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虎王”狩猎(上) - 第13号“虎”II残骸的故事

2021-12-03 00:23 作者:冬季風暴  | 我要投稿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416035639

题图:这辆“虎”II隶属于第503重装甲营,被打扫战场的苏军编号为第13号。1944年12月6日,在德军的一次进攻中,第13号“虎”II坦克于苏军阵地内抛锚,并于次日被其乘员遗弃。

注:本系列译自Дмитрий Лиходед所著《ОХОТА НА «КОРОЛЕВСКИЕ ТИГРЫ»: ИСТОРИЯ ТРЁХ ФОТО》,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故分成上中下三篇发布,每篇讲述一张“虎”II坦克残骸照片的故事。

声明:长文翻译不易,未经译者许可,本文严禁任何公众号或网站私自转载。另外,译者强烈谴责任何盗载或是洗稿本文以牟取私利的行为。


1944末至1945年初冬春两季的匈牙利地区的战斗中,苏军需要面对“虎”II重型坦克这样实力强大的德军坦克。在这一时期,苏军步兵师师属火炮及反坦克炮兵团的主力火炮仍旧是76 mm ZiS-3火炮,由于ZiS-3的威慑力不足,使得苏军在对抗德军重型坦克时极易落入下风。 在使用次口径穿甲弹时,ZiS-3仅能在不超过300-400米的距离上概率击穿“虎”II坦克的侧面车体。然而,在实战中,凭借沉着冷静的应战心态,再加上无畏的勇气以及幸运的眷顾,苏军反坦克炮兵也能在对抗“虎”II坦克时依靠ZiS-3取胜 —— 这次战斗发生在1944年12月的匈牙利战场,在下文,笔者将详述这一场特殊的战斗,并围绕在这场战斗中被击毁的“虎”II的残骸展开讨论。

诸多二战历史爱好者们应该都见过那几张在匈牙利战场被击毁的“虎”II坦克的残骸照片,在战斗结束后,为了方便统计战果,苏军用白漆给这些被击毁的“虎”II上涂上了数字编号。其中,有3辆隶属于第503重装甲营的“虎”II坦克残骸,分别被苏军编号为13号、196号及240号。

这3辆“虎”II残骸将是本文的三位主角,接下来,笔者将按照被击毁的时间顺序,来依次讲述与它们有关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从13号开始。

科尔扬诺维奇(Кортяновича)少尉的“战果”

1944年12月初,近卫步兵第20军(20-го гвардейского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корпуса/гв.ск)下属各单位仍在继续执行 骚扰不断后撤的德军 的作战任务。12月4日,为了追击撤退的德军,近卫步兵第80师(80-й гвардейской стрелковой дивизии /гв.сд)与近卫空降第7师(7-й гвардейской воздушно-десантной дивизии/гв.вдд)转移至希欧福克(Шиофок/Siófok)镇与迈泽科马罗姆(Мезе-Комаром/Mezőkomárom)村附近的耶露莎运河(кан.Елуша)一线,与德军展开交火。德军顽强地抵抗着苏军的攻势,不断集结步兵与坦克向苏军发起反击,意图阻止苏军的进一步推进。

1944年12月1日至11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3-го Украинского фронта)下属各单位动向。希欧福克(Шиофок)位于地图左下近卫步兵第80师(80гсд)上方,迈泽科马罗姆(Мезе-Комаром)位于地图中下近卫空降第7师(7гвдд)下方,耶露莎运河(кан.Елуша)流经这两个村镇。

12月5日,近卫步兵第80师夺取了耶露莎运河并与顽抗的德军在运河沿线爆发激战:近卫步兵第217团(217-й гвардейский стрелковый полк/гв.сп)此时位于巴拉顿索包迪(Балатонсабади/Balatonszabadi)村西北缘,近卫步兵第230团则位于马扎尔凯西(Мадараши/Magyarkeszi,在上文地图之外)村,近卫步兵第232团歼灭了被包围在希欧福克东北郊的德军单位,随后转移至索菲亚(Жофья/Zsofia,位于希欧福克,是巴拉顿湖沿岸一个小村,现今的地图已没有该地点)村西北缘与德军作战。

12月6日,近卫步兵第80师继续前进,德军则是不断地以有3~6辆坦克伴随且至多为一个步兵营的兵力向苏军发起反击:近卫步兵第217团在希欧福克集结整备,近卫步兵第230团于巴拉顿索包迪村西北方向1.5km处与德军交战,近卫步兵第232团位于盐湖(Шош-То/Sóstó)东北方向1km处。

