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问官方~!第05期:再谈三国演弈棋的“长将”(终于解决了!)
各位三国演弈爱好者,大家好,这里是某位三国演弈棋龄4年11个月的准元老玩家——邻家默小七,我在三国演弈棋游戏中的惯用名是“夏侯元让”。(下个月4号本人入门三国演弈5周年之际,本人会出纪念篇。敬请期待!)
7月31日,偶然的一个机会,本人结识了某位元老玩家。本人感觉非常的荣幸,因为能跟三国演弈最初的玩家联系上,实属不易。
简单交谈过之后,那位前辈给我出了个难题……没错,就是本期的内容,长将……
因为三国演弈棋是由二人象棋为基础发展而来,自然而然也会出现象棋里的种种问题,长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个棘手的大问题。这位前辈给我列举了如下五个局面图,并说出他的看法。

局例一:魏吴双将蜀,吴车符合单方将军(车15进1、退1循环),重复三个循环,不变判负。

局例二:蜀马循环将魏(马8退9、马9进8循环),属于策略将军,应判和棋,将军实质是上家(吴)将下家(魏),不变判和。【元老玩家的理由:虽然是蜀马走棋导致魏被将军,但他是借吴炮和吴车将魏,自己本身没将魏。】

局例三:吴兵做炮架造成了魏炮将军(兵14进1、退1循环),主凶是魏炮,应给予轻判,可以循环6次,不变判负。

局例四:吴蜀结盟中吴车充当魏炮架(车15进1、退1循环),将军负次要责任,主凶是魏炮,应轻判,重复6次判负。

局例五:吴蜀结盟此图红马就不是策略将军了(马8退9、马9进8循环),红马方循环将军3次变着,不变判负。
以上就是元老玩家前辈出给我的难题,因为之前这类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因此本人也不好轻易给出解决办法,于是,还是那句话——“举棋不定,问官方!”于是我就将这些局例连同问题一并提交到官方那里,寻求解答。
本人:“请您有时间看下这些局面,比如局例二,蜀国借吴炮车对魏形成长将,但蜀马本身并未将魏,这个时候该怎么判定?其他的四个局面也是某位元老玩家提供的,还望官方能抽出时间来看完,并说出您的看法。”
官方:“抱歉,刚看到。这几个案例虽出自元老玩家之手,但是有很大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我看来,这几个案例都属于长将,长将的判定不需要区分是不是策略将军,也不需要区分是主凶还是次凶,更不需要区分是否单方将军或者两方是否结盟。很简单,所谓长将只针对主动方,即主动走棋造成长将的一方,跟被动方(被利用又不能走棋的一方)没有任何关系。比如第二个案例中,蜀马借助吴车和吴炮重复跳动将魏,超过三次就是长将,跟吴没有半毛钱关系。另外,如果通晓规则,蜀马也不应该这样走,因为即使将死魏,残兵也由吴收编。第一个案例,就是吴车借魏炮将蜀,本质上和第一个完全一样,用不着区分策略将军或者单方将军。第三个案例,就是吴兵给魏炮充当炮架和第一个也完全一样,用不着区分主凶还是次凶。后面两个和第一个也没有区别,超过三次算长将。”
本人:“嗯,明白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直没问您,那就是如果一方长将,就是不变招的话。超过三个循环判负,那么他的残余子力怎么办?是立即由被他长将的那一方收编?还是全部去除?”
官方:“你觉的哪种更合理?”
本人:“要我说?我觉得去除比较合理吧。因为这种失败属于是自己自找的,等同于主动认输,而官规规定,主动认输的一方棋子去除,那么也应该这么办才是合理的;再来说由被长将的一方收编,这属于主动送人头了,对第三方不利;最后还有一个就是,对局直接结束,残兵也不收编也不去除,剩下的两方采用速战速决。其实我觉得怎么都行,但还是想知道官方的规定,毕竟您的话才是权威的有说服力的。”
官方:“确实,全部移除应该更合理,剩下的两方可以用速战速决的方式分出胜负,这样比较省事。”
本人:“嗯,也正好符合三国棋的“从易”“从简”原理。”
官方:“嗯,最好玩的是三个人对弈,剩两个人其实没什么意思了。”
本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棋友对长将的具体判定还是弄不明白,棋友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我有个问题,三次循环走完才算还是第三次开始就算?我得意思是三个循环都走完,如果不变招第四个循环开始算判负,还是开启第三个循环算。’这个还要麻烦您再说明一下,实在是抱歉,一个问题打扰您这么多次……”
官方:“可以的。其实是用“达到”还是“超过”三次作为界定标准。象棋比赛中好象是用达到,到了三个循环可以申请裁决,属实的话违规方判负。三国棋中变数多,可以采用“超过”标准,即第四个循环算判负。可以先这么定,然后在实战中检验,有问题再调整。”
那么本文到这呢,其实也就有答案了,做个总结吧。
官方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长将,也不论是将上家还是下家,也不论是策略将军与否,只要超过三个循环就属于长将范畴,必须变招,不变判负。判负后,棋子全部移除,等同于主动认负。剩余两方可以继续对弈或采取速战速决的方式结束棋局。
然而,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如下图所示,此时蜀车将魏,问题来了:
魏若是走车17平10解将,会造成魏炮将吴;
吴若是走车7进9解将,会造成吴炮将蜀;
蜀若是走车8平10解将,会造成蜀炮将魏。
接下来魏再走车10平17解将还将吴,会造成三方循环,若三方都不变招,如之奈何?

有一种观点是——若是发生三方互相循环长将,则要看最初的发起者是谁,若发起者在三循环后仍然不变招,则判发起者为长将输棋的一方。也就是说,这个局面下,要判蜀长将不变作负。
但是,我们还是要咨询一下官方的意见。
官方:“一般长将多在两方之间,像这种三方互将长将的比较少见,若三循环后三方均不变招,对于这种很难界定的局面,合理的处理方式是三方判和,这样也不容易产生歧义。”
本文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本文。
【撰文:某科学的邻家索菲】
2021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