量核查相关工作的经验,并能熟练掌握碳排放量核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资质证书:需要持有国家注册计量师(化学)、注册工程师等专业资质证书。
人员配备:要求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成立一家碳核查机构至少需要一名具备资质和经验的核查人员,同时还需要有相关领域的数据处理专家、报告撰写专家等配备。
相关设备:需要有一定的设备投入,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碳排放量监测设备等。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核查结果需要认真审查,提供精准、准确、可靠的碳排放量核查报告。
法规合规性: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符合国家对于碳排放量核查的管理要求,并保证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维护核查工作的诚信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门槛和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资金支出:成立一家碳核查机构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人员工资、设备购置、证书考取等方面的支出。因此,需要对财务和资金管理进行合理规划。
人员培训要求:核查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碳排放量核查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同时需要紧跟碳排放量核查的最新标准和政策,以保证核查工作的准确性和顺利完成。
和政府合作:新成立的碳核查机构需要了解和关注国家和地方碳排放量核查的政策方向和市场需求,尽可能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声誉,同时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总之,成立碳核查机构需要经过恰当的规划和整合,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碳排放量核查服务。同时,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保证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4、企业需要做哪些工作?
选择一个年份,作为基准年,核算该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此作为排放基准。可以按照国家公布的报告和核查指南来实施核算,参考《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通则GBT 32150-2015》。
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减排措施和抵消措施。
能源管理。可以应用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使用清洁能源、节约用能、提高用能效率。
改进技术工艺,减少温室气体直接排放。
制冷剂管理,减少泄漏。
无碳技术,碳捕捉、碳封存等。
参与碳交易等等。
每年核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进行碳中和认定。
03
碳核查流程
一、核查流程包括准备、实施、报告三个阶段

二、文件评审
核查机构应以重点碳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为基础,要求重点碳排放单位提供相应的支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1. 营业执照;
2. 工艺流程图;
3. 物料平衡表(如有);
4. 能源平衡表;
5. 能源审计报告(如有);
6. 能源统计报表。
核查机构初步判断二氧化碳排放报告的合理性,并确定现场访问的重点。
三、现场访问
核查机构应制定现场访问计划,包括访问对象、访问内容、访问日期和行程安排等内容,并与重点碳排放单位进行确认。
核查机构应将核查发现以书面形式反馈至重点碳排放单位,至少应对以下核查发现开具不符合项,并要求重点碳排放单位整改:
1.排放报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符合《核算要求》的规定;
2.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边界、设施规模和排放源等基本信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3.数据不完整或计算错误;
4.不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如不确定性、抽样方法等。
必要时,核查机构可对不符合的整改进行现场验证。
04
碳核查报告案例
最后,核查机构应当根据文件审查和现场访问的核查发现,编制核查报告,可参考上文中我汇总的报告案例。

70份企业碳核查报告案例
核查报告应当真实、客观、逻辑清晰,报告内容包括:
(一) 核查目的、范围及准则;
(二) 核查过程和方法;
(三) 重点碳排放单位的基本信息;
(四) 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边界描述和排放源种类;
(五) 《核算指南》符合性;
(六) 核查机构所使用的假设条件、参考依据和取值差异;
(七) 测量设备校准的符合性;
(八) 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过程及数据,数据的不确定性;
(九) 本年度新增排放设施的核查;
(十) 监测计划的核查;
(十一) 核查结论;
(十二) 开具的不符合项及后续整改情况;
(十三) 对今后数据核算活动的建议;
(十四) 其他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