12月7日,在第503重装甲营的支援下,德军第1装甲师从维拉戈什(Вилагош/Balatonvilágos)及莱普谢尼(Лепшень/Lepsény)出发,朝着地图上标记为171点的方向,对苏军发起3次反击。

12月4日,由第503重装甲营的几辆“虎”II坦克组成的“虎”II集群(由乌尔里希·科佩(Ulrich Koppe)少尉指挥),支援第23装甲师第128装甲掷弹团第3连在希蒙托尔尼奥(Шимонторниа/Simontornya)地区向苏军发起反击,入夜后,这个“虎”II集群撤往莱普谢尼,并在抵达后被配属给第1装甲师第1装甲团。

12月5日,第503重装甲营的5辆“虎”II坦克被部署在希欧福克以西5km处。12月6日,这些“虎”II坦克被分为2个集群,分别支援第1装甲师的反击作战:由3辆“虎”II坦克组成的第1个“虎”II集群,由理查德·冯·罗森(Richard Freiherr von Rosen)少尉指挥;由其余“虎”II坦克组成的第2个“虎”II集群,由科佩少尉指挥。

在德军对希欧福克的反击作战中,由第2连的基茨曼(Kitzmann)中士所指挥的221号“虎”II坦克被击毁,基茨曼中士在战斗中阵亡,在这次作战后,2个“虎”II集群总计有5辆“虎”II坦克陷入泥潭,亟需救援。

根据第503重装甲营营史:

12月6日:形势所迫,部队不得不分散行动。由冯·罗森少尉指挥的3辆“虎”II坦克发起反击,成功清除一座被苏军占领的村庄,并在战斗中击毁了6门苏军火炮。科佩少尉指挥其余的“虎”II坦克对希欧福克发起进攻,在这次战斗中,有1辆“虎”II被击毁,第2连的基茨曼中士在战斗中阵亡…
根据第1装甲团的命令,2个“虎”II集群必须在18时撤出战斗,而步兵单位则是留守到21时再后撤。在“虎”II撤离战场的过程中,由于黑夜笼罩,视野不佳,2辆“虎”II不幸相撞并双双失去行动能力,第3辆“虎”II试图施救,结果也陷入泥沼,动弹不得。这一切就发生在苏军的眼皮子底下 —— 几辆“虎”II的抛锚地点距离苏军阵地仅仅只有100米左右,且德军的步兵此时也无法为“虎”II提供掩护…
不久之后,由塞德尔(Seidel)上士指挥的另一个原本在其他区域作战的“虎”II集群,通过无线电发来一个坏消息:他们也有2辆“虎”II深陷泥泞,无法行动…
塞德尔集群的2辆抛锚“虎”II最终在一个小时内成功被回收…

根据冯·罗森的回忆:

…科佩少尉的3辆“虎”II坦克无可救药地瘫在距离希欧福克大路约20~30米远的沼泽中…苏军十分警惕地朝任何传出“虎”II引擎的方位倾泻火力…火炮、迫击炮、机枪、反坦克炮…在废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苦功夫后,我们终于成功将1辆“虎”II拖到公路上…
12月7日:午夜之后…第2辆“虎”II终于也被拖到公路上…最后那辆“虎”II还是没有能成功回收。

由此可知,在12月6日至7日的夜间,迫于苏军那凶猛的火力压制,第503重装甲营不得不遗弃1辆受困于沼泽的“虎”II坦克。为了防止苏军完好无损地缴获这辆状态良好的“虎”II,德军使用另一辆获救的“虎”II坦克朝被遗弃的“虎”II的炮塔侧面开了一炮,然而,这辆被弃“虎”II并没有如德军料想的那般开始起火。最终,这辆坦克就这样被遗弃在苏军阵地前。

第13号“虎”II残骸的近照,可以清晰观察到这处位于13号“虎”II左侧炮塔侧面,被88mm炮弹打穿的弹孔,德军曾想以此引燃这辆“虎”II坦克来防止苏军完整将其缴获。
1944年12月8日夜间,乌克兰第3方面军(3-го Украинского фронта)下属各单位动向。第13号“虎”II坦克被遗弃在巴拉顿湖沿岸索菲亚(Жофья)村和盐湖(оз. Шош-То)之间的某个地方。

然而,查阅苏军的作战记录时,笔者惊讶地发现,这辆在1945年被编号为“13”的“虎”II坦克的故事并没有在1944年12月落下帷幕。在3个月之后,居然有一个单位宣称第13号“虎”II坦克是他们历经一番艰险作战后收获的战果。

众所周知,1945年3月6日,匈牙利的德军部队发起了一场代号为“春醒”的作战行动。那时候,驻守在巴拉顿湖东部,也就是第13号“虎”II被德军遗弃的地区的是苏军步兵第104军。迫于德军的猛烈攻势,苏军步兵第104军(104-го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корпуса/104-го ск)不得不后撤,直到3月10日,步兵第104军才正式在格玛扎(Гамаша,位于现今地图格玛扎沙滩(Gamászai Strand)附近)-埃宁格(Эньинг/Enying)镇-迈泽科马罗姆(Мезе-Комаром/Mezőkomárom,位于埃宁格南部)一线构筑起新的防线。

1945年3月9日,苏军各单位动向。红色代表苏军防线,蓝色代表德军进攻方向。
1945年3月11日,步兵第104军各单位动向。红色代表苏军防线,蓝色代表德军进攻方向。

当时,隶属于步兵第151师(151-й стрелковой дивизии/151-й сд)的步兵第581团(581-й стрелковый полк/581-й сп)驻守在巴拉顿湖岸的希欧福克镇至索菲亚村一带。步兵第151师的另2个步兵团则是在连接了巴拉顿湖与阿丹德(Аданд/Ádánd)的耶露莎运河(кан.Елуша)一线布防。

防区较步兵第151师更为靠前的步兵第93师,其各单位的部署如下:步兵第266团位于106点至欧列格海德(Эрег - хедь/Öreghegy)一带,步兵第51团与步兵第129团位于步兵第266团东南方向的的埃宁格(Эньинг)镇一带。

在步兵第266团防区后方的格玛扎(Гамаша)至盐湖(оз. Шош-То)一带,部署着2号反坦克阵地(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опорный пункт№2/ПТОП №2),该阵地总计有5门ZIS-3(其中2门来自反坦克炮兵第595团(595-го истребительно-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полк/иптап),2门来自独立反坦克第144营(144-го отдельны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но-противотанковый дивизион/оиптд),1门来自炮兵第100团(100-го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й полк/артполка)),及来自步兵第266团的1门76mm火炮和1门45mm火炮。

在2号反坦克阵地后方的139点至欧列格海德一带,部署着3号反坦克阵地,该阵地总计有10门76mm ZIS-3火炮,全部来自反坦克炮兵第595团第1营与第2营。

3月10日的战斗中,步兵第266团的前线步兵营不敌来势汹汹的德军,在格玛扎(Гамаша)村的阵地失守后,被迫撤往119高地。11日,步兵第266团的步兵营继续后撤至盐湖(оз. Шош-То)后方的区域,并最终在索菲亚(Жофья)村附近重新组织起防御。当时,步兵第581团步兵第1营负责防守巴拉顿湖沿岸至高速公路左翼一带的区域,从前线后撤至索菲亚村的步兵第266团的单位在高速公路右翼建立了防御阵地。

步兵第93师的炮兵单位部署示意图。

3月10日夜间,独立坦克第22团(22-го отдельного танкового полка/отп)的6辆坦克与2门自行火炮抵达索菲亚村,以支援驻守此处的步兵第581团与步兵第266团的步兵单位。

3月7日,以第26集团军的坦克训练第22团(22-го учебный танковый полк/утп)为基础,独立坦克第22团正式成立,并接收了第26集团军原先用于训练的坦克及装甲车辆。

3月8日,独立坦克第22团被部署至洛约什科马罗姆(Лайош-Комаром/Lajoskomarom)与迈泽科马罗姆(Мезе-Комаром)地区,以加强驻守在该地区的近卫步兵第66师(66-й гв.сд)和步兵第74师(74-й сд)。

独立坦克第22团总计有20辆坦克及装甲车辆,截至3月10日,共有17辆坦克及装甲车辆可投入作战,包括:11辆T-34/76,1辆KV-1C,4辆SU-76和1辆SU-85。

截至3月10日结束时,独立坦克第22团的8辆坦克及1辆自行火炮被部署在索菲亚村东北缘,用以封锁由莱普谢尼至希欧福克,途径119点的高速公路,并准备依托此地击退德军的攻势。

由坦克排排长列夫·弗拉基米罗维奇·科尔扬诺维奇(Ле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ртянович)少尉所指挥的1辆T-34/76坦克埋伏在索菲亚村东北缘的儿童疗养院附近,他将自己的坦克隐藏在树林后方的屋舍之间,即距离步兵第581团步兵第1营的防御阵地稍微靠后点的地方。

3月11日6时,在隶属于匈牙利第20突击炮营的2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支援下,匈牙利第25步兵师第26步兵团的2个步兵连从119点的方向对位于索菲亚村的苏军阵地发起进攻。

科尔扬诺维奇没有立即攻击匈军队伍中的坦克歼击车,而是耐心等候,直到匈军的距离拉近至约400-450米时,科尔扬诺维奇才下令开火。在第1辆“追猎者”被T-34的首发射击引燃后,第2辆“追猎者”虽然向T-34埋伏的方向还击,但并没有对T-34造成任何损伤。在仅剩的这辆“追猎者”继续向前,逼近至350米以内时,T-34用2发炮弹准确命中并打断了“追猎者”的履带,其乘员不久后弃车逃离,见此情形的匈牙利步兵很快便一并撤退了。

几个小时后,在3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的支援下,1个匈军步兵连再次对苏军阵地发起进攻,然而T-34与步兵第581团第1营也毫不例外地再次挫败了匈军的攻势 —— 在这次战斗中,T-34击毁了2辆“追猎者”,第3辆“追猎者”设法脱离战斗并成功后撤。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战斗结束之后,报告上显示科尔扬诺维奇的T-34车组的战果为:1辆“虎”II坦克,3辆“豹”式坦克及1辆装甲运兵车。

这张手绘地图所示的战斗是发生在3月11日索菲亚村东北缘的小型坦克战,当时与科尔扬诺维奇的T-34交火的实际上是匈军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然而,比较微妙的一点在于,此地恰好距离第13号“虎”II坦克的残骸所在的位置很近。

笔者着实不清楚为何实际为“追猎者”的战果能在上报时摇身一变成为“豹”式这样的动物园车辆。要么科尔扬诺维奇少尉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以至于他弄混了“追猎者”和“豹”,要么往报告上写击毁了“豹”式这样的大车,比击毁了“追猎者”这种藉藉无名的小坦歼更能凸显战绩。

独立坦克第22团团部显然也对准确地辨识敌方被击毁车辆的型号没什么兴趣,仅仅只是大笔一挥,就在没有进行任何审查的情况下认定了这个幸运车组在战斗中击毁4辆“豹”式坦克的战绩。

更为糟糕的一点在于,笔者完全不明白有何缘由最终促使科尔扬诺维奇少尉将三个月前被德军第503重装甲营遗弃在此地区的“虎”II列入他的战绩 —— 这辆“虎”II在原地一动不动地呆了3个月,然后就突然成为了某人宣称的战果之一。

也许,在苏军坦克手的内心当中,战胜“虎”II这样强大的德军坦克的渴求最终占据了上风,并导演了这出谎言。

然而,其他独立坦克第22团部署在索菲亚村的坦克与自行火炮 在 这场小型坦克战爆发的时间段内 的 行踪及部署的位置 目前尚未明了 —— 也许其他坦克也参与到了战斗当中,这些坦克甚至还有可能击毁了一些“追猎者”。

此外,从报告来看,步兵第93师与步兵第151师的炮兵单位的确参与了这场战斗并击退了匈军的进攻,笔者认为这些炮兵完全有可能在战斗中击毁一部分“追猎者”。

步兵第151师步兵第581团的当天报告显示,一个匈军步兵营在3辆坦克及4辆坦克歼击车的支援下向阵地发起了进攻,步兵第581团坚守了阵地并击毁了1辆坦克与1辆装甲运兵车(另一份报告宣称击毁了2辆坦克)。

步兵第93师在3月11日早上的报告显示,兵力至多为2个步兵营的匈军在4辆坦克及4辆坦克歼击车的支援下,对步兵第266团的防区发起进攻。

炮兵第100团的炮组宣称在当天的战斗中击毁2辆坦克与1辆装甲运兵车。该部当天的ZIS-3火炮76mm炮弹消耗量如下:138枚高爆弹,62枚穿甲弹,5枚次口径穿甲弹。步兵第93师的炮兵部队在当天的损失为:3门76mm火炮和1门45mm火炮。反坦克炮兵第595团第2营在当天消耗了270枚76mm炮弹,宣称击毁1辆坦克歼击车。

3月11日结束时,步兵第104军军长命令独立坦克第22团将3辆T-34坦克留在索菲亚村,其余3辆坦克与2辆自行火炮立即前往陷入激战的萨巴海德维格(Сабадхидвег/Szabadhidvég),驰援当地苏军阻击意图攻占耶露莎运河的德军国防军第4骑兵师。

根据颁奖记录,科尔扬诺维奇车组是独立坦克第22团里唯一一个因在3月11日至3月16日之间的防御战中击毁了敌军坦克而获得荣誉的车组。至于该团其他同样因为这段时间的战斗而荣膺勋章的坦克手,他们的战果显然就没有那么灼眼了 —— 仅仅只是摧毁敌军火力点、野战防御工事、机枪巢、迫击炮阵地以及杀伤敌军人员而已。

1945年3月13日,步兵第93师(93-й сд)各单位动向,显示有3辆隶属于独立坦克第22团(22-го тп)的坦克留驻在索菲亚(Жофья)村。
一张手绘地图,展示了1945年3月12日步兵第151师各单位动向,有3辆隶属于独立坦克第22团的坦克(以3个红色的菱形表示)位于步兵第581团第1营的防区内。

不久之后的3月19日,留守在索菲亚村的3辆T-34坦克的车组乘员全都因他们在当地的英勇作战而获得勋章。车长列夫·科尔扬诺维奇少尉荣获1级卫国战争勋章,驾驶员尼古拉·谢尔盖耶维奇·普什卡斯基(Николая Сергеевича Пушкарского)上士与机电员瓦西里·费多洛维奇·叶戈洛夫(Василия Фёдоровича Егорова)中士荣获2级卫国战争勋章,炮手瓦西里·费多洛维奇·戈伊达(Василий Фёдорович Гойда)中士荣获红星勋章。

有趣的是,以上这几个人的颁奖令上记录的战绩略有不同:科尔扬诺维奇的战果为1辆“虎”II坦克,3辆“豹”式坦克和1辆装甲运兵车;叶戈洛夫的战果为5辆坦克和1辆装甲运兵车;普什卡斯基的战果为5辆坦克;戈伊达的战果为1辆“虎”II坦克,4辆“豹”式坦克和1辆装甲运兵车。

另外2辆T-34的车组乘员也获得了勋章,但他们的颁奖令上列出的战绩仅有:3月11日至3月16日之间,总计击退12次敌军的反击,消灭30名步兵,俘获6人。

一些发表互联网上,针对这场战斗进行研究的文章认为,步兵第93师的部分单位曾被敌军击退至耶露莎运河后方,使得一些原本在战斗中被击毁的敌军坦克留存在敌军占领的区域中,然而这个观点完全站不住脚,因为部署在耶露莎运河前方的苏军单位坚守了阵地,并没有后撤,且所有在战斗中被毁伤的敌军车辆都原原本本地被留在原地,直到苏军发起反击之后,这些残骸才得到了第17空军集团军(17-й ВА)派出的代表团的检视与编号。

这些文章既没有提到“虎”II坦克 —— 即便“虎”II坦克曾出现在独立坦克第22团的颁奖令与报告当中,也没有试着弄清楚究竟有哪些敌军单位在步兵第93师的防区内活动以及这些敌军单位是否装备了“豹”式坦克。实际上,进攻巴拉顿湖地区的匈军第25步兵师和德军第4骑兵师根本没有装备“豹”式坦克,更准确点说,这2个单位甚至没有配属坦克,只有几种不同型号的坦克歼击车。

(未完待续)

原文参考

1. База данных документов ЦАМО РФ «Память народа» (http://pamyat-naroda.ru)

2. Norbert Számvéber. Last Panzer Battles in Hungary: Spring 1945 — PeKo Publishing, 2020

3. Franz-Wilhelm Lochmann, Alfred Rubbel, Richard von Rosen. The Combat History of German Tiger Tank Battalion 503 in World War II — Stackpole Books, 2008

4. Wolfgang Schneider. Tigers in Combat. Vol.1 — Stackpole Books, 2004

5. Lee Archer, Kamen Nevenkin. Panzerwrecks 20: Ostfront 3 — Panzerwrecks, 2016


“虎王”狩猎(上) - 第13号“虎”II残骸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